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才的“聚”和“用”

2017-12-29袁方

神州学人 2017年12期
关键词:国际化岗位人才

袁方

人才的“聚”和“用”是人才工作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是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整体。“聚”是“用”的基础,“用”是“聚”的核心与根本。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时,确定了北京作为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北京的核心功能被首次提出,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只有人才资源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人才才能不断涌现,才能为北京未来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我国的人才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改革进程,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与人才工作改革得到不断深化,我国进入了人才大发展时期,中国的人力资本水平和人才队伍规模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到2020年,全国人力资源总量将达到1.8亿人。但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很多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世界第一,但人才总量占人口的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特别是创新型人才、科技领军人才、一流科学家的短缺,导致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人才国际竞争力不强;二是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受人才管理体制和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人才创新创造能力难以充分发挥,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三是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我国人才的培养结构、产业结构、分布结构等严重失衡,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四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这主要体现在人才市场体系不够完善、人才流动渠道不够畅通、人才评价机制不够科学、激励保障机制不够健全;五是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集中体现在国家投入不足、科研投入力度不够、社会力量对人才投入的机制尚未形成。

“引才政策”是“聚”的核心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我国由人才大国向人才强国迈进”。由“大”变“强”,一字之变,体现了我国人才发展目标由“量”到“质”的重大飞跃。面对当下的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工作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并深刻阐述了“聚天下人才而用之”的重要观点和人才理念。

如何“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就涉及“聚”和“用”两个问题。聚,如何吸引人才,实现“为官择人,唯才是与”?用,如何使聚集的人才在特定的岗位中发挥最大的效能,实现人才与岗位的最优组合?

人才的“聚”和“用”是人才工作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相互促进、不可分割。“聚”是“用”的基础,人才作为一种稀缺的资源,需要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广开进贤之路聚集起来;“用”是“聚”的核心与根本,也是实践中检验人才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人才选择最终是为人才使用服务,唯有以用为本,才能让人才在岗位上发挥最大价值,让各类人才尽显其能。

何谓人才?尽管理论界多有不同的阐述和解释,但国家对人才下了明确的定义,在《人才规划纲要》中,关于人才的涵义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业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

如何聚集人才?聚才用才需要“伯乐”,更需要科学的制度与机制。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天下英才,包括国内人才,也包括海外人才。我们必须充分开发利用国际人才资源,积极引进和用好海外人才。而这些国际化人才应具备以下几个要素: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这是基本立足点;广阔的国际视野和全球化的思维方式;通晓国际惯例和规则;具备跨文化沟通合作能力,这是核心能力,主要体现在专业能力、技术能力和合作能力。

国际化人才之“聚”主要体现在国际化人才的引进上。2004年,北京市制定了首都人才发展战略,明确提出要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着力培养国际化人才。2008年,北京市成立专门的海外人才服务机构——北京海外学人中心,旨在吸引专业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海外高层次人才。2009年,北京市实施海外人才引进专项计划——“北京海外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简称“海聚工程”),在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探索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国际化人才之“聚”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市场具有开放性和竞争性,人才作为流动的资源在市场调节作用下实现人才的快速流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人才市场的不断放开,必然会吸引大量国际化人才,市场的优胜劣汰会自动实现人才与岗位的选择,达到“人岗匹配”的目的。我们需要做的是不断放开人才市场准入,打破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国际国内人才在市场上自由流动。人才的流动性是市场发挥作用的基本前提。

国际化人才之“聚”还需要打破传统的滞后观念。据调查,尽管近年来北京市连续出台若干引进国际化人才的相关政策,但仍有不少用人单位抱有“国际化人才背景复杂,担心政治上出問题”的疑虑。观念的滞后导致引才动力的不足,因此,在引进国际化人才方面必须抛弃传统的人才观念,站在发展的角度引进我们需要的国际化人才,形成人才与市场的良性互动。

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建立国际化人才引进的科学机制,逐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和法律、制度保障,使国际化人才引进规范化、程序化、科学化。此外,目前我国的国际化人才引进平台是以中低端人才市场为主,人才市场在发挥引进高端国际化人才方面的作用较小,因此要逐渐完善人才市场体系,特别是高端国际化人才的市场平台建设。

国际化人才的评价甄选方面,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国际化人才评价体系,仍处于逐步探索和实践阶段。判断引进的国际化人才是否具备所需职位的能力要求,我们需要科学的评价体系,引进第三方专业的人才测评机构,对人才能力素质和岗位要求进行系统的要素分析,进而更好地实现人岗匹配,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endprint

“用”的根本是人才價值的最大化

用好人才,说到底就是把特定的人才配置到特定的岗位,发挥其最大的价值。岗位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由不同的人才来开发,所产生的效益是不同的。“功以才成,业由才广”,要使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发展,就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地使用起来。

当下,我国的人才总量规模和素质有了巨大飞跃,但人才的有效开发和充分使用仍然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才的结构性短缺,创新型人才、重点产业重点领域的人才严重不足;二是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三是人才不被用,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这三个方面概括起来是选人机制中人岗不匹配的问题,导致在使用时人才无法发挥最大效能,关键原因是用人体制机制的障碍。

要破解这个难题,就必须创新人才体制机制,在党政人才的任用上,首先要用当其时,使人才各尽其能。《人才规划纲要》强调,“注重复合型人才培养,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观念。”其次要用当适位,做到人岗相适。一项调查研究显示,人才的开发效益在缺乏合理使用和有效激励时,只能发挥20%-30%。而在科学合理的使用和良好的激励下,将发挥到80%-90%。因此,要以事择人,以岗位择人。再者要用尽其才,反对任人唯亲、任人唯利等不正之风。坚持凭实绩用人,从制度上保证让能干事者有机会,发挥最大的效能。

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农村实用人才、高技能人才、社会工作人才和海外人才的任用上,都要健全人才市场机制。目前我国人才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程度较低,人才市场体制机制不够健全,人才中介机构的发展还不能适应市场多元的需求。因此要健全人才市场机制,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需要界定政府和市场之间的职能。人才作为一种资源在市场上流动,通过市场调节把人才配置到最能发挥作用的岗位上。政府作为宏观调控部门,主要是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更好地让人才在市场上流通,要逐渐消除人才流动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人才市场服务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因此,政府和市场作为“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要均衡发展。

人才引进为人才使用服务,发达国家的国际化人才是通过企业需求和市场运营自主解决的,要更好地使用国际化人才,实现人才与岗位的最优配置,就不能从主观愿望或个人想象出发,必须引入有效的竞争性手段,有竞争才能有鉴别和比较,才能求得最优人选,而竞争性市场是检验人才有“用”的最有效手段。在人岗配置问题上,要逐步完善高端国际化人才市场,打破国籍、身份、学历、年龄等人为机制的限制,使竞争因素注入方方面面的用人机体,这样我们的岗位资源会得到最大化的开发效能,也会使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找准自己的岗位,更好地发挥人才价值。

用好国际化人才,还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由人治政府向法治政府转变,由封闭政府向透明政府转变,由管制政府向服务政府转变”,这四个转变放在人才工作上,核心是盘活人才市场活力,减少政府干预行为,逐步打破传统人才机制的束缚,激发人才市场发展的潜能,强化政府的服务功能。当下,我们无法通过市场解决国际化人才的问题,而又迫切需要国际化人才队伍,在这种环境下,政府行为至关重要,政府不能干涉市场和企业,但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改善环境、完善服务、提高政府的公共产品质量和服务效率等手段,为国际化人才的使用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营造“择良木而栖”的市场人才流动机制。

新时代,要继续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将“聚”和“用”结合起来,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不懈奋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上“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作者系北京海外学人中心主任)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际化岗位人才
聚焦港口国际化
人才云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