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医药学院校2012级护理学本科班就业情况分析

2017-12-25于丹洋张净雯董东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39期
关键词:护理学吉林就业指导

◎于丹洋 张净雯 董东

吉林医药学院校2012级护理学本科班就业情况分析

◎于丹洋 张净雯 董东

目的:了解我校2012级护理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为更好地开展毕业生就业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对吉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2012级护理学本科毕业生110人进行了就业调查,及部分访谈。结果:就业情况较好。结论:在以后工作中有方向有目的地加强就业指导。

高校的扩招和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校毕业生的数量不断上升,2016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765万,比2015年增加16万人,达到了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新高度,使得毕业生的就业竞争更加激烈。为深入了解我校护理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与心态,对我校2012级护理本科110名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查、访谈和总结分析,以利于今后就业工作的有针对性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入。

对象和方法

对象:吉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2012级护理学本科毕业生110人。

方法:对吉林医药学院护理学院2012级护理学本科毕业生110人进行了就业调查,同时对部分毕业生进行了访谈,访谈内容主要包括就业状况满意度、择业心态。

结果:截至2017年6月底已全部就业。其中协议就业104人,占总数的94.55%(医疗卫生事业单位85人,国有企业6人,其他企业13人);考取研究生6人,占总数的5.45%;

护理学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且呈现出以下特点:①参加工作的学生人数远远大于考取研究生的数量;②就业主要集中在中等以上城市;③就业单位主要选择医院和其他卫生医疗机构;④就业方向相对比较单一,就业未选择医疗机构的毕业生,就业地也通常与医学相关。

通过访谈,毕业生普遍对能够胜任从事的临床护理工作,并对工作感到满意,但对临床护理工作的职业前景规划感到茫然。

分析

护理人才需求量大。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培养在近年来不断扩大,但是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护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仍然很大,可谓“供不应求”。第一,我国每千人口拥有的护士数量从2010年的1.52提高到2015年的2.36,仍与美国(71.4人/万人)、日本(41.7人/万人)的差距很大;第二,我国目前护理人员与医生的数量比例大约为1:1左右,而能够满足人们就医和对健康的多层次要求,这个比例至少为2:1;第三,大多数国家护理人员占总人口的比例约为0.5%,而我国这一比例仅为0.1%,按照这个数据计算,护理人员的就业缺口在百万左右。

卫生服务需求高。医学的高速发展、医学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更高。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护理人员时本科学历层次已成为最低条件。

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思想较稳定。调查中大部分学生的就业岗位为医疗机构,说明学生四年的在校学习、临床见习和实习,护理行业观已经形成。然而仍有一小部分毕业生选择了其他职业,不排除个别毕业生护理工作不适应或不感兴趣、想改行等客观状态。

向往大医院、大城市的心态。经济收入在市场经济观念的当下,也成为选择工作岗位的重要因素。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毕业生最理想的工作单位三甲医院;最理想的工作地点为省会或其他经济相对发达的大城市。只有少数毕业生愿意到县、镇医院。这种向往大医院、大城市不愿到小医院、小城市工作的心态,过分追求眼下的经济收入,增加了就业难度。很多毕业生在小城市、小医院已获得用人单位有明确的用人意向,可毕业生却迟迟不愿签约也佐证了他们的这种心态。

讨论

为我校的护理教育教学改革点赞

我校在护理学教育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一方面,增加了与护理专业密切相关的人文社会学科及公共卫生知识方面的内容;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学、临终关怀护理学、护理心理学、康复护理学等方面的专业课。全方位培养了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另一方面,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受到重视。实验课的比重设置较高,学生课上学习明了、课下练习充分、操作考试严格正规。在访谈中,很多毕业生在实习和找工作中收益。理论知识掌握广泛扎实,护理操作正规熟练,我校毕业生受到实习单位和用人单位的好评。

加大就业指导工作力度

加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并有针对性地开展。①学生就业指导课,应严抓考勤、并要求学生写心得谈体会。②重视学生专业教育和行业教育,尽早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业观。③多开展就业方面的班级活动,让学生对就业政策、就业形势以及求职择业方面有更多了解。

对学生正确的引导

引导学生努力完善自我,提高就业竞争力。随着社会医疗机构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各层次的办学机构都在扩大护理专业的招生人数。因此,护理专业毕业生只有努力完善自我,是自己更具有竞争力,才能找到更好更心仪的工作。而完善自我处理专业知识和专业素养,还应包括提高心理素质、表达能力、交际能力等,全面提高就业竞争力。

引导学生调整就业定位,降低就业期望值。护理专业毕业生比照其他专业就业压力要小、就业形势要好。这种客观事实造成毕业生对自己的期望值过高,普遍把择业定位在大城市、大医院。毕业生及其家长毕业生对到小城市、小医院就业准备不足,而今后的就业形势将逐年严峻,会使部分毕业生浪费良好的就业机会。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学校各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我校今年的就业工作又打了一个大胜仗。学生的就业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一个学校的综合实力。学校每人都重视科学研究,是我校科研跨越的春天;每个人都重视教学,是我校教育教学立校的春天;每个人都重视学生管理,是学生工作的春天;而每人在工作中都渗透出对学生就业的担忧和期望,才是我校就业工作的春天。作为学校的一员,我愿为学校的发展添砖加瓦。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秉承“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努力工作。为培养更多“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信得过、干得好”的护理人才而奋斗。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全程就业观念教育引导机制研究”(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216号)课题阶段性成果。

吉林医药学院)

猜你喜欢

护理学吉林就业指导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护理学杂志》稿约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吉林卷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吉林卷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吉林出版集团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