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价值研究

2018-01-02李敏智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咪酯脑电丙泊酚

李敏智,李 毅

(深圳市康宁医院,广东 深圳 518020)

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价值研究

李敏智,李 毅

(深圳市康宁医院,广东 深圳 518020)

目的 探讨依托咪酯与丙泊酚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462例接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1例。观察组治疗前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对照组治疗前使用依托咪酯进行麻醉,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前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MECT后观察组各项指标相对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显著降低(P<0.05),脑电癫痫波发作时间、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抽搐能量指数、呼吸及意识恢复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丙泊酚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抑制患者脑电癫痫波发作且不会对血压和心率造成太大影响,值得推广。

丙泊酚;依托咪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脑电癫痫波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精神障碍在老年人中发病率较高,且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是一种利用麻醉剂、肌肉松弛剂、监测患者发作等方式对精神障碍患者进行治疗的方法[1,2]。依托咪酯与丙泊酚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短效静脉麻醉药物,作为麻醉诱导药物,具有短效、无蓄积等优势[3]。但是,目前对这两种药物在MECT中的效果和安全性报道较少,本研究对两种药物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我院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共收治462例精神障碍患者。纳入标准:(1)符合第三版《中国疾病诊断与分类标准》中有关精神障碍的规定;(2)适合采用MECT;(3)患者治疗前一个月内未进行过MECT;(4)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且配合随访。排除标准:(1)对依托咪酯、丙泊酚及相关麻醉药物过敏者;(2)合并颅内高压,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者;(3)正在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者;(4)妊娠和哺乳期。随机将46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1例。其中,观察组男149例,女82例,平均年龄(48.5±14.3)岁,平均体重(47.3±18.7)kg;对照组男144例,女 87例,平均年龄(48.1±14.2)岁,平均体重(47.9±19.1)kg。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丙泊酚、依托咪酯进行麻醉。MECT前禁食、禁水8 h。建立静脉通道,监测患者血压、心率,静脉注射0.5 mg阿托品,之后注射依托咪酯或丙泊酚。依托咪酯注射剂量为0.2~0.3 mg/kg,丙泊酚注射剂量为1.5~2.0 mg。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注射琥珀酰胆碱,剂量为1.0 mg/kg,面罩给氧,待肌肉放松且肌腱反射消失后放置牙托,依据患者年龄设置刺激电量(电休克治疗仪由美国Somatics公司生产)。患者发作停止后给予辅助通气,待呼吸、意识完全恢复后送至病房休养。

1.3 观察指标

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抽搐能量指数(SEI)、脑电癫痫波发作时间、呼吸和意识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2.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 两组 HR、SBP、DBP 比较

两组麻醉前 HR、SBP、DBP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MECT后观察组各指标水平与麻醉前无显著性差异,对照组相对于麻醉前以及观察组麻醉后显著升高(P<0.05),见表1。

表 1 两组 HR、SBP、DBP 比较(s)

表 1 两组 HR、SBP、DBP 比较(s)

注:与麻醉前比较,*P<0.05;与观察组比较,#P<0.05

组别HR(次 /分)SBP(mmHg)DBP(mmHg)麻醉前MECT后 麻醉前MECT后 麻醉前MECT后观察组对照组82.4±12.1 82.6±11.9 83.1±12.7 108.4±14.1*#134.5±14.3 133.9±15.1 132.7±14.6 172.3±15.8*#98.4±9.7 98.2±9.9 101.5±15.2 109.8±16.7*#

2.2 两组SEI、脑电癫痫波发作时间、呼吸和意识恢复时间比较

对比两组SEI、呼吸和意识恢复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脑电癫痫波发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SEI、脑电癫痫波发作时间、呼吸和意识恢复时间比较s,s)

表2 两组SEI、脑电癫痫波发作时间、呼吸和意识恢复时间比较s,s)

组别 脑电癫痫波发作时间40.5±72.7 55.1±19.8 4.856 0.014 SEI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17 714.3±13 906.8 23 426.5±13 905.7 0.962 0.386呼吸恢复时间338.7±72.9 359.2±39.8 0.374 0.623意识恢复时间581.8±110.1 617.9±158.3 0.295 0.729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9.538,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MECT是当前临床上针对精神障碍患者最常使用的一种物理治疗方法,对于药物敏感性较差、严重消极、木僵的患者具有较好效果[4]。MECT时患者非常容易因电流刺激而出现一系列生理应激反应,释放内源性儿茶酚胺引起心动过速、血压升高以及脑血管意外等。特别是针对血管弹性降低、心血管功能退化的老年人而言,MECT时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很重要,需要选择合适的麻醉药品[5,6]。

依托咪酯、丙泊酚具有起效快、患者苏醒迅速的特点。依托咪酯通过肝肾代谢,在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循环系统稳定方面具有较好效果,无药物毒性和呼吸限制[7]。丙泊酚通过减少传递兴奋性的递质发挥镇静催眠作用,使用该药物诱导全麻时,患者易因潮气量减少导致血压降低,出现低血压、心动过缓等问题[8]。两种药物因药理作用不同,使用时也存在不同的优劣势。

研究发现,观察组MECT后HR、SBP、DBP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提示丙泊酚在心血管抑制以及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两组SEI、呼吸和意识恢复时间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种药物在促进MECT患者麻醉恢复中效果相当。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脑电癫痫波发作时间更短,进一步说明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对患者的影响较小。同时,观察组较少发生不良反应也说明丙泊酚的安全性更高。

综上所述,使用丙泊酚对MECT患者进行麻醉能够有效抑制患者脑电癫痫波发作,且对心率和血压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1]杨爱军,姜玮,李艳茹,等.中老年精神障碍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血压和心率变化特征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6,29(3):164-167.

[2]李响,郭娜,程楠,等.右美托咪定对丙泊酚麻醉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麻醉恢复质量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6,36(4):430-432.

[3]徐杨,王惠玲,谢琴,等.依托咪酯联合丙泊酚用于老年精神疾病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安全性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5):849-851.

[4]王文政,蒲城城,蒋江灵,等.抗精神病药物合并电抽搐治疗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一项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J].上海精神医学,2015,27(4):206-219.

[5]李伟,周卉,姚苗苗,等.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发生机制[J].精神医学杂志,2016,29(3):238-240.

[6]徐杨,王惠玲,兰燕.齐拉西酮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观察[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35(4):383-385.

[7]夏丰娜,杜伟,杜平均,等.依托咪酯靶控输注复合舒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气管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17,15(3):381-383.

[8]欧益金,徐世元,张庆国.丙泊酚全麻对无抽搐电休克患者中枢神经的保护机制[J].广东医学,2017,38(16):134-136.

R454.1

B

1671-1246(2018)01-0149-02

猜你喜欢

咪酯脑电丙泊酚
依托咪酯在不同程度烧伤患者体内的药代动力学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第五章 脑电地形图的临床中的应用
依托咪酯丙二醇溶剂与脂乳剂和异丙酚临床麻醉效果的比较探讨
瑞芬太尼联合依托咪酯在老年患者胃肠镜麻醉中的应用效果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探讨
对老年患者实施依托咪酯麻醉诱导的效果探析
现代实用脑电地形图学(续) 第五章 脑电地形图在临床中的应用
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应用对兔小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