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体自觉

2017-12-26宁乐锋朱纹正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理论课培育价值观

宁乐锋,朱纹正

(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昆明650221)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主体自觉

宁乐锋,朱纹正

(云南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昆明650221)

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体自觉是影响培育实施性的一个关键性因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主体自觉在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实质的理论自觉、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基础及教育对象的现实实际的实践自觉、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路径自觉等三个方面。唯有实现了三者较为完美的契合,方能真正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效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自觉;实践自觉;路径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真正发挥好主体作用,就应实现对培育内容、培育基础、培育路径等的主体自觉,唯有如此,方能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才能切实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实效性。

一、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的理论自觉

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都不可能凭空进行,而是要以特定社会已有文化提供的思想资源为基础。“人们的价值选择都是在自身社会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因此价值选择的合理性绝不是绝对主义的或普遍主义的合理性,而是相对于某一价值标准或价值体系的大体的合理性或历史性的合理性。”[1]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就是用传统生产传统,是已有文化内蕴的价值理念的更新和嬗变,是已有价值观在与时代特点、现实国情相结合的自我转化与发展的过程。

中国近现代思想史无可辩驳地证明,中华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西方文化构成了中国近现代社会整个思想领域的基本架构,这个架构影响着整个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这三种文化进行着多领域、多主题的对话、碰撞和争论,在其间,作为文化核心要素的价值观的对撞最为深层和激烈,它们之间的对撞激发与推动着人们对已有价值观的反思,为凝集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可批判性继承与创新性发展的思想资源。当然,三种文化资源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并不等同,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立场和方法论依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思想源泉,西方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借鉴。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培育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自觉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视野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内涵及实质的阐明,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视野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揭示,在与西方核心价值观的比较视野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优越性的廓清。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

在存在阶级差别的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总是在经济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这其中,最为根本的凝集和体现是其核心价值观。没有永恒的普世价值,只存在历史性的体现阶级性的价值。恩格斯指出:“平等的观念,无论以资产阶级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无产阶级的形式的出现,本身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这一观念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历史条件,而这种历史条件本身又以长期的以往的历史为前提。所以,这样的平等观念说它是什么都行,就不能说是永恒的真理。”[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最为根本性的前提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坚持,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对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遵循,又离不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实特殊性的实践遵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国家政治理想、社会价值导向、公民行为准则的统一。作为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明确了国家建设的道路与目标;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明确了社会发展的路径、目的与理念;作为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明确了公民基本素养与理想追求。鉴于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深入研究、准确理解、完整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涵、精神实质及其内在逻辑,正确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诸范畴与其他价值观及其相应范畴之间的本质区别。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源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次的精神追求,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主要思想源泉,但是对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是简单的承继,而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有扬弃的批判性继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3]传统之为传统在于其是在历史中某个阶段的产物,优秀之为优秀在于其当前依然能够对中华民族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弘扬、复兴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与当代先进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只有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贯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浓厚的时代气息才能得以彰显。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正确认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正确诠释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应当传承的思想资源。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西方文化为重要借鉴

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批判性地吸收和借鉴了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优越性的澄明,离不开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对于人类文明的发展的历史作用的清晰认知,也离不开对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阶级立场和历史局限性的正确判断,尤其是清醒地揭示将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宣称为“普世价值”的主张的精神实质、现实根基与价值旨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优越性应在比较中得以阐明。

不容否认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突破了西方价值观狭隘的抽象形式的束缚,给民主、自由、平等、法治、公正等价值观赋予了社会主义崭新的内涵,这种内涵已经超越了资本主义历史局限性,是面向社会主义和人类未来发展方向的。”[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时代潮流,代表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具有引领发展、凝聚人心、影响世界的软实力,有助于凝聚力量,推进发展,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此而言,关键问题在于,任课教师必须对相关重要问题做出正确的理论解析和回答。

二、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基础的实践自觉

一种价值观能否成为社会共识,被确立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受制约于该价值观是否植根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否符合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心理,是否实现了对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殊性的高度凝练,是否反映了本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否顺应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和趋向,概言之,即是否具备实质的正当性和历史的合理性。“一个时代的文化和价值观,必须回答和关注这个时代的问题,完成这个时代的任务,否则就不是这个时代的文化和价值观。如果我们把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传统价值观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就不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文化和价值观,而是古代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如果我们把西方文化和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原封不动地搬过来,那也不是我们今天所需要的文化和价值观,而是西方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实践中生成,又在实践中加以培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实质的理论自觉,亦需要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与培育基础的实践自觉。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实践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会在既有文化资源的母腹中自发生成,而是需要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现实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和动力来加以培育。作为思想观念的生产者、创造者,人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其思想观念的现实性创造受制约于其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及现实生活过程。不是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而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归根结底取决于客观社会存在所提供的条件和提出的要求,而不是由任何人的主观意志所决定。经过历史的积淀所形成并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的确仍然对人们的行为和思想产生着影响,但经验性存在的事实已经使其规范合理性和价值合理性面临挑战,因而须对其进行批判性反思和扬弃。

作为对时代课题的回应和解决,作为一种理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进程,是结合时代特点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经验加以抽象化概括的科学总结,而非对已有文化资源的简单承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与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的实践基础与根源所在,根本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诸范畴及其逻辑关联根基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实质的理论解读需要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关照相结合,也就是实现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关照最为重要的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特色”的实践与“实践”的特色的准确把握,要在清晰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过程,剖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历史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借鉴了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这些文明成果既包括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的经验总结,也包括其他社会形态寻求发展的经验总结,这就要求既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现状有着比较清晰的认知,又要对其他社会形态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有着比较正确的判断,也要对当今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格局、特点与变迁的趋势有着准确的把握,特别是要对它们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有着清醒的理解,因为“当前中国价值体系的多样化发展既是世界复杂价值格局在中国的延伸和微缩,也是中国社会未来的价值复杂性的传承与继续,还包含着中国快速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中不断产生并多重表现出来的独特性价值新问题”[6]。这些认知有助于认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又有助于找寻到相应难题的理性回答。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的进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理论具体化和理论大众化的进程,就是实现理论被群众所掌握并加以指导自己实践的进程,就是其成长为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共识的进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身在理论上的实质正当性和在历史上价值合理性为其成长为价值共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奠定了基础性条件,而这一认同的真正达成还需要具体关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践的具体境遇。

在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各种价值观念多彩纷呈的现时代,一个人一方面面临着多样化的可资比较与加以批判的选择,另一方面不可避免地因多元思想文化的冲击而产生价值观的选择困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不可避免地受此影响而面临挑战,同时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出了更为紧迫的现实要求。因为核心价值观是社会共同体得以构成、存在与发展的思想基础,社会系统能够正常运转、社会秩序能够有序维持的基本精神依托和文化规范力量即在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确立。

就大学生而言,现时代的新变化为大学生世界眼光和全球思维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有助于大学生自主意识、竞争意识、爱国意识的形成,推动学生理想信念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同时,本土的和外来的、传统的和现代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等各种价值观念与思想文化的相互碰撞和交织,又使得部分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价值观念扭曲、政治信仰缺失、人生目标迷茫等问题。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7];必须直面大学生的多元的价值理解和价值期盼,以便能有效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价值生活和价值选择,引领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及方法的路径自觉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实质的理论自觉及其生成和培育的实践基础的实践自觉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有效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条件。以此为基础,任课教师还须卓为有效地掌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和科学地运用教学方法,达到对培育路径的自觉。

(一)注重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与教学内容的丰富

由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比较突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在进行理论阐述时措辞很严谨,从而显得语言比较生硬。如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简单地照搬教材体系、挪移教材内容、运用教材语言,那么理论性过强的教学极易使大学生把理论教学内容当成教条,并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排斥。着眼于此,任课教师需要不断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及时补充最新理论成果,使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的学科性、知识性及其发展;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注重结合对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的理性分析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贴近现实生活和自身实际,进一步拉近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及发展前途的关系,不断增强其吸引力、说服力和感染力,从而真正发挥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既要有内容,又要有载体。语言在人与人沟通和表达的过程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人民大众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一般也同时是把作为对象表达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语言翻译或转化成自己的语言的过程。这种翻译的过程,表面上是一种语言符号形式向另外一种语言符号形式的转化,实质上是在不同语言符号系统之间寻找等价词和句子的过程。而在现实生活中,相异的语言符号之间,在宗教、认知、风俗、习惯、地域、情感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绝对同义的词和句子的比例是少之又少。”[8]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联系时代发展特点和中国国情为基础,了解当代大学生的语言特点和语言习惯,构建适合大学生喜闻乐听并富有自我独特个性的话语系统,把理论化、系统化的教材语言转化为鲜活生动的教学语言,要用来源于实践的课堂语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语言大众化,注重把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术语言”转化为大学生更易于理解的、喜闻乐见的大众化“生活语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书面语言生活化、复杂事例简单化。这既有助于诠释理论,又有助于更好被大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科学地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法与渠道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化,又要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实现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对于自我意识较强、个性突出、情感丰富的当代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因材施教,要对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进行深层次的关注,根据大学生思想动态、价值变化倾向创新教育方法,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籍此增加教育的针对性,否则理论教育的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甚至遭到学生的抵触与引发学生的不满。特别是,在课堂理论教学中,任课教师既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把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讲深讲透,又要始终重视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坚持从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出发,充分调动与发挥大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大学生开拓思路、深入思考,使他们自主学习的精神和创新能力不断得到提高。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当代大学生是成长于网络时代的一代,网络已经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及思维方式。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有助于改变学生的认知过程,丰富学习资源,增大教学信息容量,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但是,对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使用要科学合理,不能过度依赖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而忽视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和作用,既要沿用好办法又要探索新方法。同时,既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建设好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使校园网成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又要充分利用与发挥好新媒体的优势,建立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平台,让新媒体成为传播主流信息的重要渠道,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时代感和感染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密切关注网上动态,通过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工具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生活状况,及时答疑释惑和进行价值观的引领。

(三)有效开展课外实践教学活动

切实有效的价值观教育,必须从生活出发,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一切积极因素。“没有生活作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作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9]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然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践相结合,一方面是在理论解读中的结合,从实践出发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发展、理论内涵与现实基础等;另一方面是在具体实践中的结合,以科学理论指导具体实践和在实践中深化对科学理论的认识,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大学生的实践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自身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必须积极有效地开展课外实践教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仅要不断提高课堂理论教学的水平,而且要以课堂理论教学为基础,积极引导和指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真正地接触和感受社会,借此不断提高运用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和能力系统,深化对中国特色、发展大势、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等的正确认识。在课外实践教学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根据各门课程的具体内容及教学目的和要求,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及其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设计具体实践教学选题,并切实组织实施实践教学,真正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真正实现“内化育人”的目的。

[1]马德普.历史唯物主义对伯林价值多元论的破解[J].中国社会科学,2013,(11).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48.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64.

[4]韩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着眼于先进性[N].北京日报,2013-12-30.

[5]孙熙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重超越性[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4,(3).

[6]欧阳康等.中国道路:思想前提、价值意蕴与方法论反思[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355.

[7]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8]欧阳恩良,余满晖.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的哲学向度[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6).

[9]陶行知.中国教育改造[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150.

[责任编辑 兴 华]

A8

A

1673-291X(2017)23-0074-03

2017-06-15

宁乐锋(1977-),男,山东菏泽人,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及其宣传教育研究;朱纹正(1991-),男,江苏连云港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理论课培育价值观
大数据时代下高校体育理论课教学模式研究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