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语写作中补偿策略的使用研究

2018-01-02汤志明郭兰兰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近义二语学习策略

汤志明,郭兰兰

(福建农林大学文法学院公共英语教学部, 福州 350000)

二语写作中补偿策略的使用研究

汤志明,郭兰兰

(福建农林大学文法学院公共英语教学部, 福州 350000)

通过设计问卷以及访谈,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福建省一所高校的学生英语写作中补偿策略的使用进行调查,并探讨补偿策略使用与二语写作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发现,学生在写作中经常使用补偿策略,一方面,补偿策略的使用对于写作成绩有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写作内容的完整性方面;另一方面,补偿策略的使用与学生的词汇表现呈显著负相关,学生词汇基础的薄弱,导致原本有利于词汇表达的补偿策略的使用阻碍了写作中的词汇表现;因此,对于英语基础较弱的大学生的策略培训应该要有针对性地分类指导, 在以策略为导向的英语教学中,应当对补偿策略的培训予以重视。

二语写作; 补偿策略; 英语教学

一、英语学习中的补偿策略理论背景及其研究现状

英语学习中的补偿策略这一概念最先由Oxford (1990) 提出。他的的学习策略理论认为策略包括直接策略和间接策略。前者包括记忆策略,认知策略,补偿策略;后者包括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社会策略。补偿策略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聪明猜测(Guessing intelligently), 具体包括使用语言提示(language clues) 和其他提示(other clues)两个策略;第二部分包括克服口语与写作中的知识不足,具体包括8种策略:母语转换(switching to the mother tongue), 获得帮助(getting help), 模拟或手势(using mime or gesture), 回避(avoiding communication partially or totally), 选择话题(selecting the topic), 调整信息(adjusting or approximating the message), 拼缀词汇(coining words), 使用迂回或近义表达(using a circumlocution or synonym)[1]。

Cohen 的学习策略理论里虽然没有直接使用compensation strategies 这一术语,但是在其策略分类中,掩盖策略(cover strategies)和交际策略的描述,与补偿策略有相似之处。Cohen 认为掩盖策略是为掩盖自己语言知识不足所采取的措施。例如通过使用简化的语言来表达原本复杂的意思。通过回避某些自己所不擅长的话题或表达来达到掩盖自己的语言不足的目的。而交际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ies)则包括话题回避(topic avoidance),信息减少(message reduction),母语转换(code switching),以及近义表达(paraphrasing)[2]。

Macaro认为Oxford的补偿策略实际上是一种交际策略(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他在Oxford的基础上补充了了四种交际策略:句法回避(syntax avoidance), 功能性减少(functional reduction),语篇回避(discourse avoidance), 采用语调以表达意义(using the tone of voice to communicate meaning)[3]。

国内专门对补偿策略展开研究多数集中在翻译领域,虽然不乏对交际策略的研究,但是多数针对口语表达中的交际策略,忽略了交际中另一个方面即书面语交际。 二语习得领域的策略研究多数是针对学生学习中所有策略展开的,补偿策略只是作为研究中的一个点被提及,如刘振前通过调查英语专业学生的学习策略与四级成绩的关系发现,高低分组在只在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两项上的差异达到统计上的显著性,而在其他补偿策略等方面的差异并没有显著性,并且通过相关性研究,发现补偿策略与四级分项成绩没有显著的相关性[4]。袁凤识研究发现,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补偿策略的使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5]。在国外的研究中,Budiman Sabrina Ahmad对于马来西亚的成年英语学习者的补偿策略是运用情况做了调查研究,补偿策略的使用频率均值为3,而各个具体的补偿策略的使用频率中最高的为猜词,达到3.70为经常使用,其次为使用近义表达,达到3.37;其他策略的使用频率均在3以下[6]。

二、二语写作中补偿策略的使用研究

无论是二语写作研究还是二语学习策略研究,对于补偿策略的研究都极其有限。二语写作中对补偿策略的研究较少是否意味着“补偿策略”对于写作没有价值呢?Oxford在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 一书中对于补偿策略的作用是这样描述的:语言学习者可以用来克服语言的四种技能里所存在的知识局限(overcome knowledge limitations in all four skills)。具体而言,补偿策略可以让语言学习者在有语言水平局限性的情况进行语言的理解和产出。Oxford认为语言学习者使用补偿策略可以让语言学习变得更简单(easier), 更快(faster),更快乐(more enjoyable),更有效(more effective),以及在语境之间更容易转换(more transferable to new situations)[1]。从Oxford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补偿策略的使用不仅仅只是一种服务于口语交际的策略,对于写作也是适用的。

(一) 研究方法

通过问卷以及访谈的方式了解学生使用补偿策略的情况,因财力、人力所限,本研究仅某地方本科大学的大二学生进行了调查,发放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108份;通过限时写作测试了解他们的英语写作水平;通过描述性统计以及相关分析研究补偿策略使用频次的高低与英语写作水平高低之间的相关性。所有数据通过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1.问卷

问卷包括两部分:个人基本信息以及补偿策略调查。补偿策略调查部分的设计建立在Oxford,Cohen, Ernesto Macaro[1-3]等人对补偿策略和交际策略的描述,考虑到本研究的实际目标是要了解写作中的补偿策略的使用,所以剔除了猜测,语码转换,模拟或手势,选择话题,寻求帮助五项具有针对口语特征的补偿策略。仅保留了适用于写作的三项补偿策略——“回避”“拼缀词汇”“使用迂回或近义表达”。问卷设计采用中文表述,对每一个策略选项均给予1到2个示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策略的含义,以便获得最真实的数据。问卷采用里克特(Likert)5分值量表。1.0~1.4表示“从不或几乎从不使用”, 1.5~2.4表示“基本不用”,2.5~3.4表示“偶尔使用”,3.5~4.4表示“经常使用”,4.5~5.0表示“总是或几乎总是使用”。1.0~2.4属于低频次,2.5~3.4属于中等频次, 3.5~5.0属于高频次。问卷调查实施的时间选择在学生的写作课结束,写作测试完成后进行。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写作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填写。之所以在写作课结束,写作测试完成后进行是因为,学生经过一个学期写作课程,进行了一定的写作练习,对于写作以及写作策略有了基本的了解,能够较真实地获得他们在写作中所使用的补偿策略的数据。

2.访谈

针对每一种策略均设计两个访谈问题:①你经常使用这个策略吗?②你觉得这个策略好用吗?

3.测试

写作测试采用剑桥大学雅思考试官方出版的测试真题的写作部分。通过把近两年的学术类(Academic)写作Task Two真题进行编号并随机抽取一道题目,限时40分钟回收作文。所回收的作文经过两位资深外教按照剑桥官方写作评价标准(band descriptor)从总分以及词汇、语法、连贯与连接、任务完成度四个单项按照最低0分,最高9分进行打分。每位学生的总分与单项得分均取两位外教评分的平均分。对两位老师的打分做Spearman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0.865(p<0.01),评分之间呈高度正相关。

(二) 研究结果与讨论

1.补偿策略整体使用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补偿策略使用整体平均值接近3.5, 这表明补偿策略是二语写作中学生“经常使用”的策略,本项研究印证了补偿策略是学生英语学习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策略。

但是另一方面,本研究中的均值3.482显然要高于其他文献中的研究结果,3.48接近于3.5的“经常使用”的程度。原因之一可能是因为本项研究的调查对象为农业院校的学生,而前面所提到的几篇研究文献都是在师范院校所进行的调查。农业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较弱。对于程度较低的学习者而言,补偿策略尤其重要,能帮助他们在遇到困难时积极地想对策,解决问题;其次,本研究是专门针对写作中的补偿策略的使用,问卷项目的设计对某些只在口语中使用的补偿策略进行了剔除。而文献中的研究并没有区分口语还是写作,这也可能导致均值高于其他研究中的结果。

2.补偿策略的使用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 “拼缀词汇”策略使用频率远高于近义表达策略和回避策略。根据Oxford的描述,“拼缀词汇”这一策略的含义是学习者没有恰当的词汇,于是通过“编造”(make up)新词来表达某一个含义。例如,想表达气球,却没有记住balloon这个单词,一位学生选择使用air ball 来表达。“拼缀词汇”这一策略的使用实际上是受母语迁移的影响,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是母语依赖的表现之一[7]。它使用频率这所以这么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它的使用较容易。后续的访谈印证了这一猜测。在随机采访中,对于访谈问题“你经常使用这个策略吗?”,有学生反映“是,很多时候不会写某一个词,只好硬凑一个”。

迂回或近义表达策略和回避策略的使用频率都是“偶尔使用”,例如,一位学生想表达“毛巾(towel)”,但是由于语言局限,他选择使用“something that you dry your hands on)。回避策略指通过使用不同的我们有把握的句法结构来代替我们所不确定的句法结构或表达。例如,当想要要表达“空气污染”,却想不起air pollution这个短语的时候,为了表达的顺利进行,学生选择使用“ it is hard to breathe here”;原本想表达“20分钟后我必须得去赴一个约会(I have an appointment in 20 minutes)”, 但是因为语言水平的局限,他选择“I have to leave now”这一表达。这一策略虽然有点违背英语学习的目的,有知难而退的色彩,但是有利于保护英语水平较低者在使用英语语言的时候的自信心,使得他(她)可以能够保持交流。但是我们也发现,这两个策略相比于拼缀词汇策略使用频率要低,是因为这一策略的使用对学生的语言能力的要求较高,是一种灵活运用语言的表现。在后续的访谈中,对于“你觉得这个策略好用吗?”,许多学生反映“没有,近义表达也挺难的”,“不好用,想不到别的表达”。

表1 二语写作中补偿策略整体使用情况

表2 补偿策略中各项具体策略使用情况

3.补偿策略的使用与写作水平的相关性

从表3可以看出,补偿策略的运用与总分呈高度正相关,并且具有统计显著性,研究发现,在高中生的英语学习中补偿策略的使用与学习成绩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包括补偿策略在内的绝大部分学习策略与学生的各项学习成绩存在着正相关(P<0.05)。但是,补偿策略与英语专业的学生的写作成绩虽然有相关性,但是未达到统计显著性,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所接受调查的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并不一样。

表3 补偿策略的使用与写作水平的相关性

从表3还可以看出,补偿策略的使用与任务完成度单项得分有显著相关性,这说明补偿策略的使用有利于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的培养,在写作中,他们可以较为完整地完成写作任务。值得注意的是,补偿策略与词汇得分呈显著负相关(-0.249)。在后续的访谈中我们发现,有学生反映,造新词策略好用,而近义表达策略受限于词汇量导致不好用等反馈。我们推测,学生在补偿策略的使用过程中,所造新词有太强的中式英语色彩,导致外教评分走低是一个主要的原因。而且,通过造新词,带来的一个直接效应是写作中有较多非词块语言,这也会影响词汇表达的质量。这给我们的启示是,要让补偿策略服务于写作,需要学生有词块意识,以及积累一定量的近义表达方式,在此基础上,补偿策略的使用能提高他们的表达灵活性。

三、结论与展望

通过对农科类学生的限时写作中的补偿策略的运用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农科类学生在写作中经常使用补偿策略。通过研究补偿策略与写作成绩的相关性发现,补偿策略的使用对于写作成绩有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写作内容的完整性方面,这说明补偿策有利于书面交流;另一方面,补偿策略的使用与学生的词汇表现呈显著负相关,这可能受限于学生词汇基础的薄弱,导致原本有利于词汇表达的补偿策略的使用阻碍了写作中的词汇表现。笔者建议,对于英语基础较弱的农科类大学生的策略培训应该要有针对性地分类指导。在以策略为导向的英语教学中,应当对补偿策略的培训予以重视。教师在教授学习策略的过程中,对补偿策略的教学频率相对较低,是所有策略教学频率中最低的。但是,在对学生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补偿策略是学生使用频次最高的策略,这说明学生普遍使用这种策略,但是教师却没有对此予以足够重视和引导。

[1] OXFORD R.L.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ies: What Every Teacher Should Know[M].Beijing: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08.

[2] COHEN A.D.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3] MACARO E.Learning Strategies in 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s[M].Beijing:World Publishing Corporation,2008.

[4] 刘振前,袁凤识,许保芳.高、低分组分项四级成绩与学习策略的关系研究[J].外国语言文学,2005(2):112-117.

[5] 袁凤识,刘振前,张福勇.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学习策略差异研究[J]. 外语界,2004(5):25-32.

[6] BUDIMAN S A. Compensation Learning Strategies Employed by Adult ESL Learners of A University in Malaysia[J].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2013(90):78-87.

[7] 郑曼怀.大学英语师生学习策略教授与使用情况对比研究[J].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1(9):50.

H319

A

1671-4733(2017)06-0118-03

2017-04-12

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二语习得中补偿策略的使用研究”(项目编号:JAS150233)

汤志明(1980-),男,湖北黄冈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二语习得,电话:13635289652。

猜你喜欢

近义二语学习策略
中国大学EFL班级的二语自我分型特征分析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这山望着那山高
《神经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述评
望尘莫及
反义词连线
初中化学学习策略的运用现状及因果研究
多媒体教学条件下学习策略剖析
基于汉语方位词特点的二语教学策略——以“左”“右”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