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英习语对比

2018-01-05钱伟

英语学习 2018年12期
关键词:俗语汉英习语

钱伟

汉语和英语都不乏习语这一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所谓习语即“习惯用语”,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按照习俗经常用的语句。广义上的习语通常包括成语(idioms)、谚语(proverbs)、俚语(slangs)、俗语(colloquialisms)以及典故(allusions)等。习语源远流长、纷繁浩瀚,但大多源于日常生活,常用浅显易懂、形象生动、喻义明显、富于哲理的语言,准确地描述社会现象、自然法则,精辟地阐述人文习俗、思想感情。习语中蕴涵着历史、地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民族心理和思维方式等诸多信息,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刻的哲理。然而,由于汉英两种文化体系是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汉英习语在意义和表现形式上,既有相似之处,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一、汉英习语中的文化共性

(一)相似或对等的汉英习语

尽管世界上各民族的情况千差万别,但还是有一些共同的生存需要、生活经验和思想感情以及普适的价值观念的,因此汉英语言中存在着一些相似甚至完全对等的俗语。

比如:活到老,学到老(One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人不可貌相(Never judge people by their appearance.);人靠衣裳马靠鞍(Clothes make the man.);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Three heads are better than one.);以眼还眼,以牙还牙(An eye for eye, a tooth for tooth.);火中取栗(pull sb.s chestnut out of the fire);竹篮打水一场空(drawing water in a bamboo basket);种瓜得瓜,种豆得豆(As you sow, so shall you reap.);三三两两(in twos and threes);背道而驰(to run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隔墙有耳(Walls have ears.);千钧一发(hang on a thread);如鲠在喉(stick in ones throat);趁热打铁(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欲速则不达(More haste, less speed.);大海捞针(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stack)。另外,相似的汉英习语也带有各自风俗习惯的特点。如我国的姓氏一般是张、王、李、赵等;而英国一般是亨利、乔治、史密斯、查尔斯等,所以中国有一个习语“张三李四”;英国也有个对应的习语“any Tom,Dick or Harry”,二者意义相近。

(二)历史对汉英习语的影响

中西方历史对汉英习语的产生和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在汉语和英语中有时会出现巧合到异曲同工的俗语。例如,公元前208年,项羽率领大军渡过漳水后,命令部下凿沉船只,志在必胜,于是,汉语中就有了“破釜沉舟”。在英国历史上,不列颠曾被罗马人占领近四百年,罗马文化给英国文化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公元前49年,罗马恺撒大帝率部渡过卢比孔河时,下令焚船,表示不获胜宁愿死的决心。于是,英语中就有了“burn ones boat”这个习语。

(三)受英语影响的汉语习语

一些英语习语具有明显的比喻义,其中不少是来源于历史或神话典故。这类习语中,有一部分因使用范围广、历史久、影响大,其字面义和比喻义都能为国人所接受,并被汉语所吸收。例如: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比喻暗藏的敌人或危险;象牙塔(tower of ivory)——比喻脱离世俗的地方;斯芬克斯之谜(Sphinxs riddle)——比喻难解之谜;鳄鱼的眼泪(crocodiles tears)—— 比喻假慈悲。

上述习语无论是在形式还是意义上都是一致的,但只是习语中的一小部分。由于汉英习语是不同社会环境与不同生活经验的产物,多数情况下,它们会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在跨文化言语交际中我们会发现有些习语是不能完全或根本不能直译的。

二、汉英习语中的文化差异

(一)历史典故的差异

汉语说“说曹操,曹操到”,英语则说“Talk of the devil and he comes”。汉语比喻遭遇惨败说“败走麦城”,英语则说“meet ones Waterloo”(拿破侖在滑铁卢的惨败,类似于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关羽败走麦城)。

(二)宗教信仰的差异

中西方宗教信仰的差异也深刻影响了汉英习语。在汉语中与佛有关的习语就很多,如“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看僧面看佛面”“借花献佛”“大慈大悲”“在劫难逃”“灵丹妙药”“脱胎换骨”“回光返照”等等。不难看出,佛教在中国的影响力根深蒂固。而西方许多国家,尤其是英美两国,长期以来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大量的英语习语都与基督教或与《圣经》有关。例如:“as old as Adam”直译是“与亚当一样老”(亚当在《圣经》中是人类的始祖);Ask for bread and be given a stone(得非所求); Achilles heel(阿喀琉斯之踵,即唯一的致命弱点); Pandoras box (潘多拉之盒,即灾难、麻烦、祸害的根源);也有Go to hell(下地狱)这样的诅咒。

(三)生活习俗的差异

由于文化习俗的差异,有一些汉语习语在英语中是有不同的说法的。如汉语说“掌上明珠”,英语则说“the apple of ones eye”。汉语说“吹牛”;英语则说“talk horse”(这无疑与古代中国的农耕文化、西方的游牧文化有关)。

(四)地理环境的差异

习语的产生与人们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而英国地处西半球,报告春天消息的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名诗“Ode to the West Wind”正是对春的讴歌。

另外,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而汉语中除“花钱如流水”外,更正式的表达则是“挥金如土”。这显然与我国过去以农耕为主业,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有关。

(五)价值取向的差异

中西方由于价值取向不同,对于同一品质或事物,往往有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

如中国人讲团结,西方人重独立,反映在俗语上有汉语的“一个好汉三个帮”和英语的“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天助自助者)。再如,“谦虚”被国人视为一种美德。汉语中有许多有关谦虚的习语,如“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而在西方国家,激烈的社会竞争使人们注重个人成就的获取和个人价值的實现,形成了西方人的价值取向。“谦虚”常被认为是“自信”的反义词,在英语习语中,对“自谦”多持否定态度,如:Modest dogs miss much meat.(谦虚的狗没肉吃。)然而这样的习语放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是很难理解的。

(六)对待动物的差异

汉英习语的不同还体现在对待动物的态度上,最典型的莫过于对狗的态度。狗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是一种卑微的动物,其贬义形象深深地植根于汉语文化中,如“狐朋狗党”“狼心狗肺”“狗腿子”“狗急跳墙”“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丧家之犬”等。而在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的朋友,受到普遍喜爱,故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绝大部分含褒义(有一小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贬义),且常以狗喻人。如“lucky dog”(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又如,猫头鹰在中西文化的内涵中也是不同的。在中国文化中,猫头鹰因常在深夜发出凄厉的叫声而被认为是凶鸟。在民间故事中,它的出现往往与厄运相联,如“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而在希腊神话中,猫头鹰是雅典城守护神的标志。由于希腊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母体,所以在英语中,猫头鹰“owl”一词带有与汉语相反的文化内涵,它在传统上被认为是智慧之鸟,是聪明的象征,如习语“as wise as an owl”。再有,在中国,兔子象征聪明、敏捷,如“静如处子,动如脱兔”,而西方人却认为兔子是胆小的象征,如“as timid as a hare”。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文化的差异与语言的差异并存,语言的习得离不开文化的习得。换言之,一种语言的习得过程其实就是一种文化习得的过程。要精通一门外语,就必须深入了解对象国的文化。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学习若只重视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等语言要素,而忽视语言背后深层的文化因素,就容易导致交往中文化冲突的产生;若能加强英语俗语的学习,则可以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敏感性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猜你喜欢

俗语汉英习语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俗语知多少
客家俗语巧诵读
话题链在汉英篇章翻译中的统摄作用
从目的论看环保公示语的汉英翻译
汉英文字的幽默修辞功能浅探
植物词“杏”的国俗语义探究
实用习语 话“鸟”
话“鸟”
习语自有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