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和家庭结合的综合模式干预分析

2017-12-29吴荣艳陈柳稚黄厚今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糖化脂蛋白血糖

吴荣艳,陈柳稚,黄厚今

(1.遵义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教研室,贵州 遵义 563099;2.广东药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调查报告

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和家庭结合的综合模式干预分析

吴荣艳1,陈柳稚2,黄厚今1

(1.遵义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毒理学教研室,贵州 遵义 563099;2.广东药科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目的通过对黄埔某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社区和家庭结合的综合模式干预分析,评价该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募得232个2型糖尿病志愿者随机分干预组和对照组采集基线资料,干预组、对照组分别实施综合模式干预、社区慢病管理模式,记录每一志愿者体重、身高、空腹和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尿微量白蛋白情况。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入组后BMI、空腹及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模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防治效果较好,需要社区卫生服务、家庭和患者之间的配合才能取得相对理想的疗效。

2型糖尿病;社区慢病管理模式;综合模式干预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 ) 2015年12月发布的统计数据,在全球范围内,20~79岁成人中约有8.8%的人患有糖尿病[1]。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呈现快速上升的趋势,目前我国成年人群中糖尿病患病率为11.6%,患病人数居全球首位,糖尿病前期患病率50.1%[2]。据2010年的统计,全球糖尿病的开支占所有卫生开支的11.6%[3]。即使在发达的国家,也有约2/3的糖尿病患者得不到有效管理[4]。我国糖尿病干预经历了3种模式[5]:以综合性医院为中心的患者管理模式,发展到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模式,再到现行的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以下简称“现有模式”)。上述模式的主体是医疗机构,忽视了病人在糖尿病干预中的主体作用。对于现有的糖尿病的预防控制方法,最有效的是通过社区健康的促进与行为干预[6-7]。国外有人提出以2型糖尿病患者中心[8-10]的干预模式,突出病人的主体地位,组成以糖尿病专科医生为骨干、糖尿病专科护士、营养师、康复师等共同参与的团队,围绕中心(病人)开展糖尿病防制。

本研究以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社区和家庭结合的综合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为2型糖尿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广州市黄埔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内3个服务站点6个居委,病情稳定的2型糖尿病患者232人,其中116例为干预组,116例为对照组,年龄59.18±10.42岁。

1.2 研究内容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方法,对受试者进行体检,获得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等情况。之后对对照组116个患者进行常规患者教育(即社区慢病管理模式);对干预组116个家庭除了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的同时以病人家庭为中心的健康管理,干预内容包括饮食、运动、心理、血糖监测、用药基本一致(遵医行为)等,并定期随访,干预结束后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代谢指标和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善情况。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采用便携式血糖仪测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采用日立7600-020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 )、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上海华臣)。糖尿病诊断标准:符合1999WHO2型糖尿病的分型及诊断标准[11],排除标准:①有严重听说障碍,不能理解该研究目的、内容者;②严重心脑肾并发症、肿瘤、老年性痴呆患者及精神心理异常患者;③拒签知情同意书,不依从及失访情况者;④1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它特殊类型糖尿病患者;⑤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血糖高渗综合征等);实验采用随机对照设计的流行病学研究。

2 结果

2.1 两组均衡性检验

2.1.1 本课题干预组、对照组各116例, 共计232例。因各种原因干预组失访20例,对照组失访23例,失访率<20%。

2.1.2 两组性别用2×2卡方检验检验均衡性 干预组男性41人,在干预组构成比42.71%,干预组女性55人,构成比为57.29%,两组性别构成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0.167,P>0.05)。两组年龄及病程经检验符合两独立样本t检验使用范围,干预组年龄分布为 (58.92±9.02)岁,对照组 (59.18±10.42)岁(见表1)。

时间组别例数(男/女)年龄(岁)病程(天)BMI空腹血糖(mmol/L)餐后2h血糖(mmol/L)基线干预96(41/55)58.92±9.021977.25±1745.4024.61±3.077.71±2.8511.20±5.43对照93(37/56)59.18±10.422346.48±1736.1524.32±3.637.35±2.4511.10±4.5512个月干预—————————24.22±3.02#6.27±1.29∗△8.52±2.83∗△对照—————————24.33±3.457.42±2.369.73±4.24#(续表)时间组别总胆固醇(mmol/L)甘油三酯(mmol/L)高密度脂蛋白(mmol/L)低密度脂蛋白(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蛋白(mmol/L)基线干预5.69±1.711.89±1.621.71±0.423.14±1.166.92±1.7128.27±37.83对照5.56±1.241.87±1.191.69±0.363.05±0.956.94±1.5133.72±38.5612个月干预5.55±1.001.57±1.121.62±0.30#3.21±0.805.59±1.05∗☆31.82±95.37对照5.59±1.191.66±1.651.62±0.34#3.22±0.96#6.06±1.44∗39.36±61.96

与基线比较*P<0.01,#P<0.05 ;与对照组比较△P<0.01,☆P<0.05。

2.2 2组资料及各项实验室指标比较 干预12个月后,干预组BMI、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高密度脂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较基线降低(P<0.05),对照组餐后2 h血糖、高密度脂蛋白和糖化血红蛋白较基线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降低(P<0.05),且干预组下降较对照组大。干预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尿微量蛋白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BMI、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微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对照组降低(见表1)。

3 讨论

随着我国居民的饮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和高血压等慢性病发病率也随之升高,2型糖尿病是由于内分泌代谢功能障碍导致的一种病程较长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确诊患者需要进行长期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患有2型糖尿病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患者需要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医行为,而2型糖尿病患者因长期服药病情波动较大,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和遵医行为较差,病情难以得到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传统的管理模式往往仅仅建立在社区和患者的基础上,忽略了家庭的重要性,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治疗,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不满足当前2型糖尿病干预的需要,因此需要探寻一种科学的管理模式,改善患者病情和生活质量。

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科学指导,有利于改善患者的BMI水平[12]。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BMI,干预组BMI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这可能是在综合模式干预中,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饮食和运动方案有关,通过加强饮食和运动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体质,从而达到干预效果。

王亚双等研究发现,控制好血糖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和微血管的并发症[13-14],因此控制血糖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目标之一。干预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较基线和对照组降低,说明通过社区和家庭结合的综合模式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明显优于社区慢病管理模式的控制。这一点与邵旭明提出加强家庭干预有效控制血糖的观点相吻合[15]。

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干预组BMI、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尿微蛋白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对照组降低。通过社区与家庭结合综合模式干预,患者对2型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有着全面的深入了解,有助于帮助患者改正不良习惯和遵医行为,更有利于患者病情控制,这表明综合干预模式可有效促进患者为改变,与贡浩凌等[16]在研究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影响提出,医院社区家庭结合的护理干预模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改善患者的病情结果一致。对于两组脂蛋白情况,结果并未显示出显著差异,这可能与糖尿病作为血脂异常可能的继发病变之一,血脂异常是一个常年累积的病变,短时间难以改变有关。这一结果一定程度上支持美国在2015年新一版的膳食指南取消胆固醇限制[5]。

本次研究重点在社区和家庭结合模式干预上,实际是强化家庭这一环节保证“五辆马车”的实施,强化家庭功能保证2型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规律服药,积极锻炼,增加患者的信心,对治疗2型糖尿病有着积极作用。家庭干预可以在客观上增加对患者的监督,能使患者获得更多心理上的支持,让患者能更加全身心配合糖尿病的防治工作,与林慧卿等人的观点一致[10,17]。

综上所述,综合管理模式较传统社区慢病管理模式更有优势,需要社区卫生服务、家庭和患者之间的配合才能取得相对理想的疗效。

[1] 王燕萍.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和血糖的控制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17,46(7):757-760.

[2] Thibault R,Pichard C.The evaluation of body composition:a useful tool for clinical practice[J].Ann Nutr Metab,2012,60(1):6-16.

[3] Alberti K U M M,Eckel R H,Donato K A,et al.Harmonizing the metabolic syndrome;a joint interim state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Diabetes Federation Task Force on Epidemiology and Prevention;National Heart,Lung,and Blood Institute;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Circulation,2009,120(16):1640.

[4] Sam S,HaIIner S,Davidson M H,et al.Relation of abdominal fat depots to systemic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in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 Care,2009,32(5):932.

[5] McNamara D J.The fifty year rehabilitation of the egg [J].Nutrients ,2015,7:8716- 8722.

[6] Yang W,Lu J,Weng J,et al.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N Engl J Med,2010,362(12):1090-1101.

[7] Lin L,Chen G,Zou X,et al.Diabetes,pre-diabetes and associated risks on minnesota code-indicated major electrocardiogram abnormality among Chinese:a crosssectional diabetic study in Fujian province,southeast China[J].Obes Rev,2009,10(4):420-430.

[8] 贾小芳,苏畅,王志宏,等.我国成年居民蛋类食物摄入量与血脂异常关系的研究[J].中国食物与营养杂志,2016,22(6):72-75.

[9] 李娜.综合护理干顶对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血糖血脂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杂志,2015,30(7):678-685.

[10]林慧卿,钟义春,刘艳丽,等.实施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4):168-171.

[1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5,7(3):26-27.

[12]李领侠,王明旭,韩烨,等.医院健康管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代谢指标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9(23):2838-2840.

[13]王亚双,吕肖锋,彭永,等.血糖波动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J].新医学,2015,46(1):7-10.

[14]龙艳,苏珂,彭鹰,等.血糖波动与氧化应激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2):147-150.

[15]邵旭明.社区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对血糖控制效果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5):4666-4667.

[16]贡浩凌,戴莉敏,刘媛,等.医院-社区-家庭护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4):399-403.

[17]龙盛双,赵源娟,李建国.2型糖尿病低血糖诱因分析及干预[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7,30(3):332-333.

[收稿2017-06-23;修回2017-11-12]

(编辑:王福军)

Interventionanalysisofintegratedmodeofcommunityandfamilyinpatientswithtype2Diabetesmellitus

WuRongyan1,ChenLiuzhi1,HuangHoujin2

(1.Department of Toxicology,School of Public Health,Zunyi Medical University,Zunyi Guizhou 563099,China;2.Shool of Public Health,Guangdo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China)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intervention effec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through community and family patterns for.Methods232 type-2 Diabetic voluntee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and baseline data were collected.The interven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mprehensive mode intervention and community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mode respectively.The body weight,height,fasting and postprandial 2h blood glucose,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blood lipid were recorded.Resultsthe BMI ,fasting and postprandial 2h blood glucose,and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in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rom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comprehensive mode intervention is effective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It requires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family and patient cooperation to achieve relatively satisfactory result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community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mode;comprehensive mode intervention

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基金资助项目(NO:黔科教[2009]04) 。

黄厚今,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营养毒理学,E-mail:1026553087@qq.com。

R587.1

E

1000-2715(2017)06-0682-04

猜你喜欢

糖化脂蛋白血糖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脂蛋白(a):携带武器的坏蛋
磷脂酶相关脂蛋白A2在冠心病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时的应用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院外延伸干预模式对糖尿病合并脑卒中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自护行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低密度脂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