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行业杠杆率现状与原因分析

2017-12-26陈祖仝饶海琴

中国林业经济 2017年6期
关键词:负债银行业杠杆

陈祖仝,饶海琴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银行业杠杆率现状与原因分析

陈祖仝,饶海琴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上海 200093)

利用银行年报数据,统计分析我国银行资产及杠杆率状况,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改变银行资产的增长速度可以达到控制杠杆率变化方向的目的,而且银行的主动负债行为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加大杠杆。为了金融系统的稳定性,银行需要合理地控制杠杆率,全力配合供给侧改革的实施,在满足一定流动性的前提下追求盈利性,保障资金安全,监管机构也需要积极地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去杠杆。

银行杠杆;资产扩张;主动负债;监管;金融稳定

2008年次贷危机爆发前,大型银行仍然满足《巴塞尔协议Ⅱ》规定的资本充足率达8%的要求,但杠杆率水平却很低,资本充足率与杠杆率出现较大偏离,此时资本充足率已经无法准确地衡量金融风险,危机中银行的资本金出现了严重不足情形,并放大了危机的影响。于是巴塞尔委员会经过反思和不断修改完善,制定了《巴塞尔协议Ⅲ》,有效地提高了资本监管。根据《巴塞尔协议Ⅲ》的标准,杠杆率为银行业总资产与其权益资本的比值,即R=A/(A-L),R代表杠杆率,A代表银行总资产,L代表银行负债,杠杆率的计算不考虑资产的差异性,即采取相同的风险加权比重,相当于简化了的资本充足率。

引入杠杆率监管指标,控制银行表内外业务风险,商业银行必须提高资本金比率,以增强其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引入杠杆率可以作为风险资本比率的指标,缓解了去杠杆化带来的不确定风险和对实体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根据《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杠杆率要求为不得低于4%,这一标准比新版巴塞尔协议高一个点,而目前中国银行业杠杆率普遍都在5%以上,短期内该指标对银行不会有太大影响,而一些刚好达标银行金融机构则需要加强完善。

杠杆率在国际银行监管框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金融离不开杠杆,当然也缺不了风险的存在,银行天然是以杠杆为经营的行业,因此杠杆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银行的盈利空间,杠杆倍数越大,银行盈利空间越大,风险也随之增高。高杠杆,表示少量的资产收益可以获得成倍资本回报,但同时也意味着少量的资产损失就可能吞噬银行的全部资本。因此在经济新常态下,合理地降低杠杆倍数有助于防止经济下行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合理推动经济发展。杠杆率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经济繁荣阶段,资产价格不断上升,银行便会主动负债,扩大资产规模,但是银行权益资本相对保持稳定,因此银行的杠杆会提高,进一步推动信贷扩张和资产价格的上涨;相反,在经济衰退期,银行的杠杆程度会自然地下降,以降低风险。于是银行需要在满足金融监管的前提下,探求更加合理高效的业务模式。

1 我国银行业杠杆率现状

1.1 杠杆指标与数据来源

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实施已有5年,中国银监会规定管理达标值为4%,高于《巴塞尔协议Ⅲ》规定的3%的要求。因此,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杠杆率变化机制,能更好地分析杠杆率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监管的影响。本文使用银行总资产与权益资本的比率作为衡量银行杠杆倍数指标,杠杆率与杠杆倍数为倒数关系。具体数据来源方面,银监会公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的总资产与总负债。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总的指标,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等。

1.2 我国银行业杠杆率纵向变化情形

从图1变化趋势看,银行业金融机构杠杆率在2008年前增长较快,2008年后存在短暂下降,然后继续上升但幅度较缓与2008年前的增幅,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业基本呈现这种变化趋势。从表1可以看出2003—2008年,银行业金融机构杠杆率从3.85%升至6.07%,增幅为57.66%,国有商业银行杠杆率从4.07%升至6.15%,增幅为51.11%,股份制商业银行杠杆率从3.43%升至5.05%,增幅为47.23%,城市商业银行杠杆率从3.41%升至6.46%,增幅为89.44%,2008年至2017年6月,银行业金融机构杠杆率从6.07%升至7.67%,增幅为26.36%,国有商业银行杠杆率从6.15%升至7.89%,增幅为28.29%,股份制商业银行杠杆率从5.05%升至6.56%,增幅为29.90%,城市商业银行杠杆率从6.46%升至6.55%,增幅为1.39%,从数据可以看出整体增速小于前期。

?

从发展现状看,国有商业银行杠杆率较高,城市商业银行与股份制商业银行基本持平,但前期股份制商业银行较低,截至2017年6月,国有商业银行杠杆率为7.89%,城市商业银行杠杆率为6.55%,股份制商业银行杠杆率为6.56%。

1.3 我国商业银行杠杆率现状特征

近几年来,我国银行业杠杆率水平都呈现出上升趋势。截至2017年6月,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杠杆率为7.67%,比2016年末上升了0.01个百分点杠杆倍数为13.04倍。其中,国有商业银行杠杆率为7.89%,比上年末下降了0.19个百分点,杠杆率倍数为12.67倍;股份制商业银行杠杆率为6.56%,比上年末0.33个百分点,杠杆倍数为15.24倍;城市商业银行的杠杆率为6.55%,比上年末0.06个百分点,杠杆倍数为15.27倍。国有商业银行的杠杆率相较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等高,这与国有商业银行的本身资本量较大有关。为了更好地应对金融监管,各银行需要不断地扩充自身的资本金。

2 杠杆率影响因素分析

2.1 银行总资产及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对杠杆率的影响

由于监管体系不够完善,银行业资产开始了迅速的扩张,2003—2016年平均增速达17.77%,最高时2009年突破27.7%,而这一时期中国GDP最高增速2007年达14.2%,低于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平均增速。从图2可以看出近几年国内经济增速放缓,而银行业金融机构增速不降反增,表明银行承担过高风险,且银行主要依靠客户的存款来进行负债投资,随着负债的不断扩大,财务风险会不断扩大。其中,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增长速度相对较低,而城市商业银行等增速较高,最高是达到35.5%。

由于监管较松,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融资规模在2009年以后超过了传统银行融资,影子金融规模约达到了中国GDP的80%,中国的投资银行、货币基金通过吸收投资资金、商业票据、回购等主动负债融资。近几年,相比于经济增速的放缓,银行的资产增速不降反增,杠杆率也处在高位,主动负债加剧,银行业杠杆变化率与银行的资产增速以及GDP增速之间可能会存在着某种关系。

实证分析:

①变量的选取。本文选取银行的各年度杠杆率和总资产数据,数据来源于各银行年报及国家统计局,整理得出银行杠杆率增速与银行资产增速及GDP增速等数据。

②实证模型。基于以上变量建立一般线性回归模型ΔR=K1*ΔA+C1以及ΔR=K2*ΔG+C2。

③实证结果分析。将数据导入R中,得到以下数据。

其中r表示银行杠杆率的变化量与银行资产的增速之间的关系系数。

可以看出,p值足够小,杠杆率变化与资产增速具有显著性关系,R-squared为0.3935表示杠杆率变化的39.35%可以由银行总资产的增速来解释,r为-0.35表示银行总资产增速增加一个百分点,银行杠杆率降低0.35个百分点。因而可以通过改变银行资产的扩张速度来调整杠杆率,使其控制在合理安全的范围内。

其中x表示GDP增速与银行杠杆率之间的关系系数,由于x的标准误差较大,GDP增长率与银行杠杆率变化之间不够显著,由于采取的是GDP的年度数据,不能够准确及时得反映两者的关系。

2.2 银行同业业务对银行杠杆的推动

银行同业业务是指以金融同业客户为服务与合作对象,以同业资金融通为核心的各项业务,是商业银行新兴发展的一项业务。具体包括:同业存放、债券投资、同业拆借、票据转贴现和再贴现等业务。早期企业对信托公司设立信托计划,然后银行通过理财资金购买信托计划,信托公司再向企业发放信托贷款,后又出现过桥贷款形式等。由于银行同业业务具有期限错配套利,监管套利,跨市场套利,信用风险溢价等风险特征,低成本低消耗,使得银行同业信用风险业务增加,风险资产扩张,银行杠杆扩大。由于缺少量的限制,银行可以通过加大同业存单、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从而实现可观的套利。其中同业存单的发行绕开监管,快速增加,是中小银行的加杠杆的重要方式。同业存单发行规模在近几年得到迅速扩张,由2014年的不到1万亿元,发展到2016年的近13万亿元,2017年中已达近10万亿。同业存单成了部分银行的新增资金的主要来源,其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银行的杠杆。

3 结论与相关建议

3.1 结论

①我国银行业杠杆率近十年来呈现持续上升态势,2008年后增幅放缓,大型国有商业银行的杠杆率高于股商行和城商行,但基本都达到了我国商业银行对杠杆率的要求。

②银行杠杆率的变化与银行对利益的追求离不开,银行的业务本身就离不开杠杆,通过存贷款业务,实现利差收入,在宽松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放松的情况下,银行往往会提高风险偏好,主动加杠杆,将资金配置到高风险高收益的领域,且往往导致资产价格的不断上升,价格上涨还好,若发生下跌,将面临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都同时增加双重危机。

③由于金融脱媒的趋势显现以及中长期融资对银行贷款过度依赖等原因,存贷款期限错配使银行需要合理地平衡收益与风险,不可以过高的流动性风险去换取高额收益,一旦发生资金流断裂,流动性缺失,银行便会发生经营危机。

3.2 相关建议

①银行需要严格遵循监管部门的标准,防止风险达到难以控制的水平,避免发生银行破产倒闭的悲剧。若能确保银行资金的高流动性,消除流动性隐患,增加银行的杠杆也是支持的,但是可能性微乎其微,因而需要合理降低资产的扩张速度,减少主动负债,增加银行的自有资本,降低银行的不良资产,保证银行经营的安全。防止无效率地增加杠杆,使泡沫扩大,金融风险上升。因而新巴塞尔协议将杠杆率的引入,作为资本充足率的补充,能够起到有效约束银行的资本无序扩张的目的,保障金融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②可以通过收窄利差,增加银行的负债成本。缩小资产与负债的利差,积极引导银行去杠杆。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缓银行信用扩张。通过对风险准备金制度的规定增加交易成本,规范杠杆,例如银行理财规定理财产品的总资产不能超过净资产的比例要求等。

③积极稳妥地推进去杠杆,是侧结构性改革基本要求,银行需要不断落实。但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企业,需要面临着盈利的考核,在存贷利差缩小的情况下,银行为了获取更高的利润报酬,可能会钻政策漏洞,绕开金融机构的监管,经营一些高风险高利润项目,来增加收益。所以应该适当合理降低银行利润考核的目标,使银行能够在更好的安全性、流动性范围内追求盈利性,保障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1]吴国平.中国商业银行杠杆率的顺周期性分析[J].金融论坛,2015(6):29-36.

[2]冯乾,侯合心.资本约束、杠杆率新规与监管效果:来自中国上市银行的证据[J].当代经济科学,2015(7):39-48.

[3]杨晓婷,李亚黛.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研究[J].时代金融.2016(12):111-112.

[4]王剑.银行同业业务去杠杆[J].中国金融,2017(6):51-53.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Causes of Banking Leverage

CHEN Zu-tong,RAOHai-qin
(Colleg of Management,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200093,China)

This article mainly use the bank's annual data to analyze the situation of bank assets and leverage in China,through regression analysis,changing the growth rate of bank assets can control the direction of change in leverage,and active debt behavior of banks can increase the leverage to some extent.In order to stabilize the financial system,banks need to control the leveragereasonably,fully cooperate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of the supply side,the pursuit of profit while satisfying a certain fluidity,to ensure the safety of funds,regulators also need to guide the banks and othe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leverageactively.

bank leverage;asset expansion;active liability;supervise;financial stability

F830

A

1673-5919(2017)06-0021-04

10.13691/j.cnki.cn23-1539/f.2017.06.005

2017-09-28

陈祖仝(1994-),男,安徽芜湖人,硕士研究生。

饶海琴(1958-),女,上海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税制改革、税收研究。

路 实]

猜你喜欢

负债银行业杠杆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河北省银行业协会
问评作杠杆 督改常态化
银行业对外开放再定位
你的负债重吗?
136家房企负债直逼5万亿万科、绿地和保利负债均超3000亿
判断杠杆哪端下沉的方法和技巧
完美的咬合——变形杠杆之齿轮
Does a Junk Food Diet Make You Lazy?
世界名著诞生趣闻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