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典型的新媒体报道方式

2018-01-02张鹏娟

新媒体研究 2017年19期
关键词:老妈妈许昌服务队

张鹏娟

摘 要 老的典型人物是经得起岁月的磨砺的。新媒体形势下,如何巧妙地借助崭新的传播手段和传播理念,驾轻就熟,让老典型有新内容、新视角,焕发出时代的光辉,实现有效的传播,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关键词 老典型;新媒体;再发掘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7)19-0121-02

典型人物报道是我国新闻媒体的一种传统报道样式。成功的典型人物往往具有某种超越时空的永恒品质,经过历史的沉淀,升华为整个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媒体时代,如何发掘“老典型”的当代价值,并实现有效的传播,是一个全新的课题。2013年以来,许昌人民广播电台先后聚焦过去被广泛报道的杨水才、袁雪云、吴新芬,对这些老典型进行了再发掘、再报道,并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进行台网互动,让这些老典型的“新报道”在微博、微信上收获了全新的传播效果。本文以此为例,对老典型的新媒体报道方式进行分析、探讨。

1 遵循微博传播规律,对内容进行碎片化处理

2013年6月9日,许昌人民广播电台《许昌新闻》栏目推出长篇通讯《离开水才的日子》和评论《感悟杨水才》,集中报道了许昌县桂村乡水道杨村原村党支部副书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共产主义战士”杨水才的先进事迹。《许昌新闻》微博、微信公众号同步推出了杨水才的系列报道,不仅将《许昌新闻》关于杨水才的报道全面、及时地呈现在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上,而且采取多种创新手法,将相关内容进行了碎片化处理。

“微故事”打动人心。根据新媒体条件下网友青睐“短平快”内容的习惯,从8 000字的长篇通讯中,精心编选了多条140字的“微故事”,开设了“杨水才的那些事”专栏。《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乡亲们教我懂得啥叫感恩》《当干部不兴搞吃吃喝喝》《干部不给群众办事,连鸡都不如》等一个个生动、鲜活、质朴、感人的片段,让网友们直观感受到杨水才在基层工作生涯中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脉深情和他一以贯之的群众观念和务实作风。

2013年6月15日,《许昌新闻》微博在“午间阅读”栏目中,发布了《许昌日报》的前身《许昌报》2004年7月28日刊登的一篇文章《感受》,文章以清新、优美的文字,将本报记者当年采访杨水才的故事娓娓道来。通过这种极具历史感的“穿越”,今天的网友可以清晰睇感受到杨水才给后人留下的“小车不倒只管推”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对群众始终如一的款款深情。

“微评论”引人深思。首先从保持刊发的评论《感悟杨水才》中提炼精彩观点,编发成题为《老典型杨水才何以长青?》的“微评论”。随后,在2013年6月15日、17日,先后在“关键词”栏目中以“镜”和“星”为切入点,论述杨水才的榜样意义和时代价值,用观点鲜明的“微评论”,引发网友对吴金印事迹和精神的深度思考。

“微直播”全媒体触及。2013年6月29日,接任杨水才担任水道杨村党支部书记的岳建智应邀做客许昌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再次掀起了微博、微信等新闻媒体报道的新高潮。《许昌新闻》微博开设了“岳建智面对面”栏目,以“微直播”的形式,对此进行详细呈现。之后,又邀请岳建智和杨水才的外甥刘水做客许昌人民广播电台融媒体中心与网友交流互动;在许昌广播网直播间进行视频访谈等内容,均及时在《许昌新闻》微博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全媒体手段的运用,让传播效果实现了最

大化。

据不完全统计,《许昌新闻》微博前后数天关于杨水才的报道,阅读量超过百万次,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宣传效果。

2 关于线下体验活动,让受众参与传播过程

2014年9月27日,许昌人民广播电台《许昌新闻》栏目推出典型长篇通讯《咱们的“老妈妈”袁雪云》,集中报道了魏都区拥军老妈妈服务队原队长袁雪云的光荣事迹,以及在她的精神财富引领下,老妈妈服务队从小到大、从少到多,常年坚持拥军爱军的动人故事。《许昌新闻》微博、微信平台认真总结杨水才报道中的经验,用更大的报道力度、更丰富的传播手段推介这一报道,在微博和微信平台上引起了新一轮的宣传热潮。为了让网友们能更加直观地感受老妈妈服务队所凝聚的精神财富,也为了让更多网友关注《咱们的“老妈妈”袁雪云》这一精品力作,在台领导班子和其他频率的支持和协助下,《许昌新闻》编辑部大胆了策划了“网友和老妈妈服务队面对面”的线下活动。

新媒体时代,人们的收听收看习惯日益碎片化。为了吸引已经习惯了碎片化收听收看方式的人群,收听全文1万多字的《咱们的“老妈妈”袁雪云》,《许昌新闻》编辑部把网友参与“网友和老妈妈服务队面对面”活动的方式,设计为根据《咱们的“老妈妈”袁雪云》的内容答题。2014年9月27日当天,这条消息在微博和微信平台上一经发出,当天转评量即过万,可谓是“一呼万应”。《咱们的“老妈妈”袁雪云》这一经典报道的巨大号召力,加上活动形式的新颖有趣,不仅让众多普通网友争相参与,而且吸引了一大批微博“大V”和知名微信公众号跃跃欲试。一些网友表示,为了获得参加“网友和老妈妈服务队”面对面活动的机会,他们又从许昌广播网上将《咱们的“老妈妈”袁雪云》下载下来,反复地听,反复的感受,反复的感知,越听越感动,越听越想去。

2014年10月10日,54位来自市区和长葛、襄城、鄢陵等县市区的网友,乘车浩浩荡荡地来到期待中的老妈妈服务队所在地,同服务队队员和历任老妈妈服务队队长促膝交谈,还深入到袁雪云的家中,进社区,走军营,近距离感知老妈妈们拥军爱军的模范事迹……一路走来,网友们对《咱们的“老妈妈”袁雪云》的理解更加深刻、认识更加直观、情感更加浓烈。更令人欣喜的是,参加此次活动的网友,他们个人微博和微信的总粉丝量超过300万,当他们纷纷把自己的亲身感受发布在微博上、分享在微信朋友圈时,他们各自的受众群体也如同“亲临现场”,直接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

实践证明,通过媒体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有针对性地组织线下活动,为典型人物报道开拓了全新的传播模式,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绝佳效果。这种传播模式既拓展了典型人物报道的受众群体,也加速了报道内容的多向传播。通过线下体验式的互动,让网友们对报道的内容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对报道的精神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进而实现了入脑入心。这种效果是以往传统宣传模式所不能比拟的。

3 创新主题策划形式,多媒体全天候集成报道同一主题

2016年8月1日是建军69周年纪念日,也是好军嫂吴新芬和丈夫王俊景照例走进军营慰问的第5个年头。当天,许昌人民广播电台《许昌新闻》微博和微信平台推出了“好军嫂纪念版”,全天所有微博、微信都围绕拥军这一个主题展开。

当天,《许昌新闻》微博在微博、微信平台共发布37条,表现形式涵盖新闻、歌曲、评论、诗词、书画等;内容方面主要包括前方记者回传的吴新芬、王俊景夫妇慰问战士的即时新闻、好军嫂生动事迹细节的挖掘、围绕拥军开展的评论以及网友留言等。

全天只围绕拥军这一主题发布内容,这种对新闻事件的特殊处理方式,在《许昌新闻》开设微博和微信等新媒体平台以来尚属首次。如此大胆而富有看点的创意,形式本身就足以引人注目。加上形式多样、内容新颖,让好军嫂吴新芬这一跨越十年之久的老题材,获得了新媒体时代网友们的认可。微博当天该主题阅读量达20万次,微信转发8万多条。

通过以上案例可以发现,尽管在新媒体时代,舆论环境和传播规律法发生了深刻变化,但经过时间考验的老典型們,仍然具有高度的榜样示范和社会整合作用。传统媒体尤其是主流媒体,只要充分尊重新媒体传播规律,积极运用微博等新媒体平台,精心策划、擦混更新报道形式,就能让老典型的事迹和精神获得全新的传播效果,把正能量和核心价值观传播开来、渗透进去、打动人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老妈妈许昌服务队
江苏省射阳县的“书法拥军志愿服务队”
初到许昌
社区快讯
许昌城市文化品牌定位分析与选择
用手中的话筒传递爱与希望
让座
许昌发现“四比(币)当忻”铜钱
优秀志愿服务党组织名单
城乡旅游互动发展优势及对策
记叙要清楚 交代要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