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2017-12-26孙玉华

湖南教育·A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显性课间小朋友

孙玉华

绝大部分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期间都担任过班主任。长期担任班主任的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当一名教师如果不兼任班主任,就不可能深刻感受到教师的乐趣和教师职业的崇高与幸福。一些即将退休的老教师说:假如生命允许我重新选择职业的话,我还会当教师,尤其要当班主任。班主任工作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这和班主任在学校中所承担的角色分不开。

一、当好“良师”

班主任首先应该是一个优秀的学科教师,有着深厚渊博的文化知识和灵活得当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时能信手拈来、游刃有余,给学生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让学生真心佩服你。用教学艺术的魅力感染学生,让他们“爱上课堂爱上你”,有了这样的前提,还愁当不好班主任吗?

在日常教学中,我非常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向课堂要质量,尽量让每一堂课的知识重点突出、涵盖面广,上课语言幽默风趣、动作活泼生动。如:我在上单韵母“ü”和“j、q、x、y”相拼时要去掉两点的规则时,我戴着墨镜扮演“ü”,另外请了六个小朋友分别扮演声母“l、n、j、q、x、y”,用戴墨镜、摘墨镜的方法让孩子们轻轻松松记住了这个规则。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回家还对家长说:“我好喜欢孙老师,我好喜欢上语文课!”

二、当好“母亲”

班主任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孩子一入学接触到的第一位教师就是班主任,和学生接触最多的也是班主任。大的方面包括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小的方面诸如学生怎样正确背书包、怎样学扫地、怎样削铅笔、怎样摆放学习用具等,都离不开班主任的指导。

有一次,我发现班上的一位小朋友尿裤子,就细心地观察了几天,发现他是由于课间贪玩,忘记去厕所造成的。于是,我就在全班男同学中间开展了“不让×××尿裤子”的教育活动。每天课间都有同学主动提醒这个小朋友,让他先去厕所,然后再玩。两个星期过去了,这个小朋友改掉了因课间贪玩而忘记去厕所的毛病。

这个事例反映了班主任工作的细致、具体。有时候,我在班上开玩笑地说:“孙老师就是你们的保姆,对不对?”没想到孩子们很认真地说:“不是保姆,是妈妈!”一下子,我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能被学生当作妈妈,是孩子们何等的信任与亲近!妈妈对孩子的爱,不是一味的迁就和放纵。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也是全方位的,有时候细腻温暖,有时候粗犷严厉,有时候又是宽容博大的。

三、当好“朋友”

过去的中国一直强调“师道尊严”,如果将本来对“师道”的尊重,片面理解成了师生之间服从与被服从的等级关系,教师的“尊严“”权威”至上,学生必须绝对服从,其结果往往是教育成为一种压抑学生全面发展和创造精神的活动。班主任的服务对象不是机器,是活生生的有思想的学生。因此,学生和班主任之间应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如果学生把班主任当作知心朋友无话不说,班级各项工作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当然,这是班主任工作的理想境界,需要老师们利用各种活动走进学生心灵,既要对学生注入无限的爱,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像朋友似的真诚指出孩子的缺点,让学生明白批评也是一种爱。平时应放下架子和学生聊聊天,开开玩笑,让学生敢和班主任交心。

我和我的学生们上课是师生,下课是朋友。课间,我们一起下棋、唱歌、踢毽子、做游戏……我们一起“快乐闲聊”,传递正能量,让孩子们快乐自信、积极向上;与他们交心谈心,我总是轻言细语、耐心倾听,做孩子们的知心朋友。有一次,我上课时,练习用“还好”这个词说一句话。我先把自己写的句子读给他们听:“我的尾椎骨摔裂了不能久坐,还好,我可以站着给你们讲课。今天我不小心又摔了一跤,还好,只伤到韧带,要是骨折就麻烦了。”他们听得哈哈大笑,也开始抢着说了:“这次我感冒流鼻涕了,还好,我没有发高烧,还能上学。她不小心把我的文具盒打翻了,还好,文具没有摔坏。”

从这些事情中,我越来越认识到,作为班主任,应该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平,但更应该学会怎样走进学生的心灵,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每一堂课都能吸引学生,教育好自己,做学生的榜样。如果真到了這种境界,那么,小学教师也能成为大学教授。

四、当好“法官”

在学生眼里,老师应是个绝对公平的“法官”,作出的判断、处理事情都要令他们心服口服,也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班级工作的有序运转。所以,即便是最小、最不起眼的事,我都做到耐心、细心地倾听,完全搞清事情的缘由之后再处理决定,从不轻易下结论,更不以学习成绩的优劣,或以往的功劳、过错取人,以避免学生只是表面上的屈服,内心却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所以,当学生之间发生了什么事,他们都会马上想到我这个班主任。这样,就能很轻易地掌握学生的动态,学生肯听也愿意听班主任这个“好法官”的话。所以,学会做个“好法官”,对班主任工作很重要。

五、当好“伯乐”

班主任聚集在一起的时候,总喜欢“吐槽”自己的学生。在一次班主任之间的交流中,有的班主任懊恼自己的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并且特意指出几个男同学的名字,恨铁不成钢;有的则反映一些学生学习成绩十分“稳定”,永远都是倒数;有的则十分气愤地说班上的学生总是跟自己对着干,自己说什么学生都不听……这时,只有一位班主任没有发言,当被问及为何沉默时,这位班主任说道:“因为我班上的学生各个都是好样的。”

其实,每个孩子都是具有双面性的,一方面是课堂表现出来的、显性的,比如不遵守纪律等;另一方面则是潜在的、隐性的,比如不遵守纪律的背后,有可能是不受规则约束,是向往自由和较强的创造力。教师往往只看到学生显性的一面,就对学生下定论,而忽略了在显性的背后,学生可能具有的能力和品质。这就好比是伯乐之于千里马,就是因为他看到了显性背后的隐性品质。班主任对学生担负着教育、管理的责任,因此要具有“伯乐”意识,要善于发现学生“显性”问题背后的隐性品质,并对其加以挖掘与利用,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千里马”。

通过观察,我发现班上有几位特别喜欢追赶打闹的小朋友其实都有优点,他们大胆、有主见。于是我和他们谈心,让他们在班级服务(如领送牛奶箱、打扫卫生)、社团活动(足球队、田径队训练)的过程中把能量释放出来。只要一有进步,我就及时表扬,并告知家长也给予鼓励。现在,他们有的是体育委员,有的是劳动委员,忙得不亦乐乎。

作为班主任,尤其是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对学生的影响也许是一辈子的。这需要我们全面关注学生发展,精心呵护他们稚嫩的心灵,用心扮演好这五个角色,努力做好给天使缝补翅膀的人,为他们将来能在广袤的天地里自由翱翔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常德市武陵区东升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显性课间小朋友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巧抓“隐性”表达 精彩“显性”表达
找茬儿
海边玩一夏
快乐课间
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显性途径探究
课间10分钟
“显性”之异与“隐性”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