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让读成为习惯

2018-01-02沈德群

安徽教育科研 2018年2期
关键词:朗读课文桂花课文

沈德群

(合肥市新站区兴华苑小学 安徽合肥 230001)

朗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朗读教学,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呢?我认为可采取如创设情境,采用多种朗读形式,培育良好的朗读环境,利用现代教学设备等,逐渐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从而构建高质量的小学语文朗读课。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朗读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抓住这一特点,有效地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诱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音乐或视频,在听觉和视觉的刺激中唤起学生的情感;可以利用声情并茂的范读,营造朗读的氛围;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使学生更深刻地、创造性地理解课文。比如,在教学《九色鹿》时,我利用形象直观的课文动画吸引学生。在声、色、光融为一体的教学情境中,教师突然定格画面,学生就会急切地想知道接下来的故事。这时,我抓住学生此时的心理,再让他们朗读课文,他们就会兴趣盎然,有滋有味地朗读课文。如教学《桂花雨》时,我要求学生闭眼静听老师伴着恬美音乐的范读,去捕捉秋天桂花最美丽的色彩,将桂花的美陶醉于心。学生睁开双眼,说的第一句话是:“桂花雨真美啊!”我便及时地说:“你们愿意去欣赏这么美丽的桂花雨吗?请你们小声地读一读课文,亲自去感受桂花飘香的美吧!”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拿起课本朗读了。

二、用宽容和鼓励,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鼓励是教育的法宝,教师要善于利用它唤醒学生、激励学生、鞭策学生。我们知道,每个学生都是有自尊心的,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一句“你读得真好,老师都被你感动了!”“ 你真是个朗读大王!”可使学生满心欢喜、信心大增。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正面的评价,让学生在评价中树立信心、点燃热情。如教学《暖流》的最后一段,有位同学读到王辉佩服江主席的话时,不仅读出了激动的语气,而且读出了对江主席的敬佩之情。此时我满意地说:“你读得太好了,老师也比不上你!”得到老师的赏识,他自信满满。评价学生朗读时,要因人而评,找出他们在朗读中表现出的长处。对于朗读不流利的孩子,教师可表扬他能读出声,有勇气朗读,是个有胆量的孩子;对于朗读时出现错字、漏字等问题的孩子,教师可表扬他课文朗读得流畅。除了适度的鼓励外,还需提出进一步的要求,要让他们既找到信心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培养朗读的兴趣,逐步提高朗读能力。

“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的水平、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性格也不尽相同,所以,每个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朗读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作为教师,不要强求统一,评价时应充分地尊重他们的个体体验。只要学生是真情流露,教师都应该给予鼓励,让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

三、采用纷繁多样的形式,维持学生的朗读兴趣

阅读教学中,如果朗读的形式过于单调,学生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长此以往,朗读兴趣就会慢慢磨灭。因此,朗读的形式应该纷繁多样,让学生进入文章的情境中,永久地维持朗读的兴趣。教师可采用对读、竞赛读、分角色读、表演读、教师引读、配乐朗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让学生不断地保持新鲜感,激发了学生的朗读欲望。如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时,为使学生感受谈迁遭遇厄运后意志的坚定,教师可先播放刘欢的《从头再来》,通过歌词及音乐,让学生的内心受到震撼。然后,再让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感性地体验谈迁重新撰写史书所需要的勇气,此时,教师再配上音乐让学生朗读,学生就极有可能读出谈迁的坚强,感受他那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达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朗读效果。

不同形式的朗读,只有放在适宜的环节才能发挥出各自的作用。采用什么朗读形式要因文而异。教师必须合理设计,科学地选择朗读的形式,要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安排,让他们各尽所能。当学生读得没有感情或需要激情引趣时,可进行范读,教给学生一定的朗读技巧,引领学生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当课文情绪较浓、对话较多时,可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更深入地体会某个角色的内心情感。采用什么朗读形式还要因人而异,保持学生的朗读兴趣。如果是好动、爱表现的学生,朗读时还可让他们边朗读边表演,或进行朗读比赛;如果是比较内敛的学生,可以请他们配配画外音。比如,在教学《青蛙看海》时,教师可结合课文让爱表现的学生佩戴头饰扮演青蛙和松鼠,引导他们在表演中朗读。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骤然高涨,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朗读的效果就显而易见了。

四、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

教师可运用先进的教学设备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教学《特殊的葬礼》中第三至第五自然段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雄伟壮观的气势和如今无奈地叹息的情形,同时配上合适的乐曲,让学生在创设的视听情境中,对比朗读课文第三、五两个自然段,渲染了读书的氛围,调动了学生阅读的情趣,学生非常投入、忘我地读出课文表达的内涵,读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声音的魅力,激发朗读的欲望。如《狼和小羊》这篇课文所要表达的是小羊的温顺和与狼的凶恶。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活灵活现地把它们的本性表现出来,学生们就会情不自禁地跟着读起来。在家里,学生可以跟着录音朗读课文,训练朗读基本功,并将自己的朗读录下来,既有助于老师了解学生的朗读情况,也大大激发学生朗读的热情。

五、面向全体学生,给其广阔的天空

在纷繁多样的朗读活动中,教师不能只注意到几个好学生,而要顾及每个学生,要抓两头带中间,使每个学生都有读书的愿望和读好书的信心。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之一。众所周知,后进学生往往思维较迟钝,需要更长的时间对语言进行理解和消化,因此,他们应该是教师关心的焦点,教师要给予他们在课堂上展示的机会。教师要耐心地指导这些学生,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自我朗读,读一读不知怎样处理轻重缓急的语句;读一读不知应读出怎样的感情和语气的语句;读一读不够正确的语句……让每个学生尽情地施展自己的才华,使朗读的天空更加绚丽多姿。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他们就会积极投入到朗读中去,去寻觅朗读的奥妙,让朗读成为习惯,逐步提高朗读能力,使朗读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亮点”。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探索、研究,定会让学生愿读、乐读,使这片朗读教学的素质教育园地成为孩子们向往的圣地,成为师生共奏音乐、施展才华的舞台。

猜你喜欢

朗读课文桂花课文
桂花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做桂花糕
背课文的小偷
《青铜葵花》选段
桂花蒸
打桂花
《水滴的旅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及简析
调节课堂气氛策略探讨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