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趣教育的引路人

2018-01-03严卫强

名师在线 2017年2期
关键词:智趣特色学校

智趣教育的引路人

一、人物素描:教师的魅力在于感染和传递

严卫强师从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沈玉芬,是他们名师工作室的核心成员。尤其是薛法根老师提出的“组块教学”理论,对他的影响特别大。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他逐步形成了“清简、大气、扎实、智慧”的课堂教学风格,深受同行的肯定以及孩子们的喜爱。

近几年来,我们的语文课承载了太多“非语文”“泛语文”的东西,从思想品德到科学知识,从课件辅助到声、光、电的随意“袭击”,什么都可以在语文课上插一脚,占有一席之地,语文课成了一门“四不像”的学科,似乎只要学好了语文,便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但唯一不能解决的,恐怕就是语文本身。纵观一些身边所谓的“好课”,我们不禁唏嘘慨叹:一堂四十分钟的课,教学设计巧妙,学生参与热情,预设充分,生成丰富,甚至连学生回答中的一个小小错误,都像是神来之笔,充满艺术。然而,我们在这近乎完美的热热闹闹的课堂之后,究竟给学生留下了些什么?在这“乱花渐欲迷人眼”的语文教育世界中,语文课模糊一片,“语文味”正逐渐离我们远去。在这样的背景下,严校长“独树一帜”,他一方面极力批判这种“假大空”的语文乱象,一方面着力推行薛法根老师提出的“为言语智能而教”的“组块教学”。他指出,“大道至简”的朴素形式才是语文课的真谛,他带领青年教师重新梳理了当前的语文教学,主张删繁就简,以少胜多,还语文课堂以本真的面目。

“一个有特长的教师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将自己的兴趣、能力传递给自己的学生,拥有一群有特长的学生,那才是教师的魅力。”这是严校长常常对青年教师说的一句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课堂,反对教师作秀式的表演和展示,取而代之的是扎扎实实的训练与真真切切的指导。他始终认为:教师的最大魅力在于感染和传递。

二、智趣教育:学校特色文化的提档与升级

何为智趣教育?智趣教育就是指教育者用自己丰富的智慧营造出使人愉悦的、具有吸引力的教育氛围,从而使受教育者的兴趣得到激发,智慧得到唤醒和发展的教育。智趣教育是智趣合一的教育,强调智慧与情感因素在教育中的动力作用,主张以智激趣,以趣启智,智与趣互相交融。

严校长分管学校特色文化检核和教科工作。“十二五”期间,在他的引领下,桃源小学特色转型,将原先的“数学特色”提档升级为“智趣教育”。他认为,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独特风格和个性追求,是其与众不同之处。在过去的“十五”“十一五”期间,桃小确立了以数学教学为突破口,创建数学特色学校的办学思路。十余年来,学校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大胆改革数学课堂教学,积极探索数学活动的有效途径,特色办学取得辉煌成果。但是,随着特色建设的进一步深入,我们发现数学特色所覆盖的学科比较狭窄,师生参与面不广,很难形成鲜明的学校特色文化和主流文化,可以说,学校特色建设进入了“高原期”。为了打破瓶颈,进一步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经过反复的学习与研讨,学校提出了“智趣教育”的思想。智趣教育既是对学校原有数学特色建设的承继与吸收,又是学校数学特色建设的延伸与拓展,是在原有基础上自然生长出来的,而非刻意外加的。

智趣教育的提出,有其科学的依据,它是当代教育的理性呼唤。现代文明呼唤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的核心是“智慧”问题,人文精神的核心是“情感”问题,而智趣教育就是培养富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和谐统一的现代人。严校长主持的苏州市“十二五”重点规划课题《基于智趣教育的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以“智趣”为方向,以“文化建设”为抓手,打造出一张漂亮的学校名片,被列为精品课题,其经验被广泛推广。

三、做实“智趣”:建设江苏南大门特色学校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是大诗人陶潜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的美景。从古至今,这幅世外桃源图一直是人们理想中的人间仙境。在苏州市吴江区的最南端,也有这样一个精致的小镇,这里有着千条河道、万亩林海,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桃源。桃源地处江浙交界处,与文学巨匠茅盾先生的故乡乌镇仅一河之隔。严校长所在的桃源小学,正是在这样的文化滋润下,逐步成长起来。

没有气派的建筑,没有豪华的装修,甚至没有太多的现代化气息。走进桃源小学,你感受最深的,是江南水乡小镇所独有的淳朴、清新和简约。明丽的色调,简洁的线条,错落有致的建筑布局,白墙红瓦,曲径通幽,处处彰显出精巧雅致、智趣怡人的文化气息。

1.营造智趣教育的物质文化

我们常把学校的物质文化建设放在首位,它是学校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校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硬件保障。但是,不少学校在物质文化的建设上却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强调物质文化建设就是要把学校的每一幢楼建得高大上,校园要配备高档的设施等等。似乎优良的物质文化就是豪华的硬件,学校硬件上去就是名校了,这不免让人啼笑皆非。

严校长认为,校园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成长的家园,精神的伊甸园。它绝不仅仅只是几幢漂亮的建筑物,以及一些现代化的设备所形成的外壳,它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理念。2012年,桃源小学特色转型,将原有数学项目特色转型为“智趣教育”特色。五年来,学校就一直致力于打造以“智趣”为核心理念的校园物质文化。智趣小公园、桥文化特色展墙、智趣文化墙、课植园等小景点的先后建立,处处体现着学校智趣教育的文化气息,逐步形成了让每一处景、每一面墙都能传情达意,让花草树木富有诗意,让文化设施启迪人的思维,愉悦人的身心。走进校园,徜徉于这些充满智趣的景点,不仅得到了美的享受,更可以陶冶性情,启迪智慧,激发灵感。

2.完善智趣教育的制度文化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个单位也好,一个团队也罢,必须要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即所谓的“制度文化”。而这些规章制度正是为了保证团队更好地发展运行而设立的,因此每一位都应自觉维护规章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

严校长在管理中,始终把人的发展放在第一位,以“智趣”为核心,建立健全了教导处制度、德育处制度、总务处制度、教科室制度、德育导师制度、岗位责任制等各项规章制度,不仅体现人性化,还着眼于人的可持续发展,尽最大程度挖掘教师的潜能,使之形成教育合力,为学校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如针对学校教师整体年龄结构偏大,一些老教师做教育科研积极性不够,他和教科室几次调研,调整考核方案,对45周岁以上教师撰写的文章优先外荐,如有论文发表或获奖的,教科考核时进行双倍赋分。这样“适度倾斜”的政策,极大地刺激了老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热情。

3.建构智趣教育的课程文化

校本课程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通过多样的校本课程开发,可以满足学生的需要,锻炼教师的专业能力,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1)智趣学科课程。学科课程的目标是高水平地实施国家课程,给孩子奠定厚实的学科后续学习的基础。遵循学科课程标准,选用一个版本的教材为蓝本,将其他版本教材中的学科课程资源、课外资源提取出来,对照学科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需要,整合成为一个个学习专题,纳入到学科学期教学计划中,成为嵌入式课程,以及时更新、不断丰富学科课程内容。

桃小语文课程重点开展“与经典同行”为主题的课外阅读活动,编写以《论语》《三字经》及唐诗、宋词、童话故事、儿童文学等内容的课外教材,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开启学生的智慧密码。数学课程,已编写了旨在激发兴趣、开拓思维的校本教材《我们爱数学》,学校还将从生活数学这个角度出发,深度开发一套与学生生活密切关联,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整合的数学特色校本教材。英语课程,学校构建了以“天天口语”“小小英语角”为线索的智趣英语课程系列,使英语课程呈现立体化、网络化的结构特征。

(2)智趣活动课程。活动课程的目标是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包括菜单式课程和各种主题式课程。菜单式课程主要设置了各类社团活动,包括文学社、小记者社团、书画社、舞蹈队、篮球队、乒乓球队、田径队、科技模型社团、诗文创作社团等。主题式课程主要依托传统节日,定期开展主题活动,以全体同学共同参与为前提,为每个孩子插上飞翔的翅膀,让每个孩子都能从中发现自我,展现自我,培养自我,挑战自我。

4.打造智趣教育的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内师生认可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群体目标、治学态度,以及种种思想意识,表现为学校人际关系、学校风气、学校传统及学校成员的审美趣味、道德情操、思维方式等。学校在自身文化积累的基础上,严校长还努力挖掘和提炼本校独有的文化特色,以数学文化节、阅读文化节、科技文化节、艺术文化节等为载体,将“智趣”理念春风化雨般地融入环境中,融入管理细节中,融入师生的心田,成为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凸显了学校的个性。

结 语

严校长十分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主张制度建设和人文关怀并举,精致管理与文化建设齐抓。在展望中扬鞭,于求思中奋进。他引领着桃小师生幸福地教、快乐地学,正在凝心聚力书写素质教育的新篇章!

严卫强,男,中共党员。苏州市吴江区桃源小学副校长,苏州市学科双优之星、区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区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他醉心于教学,多次在省市级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主持多个省级和苏州大市级的重点课题。今年1月,他申报的课题《基于“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的智趣共生教学实践研究》,更是成功立项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重点资助课题。如此级别的课题,全省仅三项。教学之余,他笔耕不辍,已有数十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小学语文教学》《江苏教育》《小学教学参考》《小学教学研究》等教育主流刊物上发表,论文获苏州市一等奖以上十多次。他先后荣获“苏州市十佳好青年”“苏州市先进教科研个人”“人民政府三等功”等荣誉,其个人事迹在江苏省《关心下一代周报》和《吴江日报》上被大篇幅报道,引起了广泛的好评。

◎ 作者/严卫强

猜你喜欢

智趣特色学校
智趣游乐园
特色种植促增收
智趣羊学堂
智趣羊学堂
完美的特色党建
智趣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学校推介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