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材的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

2017-12-25刘小青杨捷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39期
关键词:写作能力高中英语文本

◎刘小青 杨捷

基于教材的高中英语以读促写教学策略

◎刘小青 杨捷

高中外语教学中,写作不但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也是高考英语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写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写作是信息输出的重要形式,是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重要体现(刘述民 2015)。阅读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学生通过阅读学习语言知识,丰富语言表达,了解文章结构,促进正确的语言输出,从而提高写作水平。写作和阅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重视阅读与写作的相互作用,利用教材中的阅读文本,积累写作素材,进行知识输入到知识输出的迁移,以读促写,切实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

高中英语读写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写作教学法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以下两种情况尤其常见:

以教师为中心的写作指导。许多教师的写作训练流程如下:直接呈现写作题目,分析题目中应注意的要点,补充相关词汇、短语,布置写作任务,收齐写作作业,针对其中的各类错误逐一批改。纵观这个写作训练流程,可以发现全程都以教师为中心指导学生写作,缺乏让学生自主观察、探索、分析、思考、评估的体验式学习过程。

阅读与写作教学相分离。阅读与写作是英语教学所要培养的两大技能,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是阅读的升华。当前的英语教学将阅读和写作一分为二,割裂开来,学生阅读后无以拓展升华,写作前毫无铺垫,无处借鉴,从整体上制约学生综合语用能力的提高。

“以读促写”教学策略 是高中英语写作法宝

以读促写指的是英语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充分利用阅读文本,使学生掌握文章的篇章结构、话题信息、词汇语句等,对文本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归纳、总结,挖掘文本中有利于后续写作的素材和可借鉴的文本结构,并将这些知识迁移应用到写作中,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阅读和写作的教学活动都是基于语篇的,存在紧密的联系,而且阅读输入是写作输出的前提。将两者有机结合可以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在新课改理念下,高中英语教师应优化教学内容,采用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布置合理的教学任务,层层递进,由浅入深,使学生在完成阅读任务的过程中,学会文本的新知识,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增强语感,并为单元话题写作提供充足的素材,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本人在深入解读以读促写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归纳了以下六条以读促写的教学策略。

导入。导入是课堂的第一环节,成功的教学导入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阅读教学的导入形式有很多种,如歌曲、图片、视频、问答、测验等。导入时间不宜过长,一般 3~5 分钟。

读前。教师在读前要设置与阅读文本紧密相连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针对阅读文本的问题,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目的地寻找答案,更快捷地获取文本信息。

读中。读中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不仅需要学习新单词和精彩句型,学会欣赏英语语言的美感,而且要了解本单元的话题信息,为读后写作积累素材。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分析学生的能力水平,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图表等形式设置阅读任务,以降低阅读难度,增加信息输入的效率。教师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的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关注文本本身包含的话题功能,使学生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和内化吸收,更好地获取文本信息并为单元话题写作做好充分的语言储备,有效提高阅读与写作水平。

读后。在学生了解文章的话题信息后,教师最好能总结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单词、词组与句型,勾勒文章的篇章结构,同时为学生的写作提供知识储备,丰富学生的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增强他们英语表达的自信。

写作练习。写作训练的目的,其一在于让学生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合理布置篇章结构,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态度;其二在于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促使学生完成对文本知识的内化。教师应在学生了解单元话题知识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文本中的优美词句和文化信息,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布置写作任务时,应该选取与学生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写作话题,这样他们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写作训练;反之,如果仅仅是展示技巧和知识,学生的兴趣与参与度会大大降低。写作训练方式分为课堂写作和课后练习。

评价。学生完成写作练习后,教师要重视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与反馈。评价方式有自评、互评、师评等,也可以多种方式相结合,对于学生作品的评价与反馈,如果是共性错误,教师可以课堂全评;如果只是个别错误,教师最好个别点评。

一般情况下学生很乐于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产生自豪感,增加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应将优秀作品作为范文在班级展示,并点评学生作品中的精彩词组和句型,用这种方式鼓励更多学生努力写作,激发学生写作的动力。

在教学中应坚持以下两大原则

根据阅读材料的特征确定读写结合的类型。教师在设计读写结合课时, 应充分分析阅读材料的文本类型、篇幅长短和难易程度,以此确定读写结合的类型。可采用读后续写模式;或选择 “课前读,课上以写为主 ”的先读后写模式。

阅读的输入和写作的输出相一致。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输入和输出必须保持一定程度上的一致性, 因此,在读写结合课中,教师设计的阅读任务要为后续的写作做好铺垫,而教师设计的写作任务则应紧紧围绕阅读材料的输入内容,做到前后一致,首尾呼应。

正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阅读教学不仅能为写作提供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丰富的语言知识,还能为写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从而促使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没有阅读则写作就像是无源之水。因此,我们要把输入和输出、阅读和写作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将阅读教学同写作教学科学的联系起来,将语言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篇章结构、写作风格等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英语篇章过程中自然习得语言素材,培养写作能力。只要老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程度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将阅读尤其是对阅读材料的语篇分析贯穿于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中,相互结合,以读促写的方法一定能使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有较大的提升。

长沙市周南中学)

猜你喜欢

写作能力高中英语文本
挖掘创造潜能,提高写作能力
加强互动交流,提升写作能力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