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的研究

2018-01-08刘朝安

中学物理·初中 2018年11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教学评价核心素养

刘朝安

摘 要: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研究,搜集大量课例,分析相关数据,坚持立德树人,客观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发展情况,转变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评价方式改革,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以多元化的、符合学生特征和学习状态的方法的评价方式调动学习热情,培养其科学思维的习惯,培养其勇于探索和实践创新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

关键词: 物理实验;教学评价;核心素养

1 国内研究现状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的研究在我国已经进行了几十年,一般采用量化方法,采取纸笔测试和实验操作两种形式,主要评价学生在实验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达标情况,过分关注评价结果,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处于被动的被评价的地位,忽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这种评价很难与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实验教学相适应,其弊端日益明显.近年来,虽然有些省市取得了一些研究经验和成果,但还不算成熟,现在仍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 critical and creative thinking,简称 CCT) 也是美国中学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知识可以忘记,但是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将会对孩子的一生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美国对这一教育目标的要求远远超过对知识掌握的要求.英国物理实验教学更重视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在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获取数据、分析数据、分析误差中培养学习能力.综观世界各国的研究情况,可以说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中国教育与世界接轨的体现.

2 研究意义及价值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能为教师树立正确的物理实验教学评价观念.物理实验教学评价以学生整体发展和终身能力持续发展为前提,从传统甄别与选拔功能转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功能转变,从重视知识评价向重视学生全面素质培养转变,从单纯重视笔试结果向多样化评价方式转变,从学生被动评价向学生主动参与评价转变,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作用和价值,使评价过程成为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和能力发展提高的过程.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的研究既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又是现代社会培养人才的需求.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评价学生观察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做出猜想和假设的能力、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强烈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全面提升科学素养.

3 探索历程及成果

依托许昌市魏都区“初中物理教研平台”开设了“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专栏,探索如何使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发挥其出色的引导监督作用,促进学生对实验信心的增加,促进其实验能力的提升和探索能力的增强,最终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探索如何建构一套科学、完善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机制,实现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正确导向作用;探索如何充分挖掘现有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的优势,培育一支优秀的物理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在倡导立德树人、培养创新人才中发挥更大作用.在实施过程中不间断地跟踪调研,不断完善学校、班级、教师、学生和家长等评价机制,优化操作模式.为进一步提升物理实验教学质量,在广大物理教师积极参与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对物理实验教学评价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1 评价内容要全面

3.1.1 对实验基础知识的评价

对实验基础的知识的了解,是开展物理实验的前题,也是避免错误发生的前提.基本知识包括对一些物理实验器材的识别、使用和摆放.例如刻度尺、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的正确使用,酒精灯如何熄灭,滑动变阻器的原理等.

3.1.2 对实验基本技能的评价

物理实验的操作技能包括各种器材的选择、仪器的使用、数据的读取、误差的分析等等.例如,滑动变阻器规格的选择、电路的故障分析等.

3.1.3 对实验数据获取和处理的评价

在实验中,表格的设计、数据的记录、信息的处理、结论的归纳等,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完成.例如,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测量小灯泡发光时的功率等.

3.1.4 对实验创新能力和探究意识的评价

初中生在物理实验操作过程中可以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想象,创新实验方法,为实验得出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些也体现出新课标强调的对学生创新与探索能力培养的目标.例如,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探究摩擦力大小是否与接触面积大小有关;测量小灯泡发光时的功率时,探究灯泡电阻变化的原因等.

3.1.5 对实验情感价值的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的实验操作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对待实验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价值也不能忽视,实验只不过是个途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情感态度.例如,尊重事实的品质、团结协作的习惯和勇于创新的精神等.

3.2 评价方式要多样

不同的物理实验具有不同的评价功能,如有的实验,可以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有的实验可以通过学生资料分析、调整、观察、实验和制作活动,评价他们的思维能力、动手制作能力;有的实验可以通过学生的调查和搜集资料的活动,评价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信息的能力、实践能力等.所以不同的实验内容具有不同的评价目标,不同的实验也应有不同的评价方式.

3.2.1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

在物理实验课堂评价过程中,不仅要对每个学生的具体实验操作进行评价,还要对每个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在实验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科学创新意识等进行综合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条件的学生实验可以独立实验,或者两人一组,要求他们一边动手,一边记录实验数据,两人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在各组巡视,关注每个学生,对每组出现的问题力求第一时间解决.在实验活动中,教师结合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的实验操作能力和信息获取、处理能力以及学生间的交流、合作能力对学生进行评价,加上学生的自评和学生间的互评,使学生对自己有一个整体的认识,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让每一个学生将自己的能力做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总之,避免一个做,一个看的局面,要求个个投入、深度参与.

3.2.2 着眼步骤细节,强化实验过程

在对物理实验课堂进行评价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在物理实验活动中得到的结果,而且要参与到学生的整个实验过程中,把学生的每一步实验操作都纳入到评价中.比如实验课“测量小灯泡发光时的功率”,首先是实验器材的检查.要求检查器材是否缺少,器材是否完好,实验所需干电池电压是否足够,电流表、电压表有没有调零,灯泡是否完好,导线数量是否足够等.其次是实验操作过程是否符合要求.连线前开关应断开,电流表量程的选择、正负接线柱的连接,滑动变阻器接线柱的连接、连入电阻最大的识别,实验要进行多次,要求一边动手操作,一边读数记录,同组的两个学生要配合默契,边做边记,然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得出结论.实验过程往往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实验器材摆放合理,评价得高分,实验器材凌乱、读数和操作不便,评价分就不高;又如小灯泡不亮了,有的学生立马举手,希望教师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这种情形相对评价分就不高,而有的学生,根据教师讲过的灯泡不亮的几个原因,短路、断路、电源、灯泡、导线、开关、滑动变阻器一步步去排除故障,然后恢复通路,相对这种学生就大力表扬,分值也就很高.最后实验结束时,器材的整理也必不可少,能恢复原样的分值就高.分步评分的好处是一目了然,使学生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有直观的认识,便于查漏补缺、精准高效.

3.2.3 倡导团结协作,重视个性表现.

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要做好实验,除了认真做好课前准备外,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很多实验是很难一个人能完成的.比如“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的因素”“探究磁生电的条件”等,要完成这些实验,需要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所以评价中要重视学生在实验活動中的个性化表现,更提倡学生在实验中的合作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一般要求做完实验,整理完器材后,对实验小组的团队合作意识、个体参与程度进行评价.

3.2.4 评价多维多元,追求客观准确

多维度多元化评价,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又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还有学生的自评以及同学间的互评,评价方式、评价手段要多样化.例如,实验课《探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设计表1,采用多维度多元化评价,力求评价结果客观准确,利于学科素养的提升.

总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要结合实验教学内容、学生学习状态、学习过程等多方面因素,采用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形成多样化实验教学评价模式.保证评价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得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强烈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物理实验知识,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以便更好地落实“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品德”三维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贾广周,王存兴.物理实验教学评价初探[J].技术物理教学,2010(3).

[2] 熊春玲,王卫.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评价初探[J].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2009(02).

[3]孙仲红.如何开展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学生评价[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1).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教学评价核心素养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