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与学

2018-01-07李炳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19期
关键词:思想观念教与学初中语文

李炳源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教学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如何才能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在此基础上“核心素养”应运而生。据了解,国外已经针对教学特色制订了核心素养的培养机制。我国在核心素养的实施方面也提出了相关要求,明确要求加快制定学生核心素养体系的建构进程,并将其落实到实际教学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与学的内涵进行分析

核心素养,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应信息时代以及知识经济的发展所提出的,主要由本学科的核心素养以及跨学科核心素养组成。初中语文作为初中阶段最为重要的学科之一,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底蕴与内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初中语文应该怎样基于核心素养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水平,这值得深思。

二、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与学的措施进行分析

1.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

要想促进核心素养教学体系的实施,思想观念是核心,只有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才能创新教学模式。要实现细心素养教学目标,教师的思想观念应该是以学生作为主体,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注重基本知识的掌握,教师讲,学生听,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核心素养主要是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形成一种自我反省以及主动学习的心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不同的问题提出实际有效的解决方法。

2.促进教师角色的良好转变

传统教学大都采用填鸭式教学,学生处于学习的被动地位,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基于核心素养教学要求学生作为课堂主体,既要注重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的技能,更加注重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发展、自我塑造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就要促进教师角色的良好转变,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去创造、思考、感受,教师可以利用诗歌,让学生积极的去感受文学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比如在学习《次北固山下》这一内容时,可以鼓励学生主动的去感受诗人旅居外地对家乡的深刻的思念之情。除此之外,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与学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合理科学的主动去学习,这就对初中语文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除了要具备强大的专业素质,更要开阔眼界,站在大格局思考人才培养的方法,不断创新教学方法。

3.对教学方法进行转变

要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教学体制的创新与改革,主要是为了能够发挥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方法。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为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位置,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审美水平以及爱国主义情怀进行培养,在此基础上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以及发散思维的能力。这对于教师来说提出了新的要求。

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怎样才能培养出现阶段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导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发散思维,激发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教师就要利用信息时代的教学方法,通过课前创新设计、课中准确引导、课后拓展,让学生亲自去感受语文这门学科所承载的文化底蕴,让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及思想素质都能够潜移默化的提高。

课前创新设计指的是教师在进行备课的时候,根据教学任务的设定,采取设置悬念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问题进行合理的设计,激发学生主动的思索;对课堂进行创新涉及,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课中转缺引导主要指教师在课堂进行时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引导。在适当的时机对学生进行启发、对学生的思维模式进行点评、设置悬念,这些方法都可以肯定学生的思维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主导者,对新知识、新思维进行积极的探索、发现以及创造;课后拓展主要指教师在课堂结束后为学生布置有趣的作业题目。这个作业题目与传统的语文作业有一定的区别,要求学生对语文作品等进行拓展阅读,培养自身举一反三、自主思考的能力。

总结语

本文首先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与学的内涵进行分析,其次提出了转变教师的教学思想观念、促进教师角色的良好转变以及对教学方法进行转变等措施,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教与学,最核心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核心素养,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思维与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浙江省海亮教育集團天马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思想观念教与学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楷书的教与学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教与学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医联紧密时
思想政治工作是卫生工作的生命线
新形势下纪检监察干部应强化的三个观念
信息化是思想观念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