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2017-12-26崔宗敏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52期
关键词:实证研究新媒体

崔宗敏

摘要:本文针对新媒体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使用新媒体访问网页与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相关性最高。使用新媒体查找学习资料与学生心理健康相关性仅次于访问网页。根据调查结果,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新媒体;学生心理健康;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2-0235-03

新媒体(New Media)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7年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7.31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3.2%。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最高,为45.8%。调查显示,学生是接触和使用新媒体最早、最直接的群体,新媒体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2,3]。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媒体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相关工作

Sarah M.Coyne等人[4]对1876个青少年进行研究,发现因新媒体造成心理疾病的比例高达12.9%,具体表现为上瘾、焦虑、烦躁等不良特征。Chandler McClellan[5]对新媒体可能导致精神疾病的风险进行了评估,并提出了预防措施。Jennifer Apolinário-Hagen等人[6]发现新媒体可能会导致认知偏差和降低自尊等负面心理影响。

刘爽[7]认为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心理认知、情感和行为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改革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建立心理健康多樣化评价机制。王庆[8]分析了新媒体对理工科高校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措施。陈欢等[9]认为需要将生命教育推向生活并且高校性教育要实现全面更新。张雪峰[10]认为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心理发展氛围和创新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

二、研究假设

新媒体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心理健康程度越高,对学生而言体现在投入到提升自身能力的时间越多。例如,花更多的时间在学习或者社会锻炼上。反之,心理健康程度越低,投入到娱乐、消遣上的时间越多,例如花更多的时间在游戏、聊天、八卦、逛街上面。

如果一个新媒体提高了学生自我进修的时间,则该新媒体就是积极的,如果一个新媒体提高了学生娱乐的时间,这个新媒体就是消极的,如果一个新媒体对学生的生活没有影响,则该新媒体是中性的。值得注意的是,以上三种媒体的性质对不同的人来说是不一定相同的。例如一个学生失恋了,极度苦闷的时候,适当消遣一下,反而能够减少他继续浪费的时间。因此,框架研究的是一种稳态的趋势,需要通过统计学原理去除突变的数据。

学生的自我进修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平均每天自修时间多,自身能力提升得快,自信心处于稳步提升中,对于自身的心理健康是有益的。自修时间少,能力提升缓慢,甚至出现停滞、倒退,可能会出现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倾向,对于自身的心理健康是有害的。

具体到本文研究的问题上,学生对新媒体有一定的期望,然而,不同的学生对新媒体感兴趣的内容不一定相同,一部分学生喜欢的内容是积极的,而另一部分则是消极的,还有一部分学生既喜欢积极的又喜欢消极的。目前高校教育在新媒体的引导方面几乎处于空白,只能任由学生自我选择。这就使得高校错失了一个绝好的能够潜移默化改变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有效方式。

新媒体的积极引导与学生的自修时间成正相关关系。学生的自修时间又与学生成功的概率成正相关关系。学生的成功率对院校的口碑效应和声誉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通过设计合理的调查问卷和合适的大数据搜索引擎,可以掌握学生受不同新媒体在自修时间方面的影响程度,对于积极的新媒体,可以继续保持甚至大力宣传;对于消极的新媒体可以加以限制或者积极引导。切实提高新媒体的积极作用,降低其消极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三、研究框架

本文是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新媒体传播理论的基础上,用大数据分析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这两种多元数据分析工具进行研究。前者是高校教育的核心理论之一,后者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本文重在引用;对新媒体传播理论,本文重在分析和总结。

对高校教育产出之一是提高学生自修能力、自修能力受新媒体影响的认识是本文得以实施的关键。在对学生心理健康受新媒体影响的测评基础上,结合结构方程模型和大数据分析模型构建新媒体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模型,并进一步对模型的假设、变量及评价标准进行分析,模型参数估计方法的研究,建模方法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建模目的、数据特征及模型的理论基础等因素。最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和大数据分析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本文研究框架如图1表示: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相对应的软件LISREL 8.8和大数据相对应的软件MapReduce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检验构建的模型的拟合程度,如有必要,还要对模型进行适当的修改,再用数据对修改后的模型进行拟合,直至拟合程度达到标准为止。

四、研究结论

对我校356个学生进行了初步的问卷调查,有效问卷338份。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使用新媒体主要用于QQ和微信聊天,占总比例的42.71%。但是,QQ和微信与学生自修时间之间的相关度并不明显。反而,使用新媒体访问网页与学生自修时间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度。

这是由于聊天并不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明显的稳态的影响。例如,班级群里聊吃的、喝的、学习等是无法让学生有什么震撼感的。而网页上有些信息却会对学生带来震撼的感觉。例如,2017年3月31日各大网站争相报道“12岁女孩靠捡垃圾度日,吃垃圾桶剩菜”,并配了图形。看到这条新闻后,97.26%的同学非常气愤,82.35%的同学表示要好好学习,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的后代不会去受这个苦。这条新闻就让大多数学生产生积极进取的心态,在一段时间内提高了自修时间,从而对心理健康产生了正向影响。还有一些信息,例如“男孩患‘不死癌症,自强不息,成清华学霸”等等,这类信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有益的。

与之相对的,有些新媒体信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没有影响,或者是有负面影响的。例如,“女主播一夜收到百万打赏”。看了这条新闻后,87.89%的同学觉得既然长得漂亮就可以很容易地赚钱,还学习什么,还不如去整容。遇到这种情况,笔者只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辅导,尽量去除这类信息的负面影响。

其他变量中,使用新媒体查找学习资料的同学占20.03%,与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度仅次于访问网页。其他变量与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度并不明显。

五、结语

本文对新媒体对学生心理健康影响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使用新媒体访问网页与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相关性最高。并且学生访问不同的网页,受到的心理健康影响是不同的,因此建议高校可以对网页进行分类,然后通过校园Wi-Fi的控制,禁止掉一些会給学生心理健康带来明显负面影响的网址,同时,可以在学校主页上大力推荐一些会给学生心理健康带来明显正面影响的网址。与此同时,不能忽视对学生有明显负面影响的新媒体,针对这类新媒体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尽量去除该类新媒体的负面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01-22].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

[2]吕冰冰.新媒体视阈下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分析[J].文学教育,2017,(5):104-105.

[3]李鑫.新媒体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探讨[J].读书文摘,2017,(11):147.

[4]Sarah M.Coyne,Brandon T.McDaniel,Laura A.Stockdale."Do you dare to compare?" Associations between maternal social comparisons on social networking sites and parenting,mental health,and romantic relationship outcome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17(70):335-340.

[5]Chandler McClellan,Mir M Ali,Ryan Mutter,Larry Kroutil,Justin Landwehr.Using social media to monitor mental health discussions?evidence from Twitter[J].J Am Med Inform Assoc,2017,24(3):496-502.

[6]Jennifer Apolinário-Hagen,Jessica Kemper,Carolina Stürmer.Public Acceptability of E-Mental Health Treatment Services for Psychological Problems:A Scoping Review[J].JMIR Ment Health,2017,4(2):10.

[7]刘爽.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J].读书文摘,2017,(8):257.

[8]王庆.新媒体视域下理工科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7,38(10):159-160.

[9]陈欢,王小月.新媒体视角下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17,(7):66-67.

[10]张雪峰.新媒体环境下加强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才智,2017,(6):174.

猜你喜欢

实证研究新媒体
玉雕专业学生专业认同的实证研究
温州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及能力分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