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艺术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2017-12-26张晓慧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52期
关键词:学科建设双一流建设

张晓慧

摘要:“艺术学”是我国一个崭新的学科门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基于学科环境的变化、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双一流”建设的需要,艺术院校需要对艺术学学科进行不断地思考。艺术院校应从加强通识教育、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科交叉、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艺术学的发展等方面来思考艺术学的学科建设。

关键词:艺术学;学科建设;“双一流”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52-0233-02

2011年,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根据我国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情况对学科目录进行了调整,在最新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艺术学”由原来隶属于“文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成为我国第13个学科门类,而原有一级学科“艺术学”之下的二级学科,整合为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5个一级学科。学科建设是学校的一项基础性和全局性工作,专业类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和学位授予基本是以“艺术学”门类为主,正确认识艺术学学科的内涵、处理好艺术学门类内各一级学科的关系,是专业类艺术院校在办学过程中首先要遇到并且要时常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正确认识艺术学学科的必要性

“艺术学”是我国一个崭新的学科门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必须对于艺术学学科进行深入与科学的思考。

一是当前的学科环境和学科政策变化要求艺术院校不断研究艺术学学科发展。艺术学学科很年轻,对它的内涵和人才培养规律的探索是一个正在进行的命题。一方面,2010年,经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之后,新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发布,原有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按照新目录进行对应调整。“艺术学”从“文学”中独立出来,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包括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五个一级学科。艺术学“升门”后,单科艺术类院校经历了新一轮的调整,走向新的阶段。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例,在随后的学位授权点对应调整工作中,北京电影学院拥有了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和美术学三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点,使学校拥有的一级学位点数量得到了空前的提升。学科目录的调整,显示了国家对艺术学科的重视,提高了艺术学科的理论自信,艺术高校在博士、硕士点数量获得重大突破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建设好本学校的艺术学科的问题。另一方面,自2009年以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和《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实施细则》,明确提出了二级学科由学位授予单位自主设置,改变了长期以来由国家审批的模式。在国家放开二级学科设置的条件下,各学校有了结合自己学校特色设置二级学科的自主权,这极大地调动了各高校凝练学科方向进行学科建设的积极性。仍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例,学校经过论证后,在2013年在“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了电影制作学、表演学、影视管理学三个二级学科和动画学一个交叉学科,之后学校一直在探索将传统特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新的二级学科发展的路径。由于国家的学科环境和学科政策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专业类艺术院校对于艺术学科的认识和建设也必须不断地更新和深入。

二是我国当前艺术产业的快速发展要求艺术院校不断研究艺术学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核心任务,学科建设落脚到人才培养就是学位点的建设。当前我国艺术产业的发展进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对艺术人才的需求也更加紧迫。以电影为例,自2002年中国电影业启动产业化改革以来,中国电影发展迅速。从2010年底全年票房突破100亿大关起,中国电影市场一路狂奔,2016年全年电影总票房约457.12亿元,同比增长3.73%,确实有较大的下降,但放在全球范围来看,增速依然比较快。与此同时,城镇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人民群众产生了强烈的观影需求。在中国电影迅猛的发展势头下,涌现出更多的理论问题需要厘清,同时也需要新的创作力量的补充,这无疑对电影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艺术院校必须加强使命意识,为国家艺术产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层次人才。

三是国家的“双一流”建设要求艺术院校不断研究艺术学学科发展。2015年10月,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的总体目标。2016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座谈会上”对“双一流”建设做出重要指示,鼓励高校办出特色、分类发展。国内艺术院校经过在国家政策支持下不断传承创新,在各自的领域培养了数量众多且享誉国内外的高层次艺术人才,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已经达到了亚洲领先、世界知名的办学水准。其创造的大量艺术精品为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国际文化交流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与综合类院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国内艺术类院校在世界同类院校中更容易达到一流的水准。

二、对艺术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艺术学学科的任务是对艺术活动和各艺术门类进行研究,进而探讨艺术发展规律和具体艺术形式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了解艺术学学科的特殊性,是我们进行艺术学学科建设的基础。

1.艺术学学科具有很强的文化特性,应注意加强通识教育和对学生文化品格的培养。艺术是文化的自我意识,是文化的直接写照。各门类艺术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语言体系,以影视艺术为例,影视艺术由镜头组结而成的,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特有的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段。在人才培养過程中,重视对影视基本语言的了解和学习是基础,但同时影视艺术必须遵循艺术发展的基本规律。

2.艺术学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并不完全等同于技法学习,强调通识教育也不等同于忽视艺术学科的实践性。专业创作与实践是一切艺术理论的源头活水,没有创作与实践的发展,艺术理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专业创作与实践是我国艺术学科能够冲击“世界一流学科”十分重要的方面。同时,艺术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艺术人才必须具有很强的创作能力才能完成艺术创造活动,艺术人才培养质量很重要的标准是要看所培养的人才是否具有很强的专业素养与进行艺术创作实践的能力。

3.艺术学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应重视学科交叉,探索艺术学科新的增长点。“学科本身就包含着对知识的一种分类”,是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按知识体系自身的逻辑,对已形成相对稳定的研究领域所进行的一种相对固定的、科学的划分和界定。近代以来,科学快速发展,当知识的总量大大超过了个人智力和寿命的极限,我们不得不把知识分割成一个个狭窄的模块对学生进行教学。学科的划分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人们学习的方便,学科本身并无界限,学科划分要力图做到“分类”但不“分割”。对于艺术学科和影视艺术而言更是如此,我们不应人为设限。影视艺术具有综合性特征,这体现在它是艺术与科技、多种艺术元素、时间与空间的综合等各方面。因此,影视教育应注意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只有这样,影视教育体系建设才能充满活力。

4.应重视社会需求,以发展的眼光看待艺术学学科的发展。学科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性,学科内部知识的演进及其矛盾是推动学科发展的基本力量,而社会需求则是必要的外部条件。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新的艺术事物的爆炸式更迭,新的社会需求也不断涌现,从而使知识结构被不断重新条理化,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在自然科学中,除了一些最基础的学科外,几乎所有的学科都会经历一个形成—发展—消亡的过程。这里用“消亡”而不用“死亡”是因为其“消亡”的学科将以另一种形式得以重生、嬗变。

近几年,在国家“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各艺术院校都加强了学科建设的顶层设计,不断地探索传统优势学科与艺术门类内其他一级学科协调发展的新路径。

注释:

(1)刘汉文,《2016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分析报告》,《当代电影》,2017年第3期,第18-24页。

猜你喜欢

学科建设双一流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