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2018-01-05王洁

学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学习兴趣数学教学

王洁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模块的快速发展,初中数学的教学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如果教师继续在数学课堂上给学生灌输抽象的数学概念、枯燥的数学公式,那么学生必将逐渐减少甚至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也无法实现高效学習的目标。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充分融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给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数学教学;学习兴趣;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1-015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1.095

中学生的主要特点是空间想象能力不够丰富,并且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长时间保持,因此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数学课堂中,创设欢快有趣的学习情境,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就显得尤为重要。以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代替枯燥、抽象的数学公式,能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高效学习。

一、 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托尔斯泰的这句名言给无数教育工作者以启发。那么在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如何被有效激发的呢?教师通过运用信息技术中的图像、动画、视频等教学资源,使抽象的知识以简单易懂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一方面能够直接刺激学生感官,将学生带入教师设定的教学情境中去,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学习,有助于锻炼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

数学知识是抽象的,如函数、方程、立体几何、空间向量等。如果教师以传统方式进行教学比较抽象复杂、缺乏空间感,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但是,在适宜的时机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则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的学习资源。几何画板是中学数学教师最常使用的教学软件,它操作简单,视觉效果极强,能够满足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直观的要求。总而言之,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直观地感受到了图像的变化过程,轻松攻克教学重难点,有效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术,化静态为动态

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目的是锻炼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应用多媒体技术,借助其直观形象的动画演示,那么,很多复杂的数学问题将会得到化简。例如,在讲解“图形的旋转”时,通过Flash动画演示物体从静止到旋转360°的动态视频,学生对“旋转”这一概念形成更直观的认识。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用动态视频代替静态讲解,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接下来,我将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融合的以上三个特点相结合,讲解八年级上册第三章内容“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教学目标:(1)感知生活中平移与旋转的现象。(2)能够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经过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重点:理解平移与旋转的定义

教学难点:能够根据题目要求画出简单图形经平移、旋转后的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方格纸、彩色纸、剪刀

教学过程:

师:分别播放“缆车沿笔直索道滑行”和“风车转动”的视频,提问:这两种生活中的现象哪种属于平移现象?哪种属于旋转现象?(利用信息技术,化静态为动态;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

生:结合课前预习,相互讨论并发言。

师:用几何画板分别展示一个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和逆时针旋转180°的动态视频,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利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

生:认真观看视频。

师:提问:下面的运动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1)升降国旗 (2)拧开水龙头 (3)用钥匙拧开房间门 (4)拉动抽屉 (5)转动转盘 (6)乘坐电梯 (7)吊扇在空中运动 (8)指针运动

生:举手抢答。

师:指导学生在课堂上做几个表示平移和旋转的动作。(利用信息技术,化静态为动态)

师:同一图形,经过不同方式的平移和旋转,形成的图案也不同,那大家思考一下,最终形成图案的形状和哪些因素有关?

生:激烈讨论。

师:播放自己制作的视频,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与教师讲解,得出结论:图形的平移与平移方向(正方向、反方向)和平移长度有关;图形的旋转与旋转方向(顺时针、逆时针)和旋转角度有关。(利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

生:总结重点内容并做笔记。

师:展示书本上的一张紫荆花图案,提出问题:同学们,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图案,它有什么特征?

生:它的5片花瓣长得一模一样。

师:那我们自己动手做一个紫荆花吧!

学生五人一组,每组分发剪刀和彩色纸,首先剪出紫荆花的一个花瓣,接下来将这个花瓣沿顺时针旋转一周,并复制得到一朵完整的紫荆花。(锻炼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生:自主操作并思考其制作原理。

师:布置课后作业:全班学生分为10个小组,每组4人,在方格纸中随意画一个自己喜欢的简单图形,通过多次平移或旋转制作一幅作品。最终由全班学生投票选出最优秀的作品。

四、结语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初中数学教与学的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以后的数学学习中,教师要充分重视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教学内容、教育资源以及学习方式的影响,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工具,使学生能够实现在幽默、有趣的课堂上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 周居伟.信息技术让数学课堂插上高效的翅膀[J].学周刊,2017(8):126-127.

[2] 李玲云.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深度融合[J].学周刊,2017(19):82-83.

[3] 邢克辉.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融合[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4(3).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学习兴趣数学教学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