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民族声乐与原生态唱法异同

2018-01-05杜婷

学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有效策略

杜婷

摘 要:在充分了解原生态音乐的基础上,分析原生态音乐的唱法与风格特点,研究原生态民歌的原生派及学院派的论战以及传承价值,探讨原生态唱法在推动我国声乐艺术发展方面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中国民族声乐;原生态唱法;声乐教学;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1-01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1.120

2017年9月15日,来自晋陕蒙冀四省区的30位原生态民歌手齐聚山西戏剧职业学院,开始为期45天的集中培训,著名艺术家、艺术教育家、文艺理论家张继刚,著名歌唱家、中国新艺术创立人龚琳娜在看班仪式上举办了讲座,张继刚导演的《麦芒上能站几个人》和龚琳娜的《中国音乐之美》获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喝彩。此情此景又引发了热爱原生态民歌又从事民族声乐教学工作的我对两种唱法的思考探究,“原生态唱法”虽然备受争议与关注,但是其是公众在品鉴过多种多样音乐作品之后发现的最有魅力的音乐形式,是最为纯朴与自然的音乐内容,能够对各个民族独特文化进行淋漓尽致体现的一种音乐类型。那么,原生态唱法和我们所熟悉的中国民族声乐之间有什么异同?

一、唱法上的异同

大多数人对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唱法缺乏深入的了解,现阶段的民族唱法将民族语言作为唱法基础,嗓音特点甜美、通畅、宽阔,能将腔、字、声、情融合在一起,民族唱法吸收与继承了传统民歌、曲艺及戏曲的精华,学习并借鉴了美声唱法的精髓。从根源上来将,民族唱法是在中国本土兴起的一种新唱法,但是这种唱法也是备受煎熬,美声唱法的人说这种唱法是“捏、挤、卡”,原生态唱法的人的说这种唱法是“大通道”。这种唱法下歌手音色接近,导致大众不看脸就分不清谁唱的。“原生态唱法”这一名称来源于对自然学科的借鉴。“原生态”指的是一切源自于自然状态中形成的事物。原生态民歌创作于民间,主要在广大民众、牧羊人、船夫、农民等人群中传播,对群众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生动的反映。原生态声乐作品通常都是大众在某种情形下口头创作而成,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得以不断发展与丰富,从而使得曲调不断完美,歌词更加精炼。这种唱法真假声转化自然,音色纯净贴近自身,辨识度非常强,原生态民歌具有传神而生动的语言,直击人心,能让听者跟随歌者时而兴奋时而消沉,时而面红耳赤时而心静如水。简而言之,原生态唱法是与学院派民族唱法相区别的一种类型,是一种未加工过、原始状态的一种唱法,是各族人民在日常的劳动与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主要流传于民间的原汁原味的音乐歌唱方法。

二、风格上的异同

从风格上来讲,原生态唱法具有丰富多彩、清新质朴的特点。本文在研究中发现,当前知名的原生态声乐作品演唱者所演唱的歌曲,都是在自己土生土长的土地上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他们不仅是民歌的创作者,并且也是继承者;不仅是传播者,而且也是演唱者。具体来讲,原生态声乐作品的演唱者,对所演唱的作品的风格与神韵都有着非常精准的把握;在今天文化多元化发展的背景下,原生态民歌算得上纷繁芜杂音乐类型中的一枝独秀,可以带给我们听觉与视觉上巨大的冲击。

2017年5月,中国音乐学院邀请山西华夏之根艺术团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了“中国民歌知多少——山西民歌”专场音乐会,一曲曲富有三晋味道的民歌,让现场观众沉浸其中,近距离感受了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而近些年来民族声乐在风格上明显单一,一批一批的歌手及作品,不能被大众长久地记住和欣赏,现在我国越来越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原生态民歌自身所具有的传承价值越来越高。原生态民歌的发展与生存都需要得到更多群众的了解,因此我们应学习发展其他艺术的措施,做好宣传工作。我们应明确,原生态唱法是我们民族声乐中的一个璀璨明珠,是我们的珍贵民族遗产,我们应珍惜并保护好这一文化遗产,从而使得他们都能在良好保护中得以发扬光大。

三、评价上的异同

作为一名民族声乐教学工作者,每年的期中期末考试,我在选曲上都处在两难境地,教学大纲里面没有原生态作品,而其实原生态民歌是我们学习民族声乐的学生应该学习和借鉴的重要部分,而悲哀的是,很多教师给学生传递的信号是,要想学习民族声乐,首先要學习美声唱法,没有美声唱法的基础,就没有科学的发声状态,就不能演唱好民族声乐作品。而事实上,深受大众喜欢的、活跃在舞台上的原生态歌手,他们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发声训练。就像这次龚琳娜老师的课堂上,一位学员说他不懂专业的气息,不懂专业的方法,但是当他唱歌时,他的歌声却宛转悠扬,浑然天成,获得了阵阵掌声。

从全国青年歌手大赛中增加了原生态唱法之后,“原生派”与“学院派”之间就开始了论战。其中的一种主要观点为:当前声乐艺术领域中存在诸多阻碍原生态民歌发展与生存的因素。比如,原生态唱法难以得到音乐专家的认可,大多数音乐专家过于重视学院派标准化与专业化的唱法。其实,原生态唱法与学院派唱法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演唱艺术,不具有很强的可比性,因此我们无法借助学院派的专业标准对原生态民歌的艺术价值进行评价。整齐划一、呆板苛刻的评价模式,也有悖于艺术的个性化特征。艺术的典型特征是具有多样性与特殊性,他们各有各的市场,各有各的舞台,而到底哪个更能打动观众,影响观众,就只有让时间来作证了。

总之,原生态唱法是中国民族声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兴起于民族文化背景下,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有很高的传承价值。因此,我们应重视对原生态唱法的保护与发扬,借助对其“提纯”的方式,使得中国民族声乐能从根源上寻求到发展措施,最终使得我们国家的音乐艺术文化能够真正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生动局面。

参考文献:

[1] 白佳蕙.论中国民族声乐中的原生态唱法[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8(6);136-139.

[2] 陈琼,杨容.中国民族声乐走向“世界”之我见——兼对原生态唱法与民族声乐概念的辨析[J].音乐创作,2014(12):140-142.

[3] 冯波.原生态声乐演唱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J].四川戏剧,2016(5):137-139.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有效策略
舞台艺术实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