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临床见习护生教学的探析

2018-01-05郭丽君

学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学探析临床护理专业知识

郭丽君

摘 要:临床护理见习是现代护理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内学到的理论知识要通过见习来转化为实际的临床经验,强化临床操作能力,一方面能从临床病例中获得对在校课堂理论知识更加直观和感性认识,与此同时,还可以加深对在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在见习中能够真正做到评估患者,培养护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获得专业知识、技能、方法的重要来源。

关键词:临床护理;课堂理论;专业知识;教学探析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1-000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1.004

一、临床见习护生教学存在的不足

在当今社会中,卫生医疗体系在社会稳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医护学校来说,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和充足的临床医学实践能力的应用性护理人才已经变成了目前的首要话题。临床护理见习对于优秀的护理学生来说是连接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能力的桥梁,它是课堂学习的延伸与拓展,提高临床见习的教学质量对为社会提供合格医护学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的临床见习教学中,往往采用教师集中教学、学生集中练习,大量重复临床操作,此外教师一般系统地对学生“灌输”知识,很少考虑到学生个体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在临床见习教学中,学生一般不知道怎么接触实际操作,学习起来有很大的盲目性,不知道如何下手;另外在临床见习中学生缺乏自主性,长此以往,较难满足临床见习能力培养要求,这就要求不仅护理专业教师要努力教学,还需要学校领导及各相關部门的协调配合与高度重视。

在临床见习中,护生普遍存在与病人沟通无效的情况,首先这种沟通能力的提高绝对不能仅仅依靠学校开设的沟通类课程,而应真正针对每个病人的个例来有针对性地展开训练,提高护生的应变能力。在平常的课程开设中,学生要专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如见习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临床实践等。有些教师缺乏相应的带教培训和指导技巧,部分的授课教师甚至仍采用老一套的“一言堂”的授课模式,另外在教学中普遍存在护生与病人缺乏直接的交流,一直都是学生隔空臆想,这样就容易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与此同时,这种授课模式极大地挫伤了护生见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致临床见习课程收获甚微。另外见习护生身上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见习前不预习课前知识、不认真对待见习操作;见习时,与病人接触时走神,东张西望,不能很好地抓住病人的心理,怀着一种应付任务的心理;询问病人病情时,不知该从何问起。现在很多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若不提前和病人做好思想工作,病人根本不肯当病例,不配合见习护生的工作。

二、有效提高临床见习护生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改变传统的见习授课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有诸多方面制约着教学质量的提升,要改变这一现状首先要做到师生角色转变。那就是教师从原来“教授者”向“倾听者”来转变,由见习护生自己来进行操作,而医护教师只提供必要的指导工作并作及时反馈,这样护理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而且学生可以印象更深刻,能够得到更好的见习效果。除此之外,学生在临床见习中能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加上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由此完成护理教师交给的任务,获得更多参与机会,这样就将教师为主体转变为见习护生为主体。这样更加注重临床见习者的自主性、团队动手协作和思路创造性,这样就构造了一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型教学模式。

(二)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临床见习时间

由于目前我国主要的医学护理学院中的临床护理授课方式主要采用二段式教学,即对医学理论部分知识由临床医师负责,疾病护理见习课程由临床护理教研室护理教师负责。由于部分临床教师可能存在其他的职务,因此就要做好相关的临床见习安排工作,临床见习护生提前对见习内容进行预习,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校护理教学管理人员应该按照学校教学大纲制定有效合理的临床见习计划,与临床医师进一步讨论修改并加以完善。此外在学院中由内、外科教研组分别制定明确的内、外科临床见习护生的具体见习内容,另外各个见习分部门可以根据本部门的见习计划来制定出各科具有特色的见习计划,并且量化见习任务。见习计划及时分发给学生,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做好预习准备工作,带教教师及相关负责人做好见习前的仪器设备、见习场所、人员等方面的安排,共同监督实施。

(三)护生临床见习可以采用扩散式教学

在临床见习中,由于接受知识的能力有所差别,对在理论课上已经掌握一定护理相关理论知识的见习生而言,可能临床见习环节对于他们来说就比较简单,但临床见习对于这些学生是有一定的新鲜感的,当他们在这种新鲜感的驱使下完成了见习课程任务并得到还不错的效果时,他们又能体会到极大的成就感。由此在见习过程中指导教师可以适当地释放对他们的方法束缚,给予他们一定的发挥空间,但该种新型的见习教学模式也不能太过放手,最好做到张弛有度,这就需要指导教师有较强的把控能力。同时多采用互动式和指导式互动教学方法,通过不同的见习方法交替进行,这样对于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开拓学生由纵向式思维到横向式思维的立体式思维发展方式有极大的益处,在采用扩散式临床见习教学的过程中,关键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能力,尽量做到“因为兴趣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真正收获到乐趣,始终保持愉快的心态,真正达到以临床见习为介质,对相关理论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运用。

(四)临床见习可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

前面已经提到要使学生由被动“灌输”变为主动接受,在见习过程中护生成为“主体”直接参与教学过程。在见习中,可以采用边见习边讨论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下关键是要保证见习氛围的活跃,无论是护生和病人还是护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要始终处于一个相对融洽的环境中。在这种氛围中护生遇到问题会积极主动地去讨论,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可以结合课堂上理论知识,围绕临床病例特点来大胆地分析并提出自己对疾病护理的观点。另外护生自己可能就会提出相应的护理应对措施,见习护生可各抒己见,敢于讨论,这样自然而然就懂得了临床的思维方法,另外这种方法还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敢于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针对传统的临床见习的弊端,教学管理部门应该积极主动地采用适当的教学模式,要始终围绕临床见习程序进行教学,采用科学直观的教学方法,利用护生见习效果中反馈德大量信息,客观地评价自己目标教学成果,主动矫正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自身的教学水平和课堂效率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臣平.大专护生临床见习现状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8):96-97.

[2] 孙柳,王艳玲等.本科护生病情观察课程临床见习实践与效果[J].护理学报,2017(11).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探析临床护理专业知识
传播专业知识,启迪成长智慧
基于任务驱动法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探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怎样提高小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探析
软件技术专业知识地图的应用研究
如何判断你的老板是个“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