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一名勤于反思的教育者

2018-01-05刘毛娟

学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反思阅读

刘毛娟

摘 要:教师要勤于反思才能更高效性地进行教育教学。而反思不仅需要超前的思维能力,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大量的阅读又对教师的反思有很大的帮助,所以经常性地反思让教师的思维更加活跃,更有创造性。同时,一个优秀的教育者他必定是勤于反思的教育者,他的教育必定是有活力的,智慧的教育。

关键词:反思;超前思维;创造性思维;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1-007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1.046

勤于反思可以让自己的教育更加得得心应手,是对教育的一种尊重。勤于反思的教师能够看清学生,能够让教师更好地判断,更好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让课堂充满魅力,让孩子学得更轻松,教师在职业上更有成就感。

一、 何谓反思

英国著名哲学家洛克曾说过“反思”其实就是“心灵内部活动的知觉”。而这种心灵的知觉并不仅仅等于生活中的“反省”,它是人对自身的思想,心理感受的一种思考。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曾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考虑”。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也提出过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可见,一个教育者他必须要善于思考,勤于反思,否则一味地一成不变,只能是一个失败的教育者,只能被社会淘汰,所以一个反思型的教师对教师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如果说前面几位大家对什么是“反思”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那么李镇西老师就是对如何思考,如何反思做了一个很好的延伸,他告诉我们具体如何做。李镇西老师在《爱心与教育》一书中曾提到“做一个勇于思考的教育者,决不因循守旧,做一个善于创新的教育者”,我想李老师想告诉我们作为一个教育者就要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在不断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是教育者的宗旨。

二、 自身反思与教学反思

教师反思就大的范围来说就是自我反思,但作为一名教师的反思重心又在于教学反思上。教师自身的反思对自身的成长尤为重要,它决定了教师的内在修养;而教师对教学的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它决定一个教师能够走多远。教师自身的反思就是教师自我反省,这其实与孔子所提倡的“吾日三省乎吾身”一个意思。而这种思考归到教学上,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一样,“教育者的个性、思想信念及其精神生活的财富,是激发每个受教育者检点自己、反省自己和控制自己的力量”,所以说教学反思它是多方面的,需要智慧和能力的。

(一) 教学反思,需要有超前的思维能力

所谓超前的思维就是需要对教育教学方面具有预见性,要有预见短期内或者未来的能力。教育者超前的思维能力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教育教学目标、计划、策略等。这样在真正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才能做到遇事不慌乱,才能有的放矢。比如说课堂,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在上课之前,你得具有超前的预见性,尤其是备课上。它需要教育者预见你设计的教案是否适合课堂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如何与你达成共鸣,如何才能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在相互倾听后让孩子在课堂上有所获,有所思,有所启发等等,这些都需要教育者有超前的思维能力,需要正确有效的预见,这样才能真正地融入课堂,真正地做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再者,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他们是一个个鲜活的思维活跃的个体,观念在不断地更新,所以你的整个课堂的設计更要有预见性,这是一个合格的教育者所要不断思考的。

(二) 教学反思,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

一个不动脑筋,不爱思考的教育者,他肯定不是一个合格的教育者,他将是一个毫无前途的教育者。所谓勤于思考,其实说白了就是要事事思,时时思。孔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大诗人韩愈也曾说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所以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意教与思的关系。教材内容的丰富多彩,学生的千变万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教学观念的日新月异,教师要想在教学上如鱼得水,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提升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才能胜任教师这项职业。

教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提升与教师勤于思考,善于反思的这种习惯密不可分。教师在教学中反思什么,就会提升某一方面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反思教案,你的教案设计就会经得起推敲,就越有利你课堂的开展。反思学生,就会紧跟学生的思维,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个性特点,充分考虑学情,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专注进行有效教学。反思课堂你就会针对课堂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细节进行考量,进行斟酌。所以说,一个勤于思考的教育者,他就会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他的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也会让学生学会在发现中学习,在思考中学习,让学生真正也做到一个善于思考的学习者。

三、 阅读促进教学反思

教师对教学的反思与阅读有很大关系。优秀作品读得越多,对自身的反思帮助越大,反思的效果越大。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这本书中,谈到了一系列书籍:苏霍姆林斯基的所有书、《论语》《孟子》《庄子》《人格心理学导论》《中国思想史论》《中国传统文化反思》……以及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叶圣陶……他告诉我们教师的自身成长与读书有很大关系。一个不会读书,不读书的教育者,他的思想,观念都是陈旧的,就像一潭死水,不能源远流长。善于阅读的教师,才能善于从优秀的人身上反思自身的不足,促进自身的成长。莎翁曾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教师,就更应该注重阅读的重要性。鲁迅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所以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者,教师一定要学会挤时间,要把看书看成生活中的一部分,把读书看成一种习惯。阅读给教师不断提供营养,促使教师不断思考,不断反思,让教师的职业智慧得以增长,教师道德得以完善,专业能力得以提升。

反思让教育教学更有预见性,更有创造性,让课堂教学上的倾听更加有艺术性。新型的教师应该是一种会反思的教师,所以做一名善于勤于思考的教师吧。

参考文献:

[1] 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吉林:长春出版社, 2003.

[2]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3] 崔允漷. 有效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创造性思维反思阅读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