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USEM模型的护理本科生实习期间就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18-01-02易琦峰齐梦影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1期
关键词:职业规划本科生职业

易琦峰 ,齐梦影 ,吴 函 ,沈 微 ,黄 辉 ,杨 艳 *

(1.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 长沙 410013;2.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3)

基于USEM模型的护理本科生实习期间就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易琦峰1,2,齐梦影2,吴 函2,沈 微2,黄 辉1,杨 艳1*

(1.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湖南 长沙 410013;2.中南大学湘雅护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3)

根据USEM模型中护理本科生就业能力评价指标,就护理本科生就业能力现状进行分析,指出现阶段护理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护理本科生实习期间就业能力培养思路。构建具有护理特色的课程体系,加强临床实践教学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根本上提高护理本科生就业能力。

USEM模型;护理本科生;就业能力

随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高等护理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护理本科生逐年增多,同时人们对卫生服务的需求也在持续增加[1,2]。研究表明[3~5],护理本科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缺乏了解,特别是实习期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就业能力缺乏问题,因此必须重视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能力培养。

1 护理本科生就业能力研究现状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就业能力由英国经济学家Beveridge于1909年首次提出[6],定义为“可雇佣性”,并将其作为毕业生能否顺利毕业的关键指标。英国的Willage&Pollar指出,就业能力是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与获得新的就业所需的能力[7]。在我国,郑晓明于2002年首次提出就业能力的概念,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8]。

国外职业生涯研究起步较早,20世纪美国曾两次专门以政府法案形式对职业规划教育进行改革,日本和新西兰在美、德等国基础上探索高校职业规划教育与社会活动相结合的模式,逐渐形成了职业规划教育模式[9]。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了护士职业生涯研究[10],形成了较多的观点与学术论文,如Potts[11]提醒医疗机构及护理工作者关注职业生涯发展,并为护士提供检测其职业生涯发展需求的方法;Donner等[12]认识到教育者、雇主和专业机构在促成护士职业规划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目前很多发达国家已形成了较成熟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体系,其特色主要体现在辅导的持续性与发展性方面,即从入学一直持续到毕业。

我国职业规划教育始于1905年清华大学举办的职业演讲活动[9],1995年,教育部将就业指导设为选修课程,2008年要求高校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设为必修课程。我国对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不多,2004年毛世芳等[13]对护士职业规划管理进行讨论;2006年王娟等引用萨伯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认为医学院校职业规划教育是不分阶段的普及性教育,他们的调查显示,护理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不容乐观,绝大多数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非常淡薄[14];2011年付薇薇指出,山西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呈中等水平,高等护理院校应重视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15]。南昌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院校专门针对低年级护理本科生开设了阶段性职业规划相关课程,但因为开设时间短,存在内容局限、形式单一等问题[9]。我国关于就业能力的研究起步也较晚[16],2013年台湾学者田秀兰提出楷模学习[17],提示训练有素的临床教师不仅能培养学生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和就业能力,还可以加速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姜小鹰、任王丽、李雨昕、龙霖[18]等对福建、太原、四川等地本科护生的职业规划现状及就业能力进行了调查,指出我国护理本科生存在职业规划缺失及就业能力不强等问题。

目前我国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处于起步阶段,引起了广泛关注,但针对存在的问题,相关研究均以调查为主、干预不足,描述性分析多、对策性研究少,尤其是来自实习医院和就业单位的相关研究欠缺。因此,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阶段,探索和构建一种能提高其职业规划与就业能力的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1.2 护理本科生就业能力评价指标

1.2.1 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Bandura于1977年提出的,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的自信程度[19]。学生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方式有关,研究显示,我国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较国外学生低,男生自我效能感一般较女生高,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自我效能感较未担任过学生干部的学生高[20]。

1.2.2 专业认同感 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是指个体对于护理工作社会价值的看法,专业认同感高的学生能接受护理工作,认可护理的价值,并对护理各方面做出积极评价。研究表明,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较低,且男生专业认同感比女生低,52.0%的学生认为护理工作不能充分发挥其能力,无法使其得到成就感。因此,专业认同感低也是护士离职率高的主要原因[21]。

1.2.3 职业成熟度 职业成熟度是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内容,可以预测个人的职业满意度,职业成熟度高的学生更能意识到自己的潜能,具有更好的社会适应能力[22]。陈玉琴等研究显示,本科生的职业成熟度低于大、中专学生,与学历、年龄不一定呈正相关[23]。

1.3 护理本科生就业能力状况

1.3.1 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较差,专业认同感不强 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个人结合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制订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计划,并采取必要的行动实现职业发展目标的过程[24]。研究表明,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呈中等水平,仅4.9%的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规划,仅7.3%的学生明确了职业定位,大部分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未与实习有效结合,而近一半的学生没有规划[25]。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较差不仅表明学生对护理职业缺乏了解,还反映出学生专业认同感不强。

1.3.2 就业能力缺乏,自我效能感不足 就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信息素养、专业技能、面试技能及自我调适能力的总和。从学生层面来看,学生知识面窄,实习经验不足;从学校层面来看,很多高校将就业能力简单地定义为求职能力,将就业率作为办学标准[26],就业指导部门不了解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护理本科生能力的要求[27]。因此,择业期间学生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认知偏差,就业期望值偏高[28],难以评估自身优势并找准体现自身价值的平台;(2)缺乏获取招聘信息能力;(3)求职时应对能力低,缺乏面试技巧;(4)出现负性情绪,如犹豫不决、被动消极、盲目随意、缺乏责任意识等。

1.3.3 创新意识及科研能力不足,职业成熟度不高 护理本科生习惯于被动的填塞式与机械式学习模式,缺乏主动求知欲望,对护理新知识、新技能、新进展不了解[27]。因此,教师应进行启发式教学,拓展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提升职业成熟度。

2 基于USEM模型的护理本科生就业能力评价体系

2004年,英国的彼得·奈特和曼兹·约克提出USEM就业理论模型。该模型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指出就业能力由4个要素组成:学科知识的理解能力(Understanding)、技能(Skills)、自我效能(Efficacy Beliefs)、元认知能力(Metacognition),详见图 1。姜小鹰等[3]以该模型为基础,构建了护理本科生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主要包括知识理解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知识储备能力)、专业技能(运用护理程序的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临床应变能力)、通用技能(人际交往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计划组织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信息管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个性品质(职业道德品质、自我效能)4个维度13个二级指标[29]。

图1 USEM就业能力模型

3 基于USEM模型的护理本科生实习期间就业能力培养策略

3.1 推行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根本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主要包括自我评估、职业认知、职业定位及计划调整等,应贯穿于本科教育全程尤其是实习期间,而我国大部分院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未能与学生实习进行有效结合[30],使得实习期间学生不能进行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临床实习对学生职业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研究表明,护理本科生在实习期间非常渴望得到职业生涯规划教育[30,31]。

实习期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调试职业生涯发展方向,寻找适合的职业生涯发展途径,如请护理部主任、护士长以及高年资优秀护士开讲座介绍职业前景等,以提高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可度。实习期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包括角色适应、职业规划、就业规划、简历优化、面试技巧培训及模拟面试等内容,从根本上提升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能力,增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明确自我定位和职业目标,并采取合理的行动,实现顺利就业。

3.2 构建提升就业能力的培养体系是关键

护理本科生实习期间缺乏择业观、面试技巧等方面的教育,就业能力不强,难以独自面对社会竞争。而实习单位每年都进行护士招聘,熟悉护理岗位用人要求、招聘流程,因此实习单位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非常必要。

基于USEM模型,医院应从以下4个方面强化护理本科生就业能力训练。

3.2.1 学科理解力 如细化轮科安排与考核方案,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和考试,增加学生知识储备,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定期开展“三基”考试及英语招聘模拟活动。

3.2.2 专业技能 完善轮科培养细则,通过标准化个案讨论、护理查房等提升学生专科护理能力;实习期间实行集中培训考核与科室培训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模式,强化学生技能培训,使其能对患者进行专业评估,独立完成对患者的护理,提高就业竞争力。

3.2.3 通用技能 通用技能包括沟通、健康教育、护理管理、文献检索等能力。

3.2.4 个性品质 加大实习期间就业指导力度,开展心理辅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升心理调适能力,从而高质量就业,实现个人价值。

3.3 就业辅导与模拟演练是抓手

实习期间学生不主动收集招聘信息,只是被动地从学校、家长和同学处获取就业信息。此外,学生普遍期望到大城市就业,不愿到中小城市或县级医院就业;而近年来大城市三甲医院护理人员已近饱和,加之很多高校培养了大批护理硕士生、博士生,使得护理本科生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实习期间学校可开展“团体+个别”辅导活动,建设用人单位信息库并及时向护理本科生公布招聘信息与要求;开展就业指导培训,内容包括政策介绍、技能培训、面试培训、简历制作、心理辅导、分组讨论、分享观点等。同时,可组织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与模拟招聘等活动,引导学生对就业形势、现状、机会、前景进行理性评估,根据自身条件和就业环境做出正确的职业决策,对未成功就业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与心理辅导。

4 小结

护理实习生是即将进入临床的“准护士”,理应具备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能力,然而,现阶段护理本科生存在职业生涯规划能力较低、就业能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应加强实习期间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从根本上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努力将护理本科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

[1]兰芳,林仁琴,林秋红,等.本专科实习护生临床护理能力的调查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6,38(3):137-140.

[2]顾明远.学习和解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7):1-6.

[3]姜小鹰,叶碧容.福建省护理本科生就业能力现状分析与对策[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4(1):5-9.

[4]王艳伟,李永能,刘鲁峰,等.基于PDCA理论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路径提升探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3):66-70.

[5]任王丽,商临萍,赵晓艳.本科实习护生自我职业生涯管理的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3,7(13):497-499.

[6]王东兴.基于USEM模型理论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途径探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0(2):92-94.

[7]白剑宇,吴春.基于USEM模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9):161-163.

[8]郑晓明.“就业能力”论[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3):91-92.

[9]李金瀚,刘淏,张梦.国内外护理专业大学生职业规划现状比较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76-77.

[10]National League for Nursing,Division of Research.Summary report on American nurse career-pattern study:baccalaureate degree nurses ten years after graduation[J].J Adv Nurs,1979,4(6):687-692.

[11]Potts L E.The career plateau-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Part Ⅲ [J].J Post Anesth Nurs,1991,6(1):56-62.

[12]Reid J.Designing a career pathway[J].Br J Theatre Nurs,1999,9(10):441,444-448.

[13]毛世芳,李继平.护士职业规划管理探讨[J].中国护理管理,2004,4(4):40-41.

[14]王娟,朱念琼.护士职业规划[J].护理研究,2007,21(1B):162-163.

[15]付薇薇.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干预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1.

[16]赵颂平,赵莉.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4(21):65-66.

[17]Tien H S.Practice and research in career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J].Career Dev Q,2007,56(2):98-140.

[18]龙霖,谢平,李泉清,等.不同教育层次实习护生就业取向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11,26(3):15-16.

[19]刘凤鹏,林平,李丹.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2):113-114.

[20]李孜孜,甘秀妮.护理本科生自我效能感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研究[J].激光杂志,2011,32(2):82-83.

[21]庞书勤,姚立群,李绵利,等.护理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精神压力与自尊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2):85-89.

[22]Cheng C,Liu Y,Yuxia C.Attributions,future time perspective and career maturity in nursing undergraduates:correlational study design[J].BMC Medical Education,2016,16(1):16-17.

[23]陈玉琴,贺钰,陈靖,等.护理专业学生职业成熟度的调查[J].医学信息,2007(10):1818-1821.

[24]]张再生.职业生涯规划[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25]张静,徐慧兰,张娟,等.山西省某高校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校医,2014,28(2):127-128.

[26]王莉.基于USEM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模型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1(14):31-34.

[27]张晓娜.基于USEM模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30(9):105-106.

[28]李雨昕,杨茜,杨晓玲.SWOT分析法在护理本科生职业规划中的应用与研究[J].当代护士,2016(5):167-168.

[29]叶碧容,姜小鹰.运用Delphi法构建护理本科生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2):51-54.

[30]贾书磊.护理专业体验式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设计与实施[D].郑州:郑州大学,2011.

[31]孙丽红.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0.

G424.4

B

1671-1246(2018)01-0068-03

注: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XJK17CGD052)

(*通讯作者:杨艳)

猜你喜欢

职业规划本科生职业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论社会适应能力视角下的大学生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问题研究
指导大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的策略研究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浅析高校辅导员职业规划发展与途径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