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淮南矿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对策研究

2018-01-02张欣悦荀守奎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淮南市淮南环境质量

张欣悦,荀守奎

(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安徽 淮南 232001)

淮南矿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对策研究

张欣悦,荀守奎

(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安徽 淮南 232001)

为更好地了解淮南矿区综合环境质量状况,采用层次分析法,全面客观地从自然环境、生产环境、人口环境三方面选取了15个指标以此构建矿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体系,建立评价模型;运用该模型,对淮南矿区的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矿区人口环境是影响矿区环境质量的最直接因素,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相关参考建议。

矿区环境; 层次分析法; 评价方法

一、引言

(一) 研究背景

关于矿区环境,我国学者在矿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方面做了较多研究,耿宜佳等人选取了侧重自然环境和生态污染的多个指标构建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对1986、1999、2012年淮南矿区生态环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1];王广成对矿区生态系统提出健康评价理论及实证研究[2];乌兰则强调煤炭矿区环境管理的创新方法是在宏观管理的指导下做好微观执行工作[3];郑优男根据不同时期矿区环境质量的评价结果,运用灰色预测模型对未来几十年矿区的生态环境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4]。

(二) 研究目的

我国学者较多侧重对矿区自然生态环境质量进行综合评价,选取的评价指标多为自然环境中的不可变因素,而忽视了人类自身和社会活动对矿区环境的影响,这样就无法形成全面系统的评价体系。本文中笔者对层次分析法进行改进,增加矿区人口环境这一准则层评价指标,更为真实客观地反映矿区环境的各项状态,以此找出矿区环境的制约因素及相关建议。

(三) 研究意义

煤炭资源的开发,是人类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最强烈活动之一[5]。95 %的煤炭产量来自矿工开采,简单粗放型的工业生产方式,造成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随着开采的深入,煤炭资源终究会面临枯竭,依赖能源以求发展的矿区劳动力市场逐步衰退和发生转移,加之老龄化日益严重,引起了矿区人口环境的变化。2016年开始中央经济工作将调整产业结构,实现能源城市转型作为供给侧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文章正是在此背景下进行研究,对淮南矿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二、淮南矿区环境概况

(一) 矿区自然环境概况

淮南市位于淮河流域中游,地形以丘陵和平原为主,属暖温带和亚热带的过渡区,年平均降水量930 mm,年平均气温16.6℃。煤矿资源丰富,储量占据华东地区的50 %,被列入“全国十三个亿吨级煤炭基地”和“六个大型煤电基地”[6]。截至2016年底,淮南市水资源共计9.94亿m3,仅占安徽省总量的1.08 %,水资源较为匮乏。全市森林面积826 km2,森林覆盖率14.9 %,较上年提高了6 %,政府在植树造林方面投入较大。

(二) 矿区生产环境概况

首先,开采煤炭带来的矿井水的大量排放而导致水污染严重。据统计,2016年淮南市工业废水排放总理9112.06万t,废水中石油类和氨氮类污染物排放量分别为139.74 t和1151.28 t,大大超过全省其他各市区。其次,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工业废气对空气质量造成重大影响。数据显示,工业废气排放总量2557.6亿标m3,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60 934.0 t,工业粉尘排放量18 853.2 t,去除量6 372 831.1 t。城市空气质量指标中可吸入颗粒物为85,其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分别为20和29,空气质量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然比例为79.5 %。另外,工业固体废物生产量为3159万t,煤矸石和粉煤灰成为矿区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又一问题。目前,淮南市塌陷面积约300 km2,占淮南市总面积的14.2 %,最终塌陷区可达687 km2[6]。地表沉陷,植被破环,采煤塌陷区的面积随着开采的深入而急速的扩大,而塌陷区的生态环境却随着时间的流逝得不到任何修复。

(三) 矿区人口环境概况

煤炭资源地位的下降和矿难事故的频繁发生,致使安徽省政府做出加快推进小煤矿关闭退出工作的决定。2015年,淮南市将14对小煤矿一次性关闭到位,计划2016年至2017年底逐步关闭李嘴孜煤矿、谢家集一矿、新庄孜煤矿和潘集第一煤矿。淮南矿企职工5万多人,另外为矿企服务的相关工商业、服务业涉及就业人口达到10万人。矿区居民的失业待业,下岗职工不得不外出务工或涌向城区寻找就业机会,再加之沉陷区的居民集体迁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脚步在很大程度上跟不上城市化的进程速度,从而引发大量社会问题。笔者走访淮南多个老矿区,昔日的厂房、学校和医院相关设施都已废弃,职工集体上下班的场景也已成为历史,许多行动不便的老人坐在破旧的楼房前独自留守。随着老龄化程度加重,矿区人口的减少和劳动力资源的流失,儿童教育与老龄人口赡养问题,构成巨大的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压力。

三、淮南矿区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许多学者将矿区生态环境系统指标作为考察和研究的重点,影响矿区传统性的水环境,大气环境和排泄化工物体等,在建立煤矿区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时,更全面、客观地选取评价指标,将矿区人口环境作为层次分析法中一个重要的准则层,以得到一个科学有效的矿区环境质量评价结果。

(一)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结合淮南矿区环境的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矿区自然环境,矿区生产环境,矿区人口环境的角度筛选15个评价指标,构建淮南矿区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淮南矿区环境综合评价指标分级

(二) 各指标权重的确立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较为普遍广泛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7],通过发放问卷和查阅数据的方式,分别得出淮南矿区环境质量的三个不同判断矩阵,通过以上步骤计算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做一致性检验,计算结果见表1、表2、表3。

表1 矿区自然环境指标判断矩阵及权重

表2 矿区生产环境指标判断矩阵及权重

表3 矿区人口环境指标判断矩阵及权重

1.指标归一化

由于各指标性质不同,对矿区环境质量的作用也不同,下式中,Fi为某指标的标准化值,Xi、Xmin、Xmax分别为评价因素的指标值最小值和最大值。正向指标表示指数越大,对矿区环境质量影响越好的指标;负向指标表示指数值越大,对矿区环境质量影响越差的指标,见表4。

表4 淮南矿区环境综合评价指标权重

2.评价模型

基于多因素对矿区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以及各指标的权重,建立评价模型,其中EQI为环境综合评价指数; Xi为第i各生态质量评价指标的赋值; Yi是评价指标 Xi的权重。

(三) 结果与分析

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项指标的权重,通过构造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等步骤,确定在15项指标中,前3位的是劳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植被覆盖率和人口受教育程度,权重分别为 0.131、0.127和0.113,表明矿区环境中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对矿区的发展有较大的影响。

根据评价模型,通过采用数据源主要包括遥感数据、基础地理数据、专题数据和统计数据如统计年鉴、环境质量报告书、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等[8],得到2016年淮南矿区环境质量评价指数35.27。根据国家环境保护局生态质量评价指数分级标准进行划分(EQI≥75 为优,55≤EQI<75 为良,35≤EQI<55 为一般,20≤EQI<35为较差,EQI<20为差)。由分级标准可知,2016年为较差。

四、对淮南煤矿区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通过以上结论,得出矿区人口环境下,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对淮南煤矿区环境质量具有最为直接的影响。矿区生产环境的管理和整治工作,需要具有专业素养的矿区员工来实现,矿区的生产环境得到及时治理,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就会进一步降低。从提高劳动力的文化程度这一突破口入手,带动整条生产环境治理流水线,以此辐射到周边生态自然环境区的保护之中。

(一) 提高矿区人口素质,扩大城市就业面积

淮南矿区与市中心距离较远,地处山区农村,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另外,城市的生活环境和矿业生产的行业性使许多拥有高学历的人才就业观带有偏见[4]。因此,矿区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城市创业再就业的培训是重要任务。一方面,应加强职工文化、技能、管理的教育培训,建立人才引进机制,构建吸引人才的优良环境。加强就业人口的培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降低创业门槛,从本质上提高资源城市就业率;另一方面,人口就业面不能局限在与煤矿相关的配套行业领域,而是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各类中小型企业、服务业等容量相对较大的就业类型,更加全面彻底的扩大城市就业面积。总之,提高矿区人口素质和做好创业就业培训工作,是能源型城市进行供给侧经济改革,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真正经济转型的关键所在。

(二) 建立当下环境与未来发展综合保护决策机制

淮南矿区长期的粗放型生产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短期难以修复,因此应建立一套当下环境和未来发展的综合保护决策机制来规划矿区开发布局,坚决实现能源城市转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一方面推行清洁生产,严格控制破坏生态环境的污染源头,开发煤层气,提高煤炭洗选加工能力,安装设备集中处理污水、废气,建立起政府、企业、个人相结合的生态环境保护投融资体制,杜绝急功近利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而使生态持续恶化;另一方面,推进污染与破坏集中区域的综合治理工作,采取搬迁与整治相结合措施,如淮南市八公山区李咀孜煤矿塌陷区的危房整体拆迁还原项目,凤台县顾桥镇塌陷区李家庄搬迁补偿项目,较为成功地解决了塌陷区居民的居住难题。再如淮南市大通区塌陷湿地公园的改造项目和田家庵区的老龙眼塌陷水库的政府修建工程,使沉陷湖融于周边环境,形成青山绿水家园,为市民提供放松休闲的活动场所。

(三) 积极开发第三产业,恢复能源城市经济活力

淮南作为典型的资源转型城市,在保护采煤塌陷区、资源开发区、污染防治示范区生态环境的同时,应积极开发第三产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切实把握寿县古城划入淮南市行政区划的有利契机,做好古城的修复保护工作,争创国家级旅游示范景区,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另外,充分挖掘焦岗湖休闲度假游、八公山特色风景游、动漫产业园区等现有项目潜在价值,做好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学习其他旅游城市宝贵经验,全面推动服务行业建设,增强服务业发展活力,强打第三产业战略牌,为淮南这座以豆腐文化和煤炭供给而闻名的城市打造出崭新名片、恢复经济活力。

[1] 耿宜佳,彭书传,王晓辉,李如忠.淮南煤矿区生态环境综合评价[J].合肥:安徽农业科学学报,2016,44(17):73-76.

[2] 王广成.矿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理论及实证研究[M].北京:科技科学出版社,2006.

[3] 乌兰.煤炭矿区环境管理的创新发展[J].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学术交流,2016,24(5):127-130.

[4] 郑优男.淮南矿区生态环境演变分析及综合评价[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6.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and Relevant Countermeasures of Environment Quality in Huainan Coal Mining Area

ZHANG Xinyue,XUN Shoukui

(SchoolofEconomicsandManagement,AnhuiUniversityOfScience&Technology,HuainanAnhui232001)

Fo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 quality conditions of Huainan mining area, this article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 chosen 15 indicators from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production environment and population environment to build the mining area environment quali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and establish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model by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 Using this model, we evaluate the mining area environmental quality in Huainan comprehensively. The result shows that population environment is the most direct factors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the mining area environment. Relevant proposals are put forward for reference on the basis of this conclusion.

environment qualit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coal mining area; AHP

F292

A

1671-4733(2017)06-0011-04

2017-07-12

张欣悦(1990-),女,安徽淮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程管理与评价,电话:15155414986。

猜你喜欢

淮南市淮南环境质量
为了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河北省廊坊市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又是荠菜花开时
雨中即景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安徽省淮南市潘集煤矿外围实现煤炭找矿新突破
湘乡市:努力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维护群众权益,改善环境质量
不断完善排污收费工作 扎实推进环境质量改善
采煤沉陷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以淮南市为例
CRADLE OF TOFU BY DAVID daw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