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如何加强内部控制

2017-12-25王小霞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7年39期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医院

◎王小霞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如何加强内部控制

◎王小霞

就新形势下的内部管理来看,中国已经将全面的内部管理控制纳入到各个行业领域中去,各大医院也不例外,本文以医院为主要的讨论和分析对象,为加强内部控制设而面临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为它们提供一些新创意和新思路,并将医院预算管理的编制与执行统筹起来,使其内部能够拥有更好发展环境和成长能力、完善的财务自由度和较低的财务风险和上乘的服务质量这是本文撰写的目的。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存在问题

内部控制缺少人手。我国一直在进行着医疗队伍的建设,医疗手段越来越发达,但是就最新的研究表明,我国的医疗服务水平一直未有显著提高,究其原因,在于医院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淡薄,认识模糊,在重视及时学习更加先进的医术手段的同时,忽视了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很多医院内部人员的财务意识还停留在几十年以前,这显然不能跟上当今国内经济发展的步调,一旦落后就很难补救,尤其是思想层面上的问题,更难解决。医院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组织,财务,预算等功能运作其中,维持着医院的运营,如果其中某个环节出现差池,其他的环节也会跟着崩溃。目前,国家并未出台政策强制令其执行,所以许许多多的医院的预算管理就仅限于完成政府拨款部分的编报工作,其余工作就直接交与财务部门去完成,导致资金与医院的脱节,各业务部门之间协调性差,预算管理在医院内的服务范围持续缩小。

医院内部管理内容涵盖度低。可以说,我国大部分医院在制定预算的未来预期时是很没有战略眼光的,它们在操作时是不会结合医院自身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潜力的,医院本就不是功利的盈利机构,是带有服务性质的公益机构,如果仅仅以财务指标的标准来制定一切的预算编制指标,显然是不合理的,内部管理要涉及的范围必须包括财务和非财务的,并制定合理规划,站在医院将要长久发展下去的立场上审视预算管理等,制定考评体系,让内部管控真正在医院内部发挥作用,产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成本管理与医院预算结合度低。医院很注重更宽范围的业务管理,它们常常站在医院的整体利益上去调整和改进医院的相关管理制度,这种做法宏观来看是没有错的,但是仅限于宽泛的管理是不能够让每个细节都被处理得准确无误的。财务的预算管理实质上是需要精细化的操作指令和手段的,它可以让医院的全面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得到提高,与成本管理模式相结合的预算还可以控制成本,降低资金损耗。如若分离,医院科室的成本预算也会因为计算不准确而浪费诸多宝贵资源,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大打折扣,降低医院服务质量,影响外界对医院的评价,降低信誉,这与用长远的战略眼光看待医院的预算管理工作相背离。

风险防控及预警系统不完善。预警机制的作用之一是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中的财务风险问题进行归纳并做出预测,从而加强决策的准确性,使风险系数降到最低。就目前形势而言,行政事业单位只有建立一套检测与分析机制,才可以稳定风险结构,预测结果更为准确,同时下达管理命令。进行财务风险监管的有效措施是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财务预警机制,其中很重要的内容是对信息的获取与传递。大量充足的财务风险信息能为风险评估,预测和措施决断的进行提供基础。但是,就现阶段形式来说,医院的风险防控并不合理,也没有起到相应的预警作用。因而,内部管理在萌芽阶段就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进行收集和检测,该平台要精准,灵活的反映医院内部的各种财务信息。此外,获得信息的同时,还要将信息传递出来,传递到预警机制中,使两者有效协调,后预警机制再作出反馈,交给管理者去处理。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内部管控的必要性

财务部近期针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控下达了新的管理规定。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内部控制日益成为了各大事业单位的调整对象,而其主要负责人则受到相应的约束与保护。这样以来,内控体系建设就得到了很好的落实,再加上一些优秀的模范来引导,评价与监督环节更加细致,医院也完成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充分结合。

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内部控制问题解决措施

加强预算管理。预算能为医院提供一定的防范风险的能力,在资源的使用方面能够得到控制。当然,要做好医院内部的预算,以下有一些要点值得一提。第一,创新预算思维,设立合理的达成目标。预算不仅仅是生搬硬套公式,也需要一定的创新,这样可以更快速便捷的得到预算结果,并且使计算结果更准确。设立目标,能将具体步骤落实到个人,可以分工明确的完成。第二,结合实际运营情况。 预算不能依照一年甚至几年前的情况一成不变地进行,政府每年都会有新政策出台,外界形势也是千变万化的,在诸多可变因素下预算也必须改进,让它与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就是解决的方法之一。第三,提高预算管理能力。当前,内部人员很难达到预算要求。他们更倾向于经济上的关注,对管理层面知之甚少,甚至可以说没有经验。他们对管理的低关注率容易导致预算失误,从而引起严重的财务风险。必须通过重视预算管理,强化内部人员的预算管理意识。

加强医院学习。在医院内学习的过程是接受培训的过程,期间会涉及产生的费用,员工的心理满意度和员工的学历与职称评定。医院内部也有自设的研究团体,其研究人员会及时跟进先进医疗技术,更新设备,还要与西方的理论相对接,提升员工整体的学习能力,进而推动医院的发展。

建立内控与评价体系。建立合理评价指标体系。我们可以直接分层次指出内部管理的评价标,主要表示为一种固定性的评价,评价项目实施过程的合理合法性,决策的科学性,结果的正确性。医院通过预算机制来重新构建内部控制管理,就是要及时因环境的变化调整内部结构的构成要素,同时对某项目运行过程中可能要存在的模糊性因素进行合理的纠正。在构建预算管理环境下的内部控制架构的过程中需要设立合理科学的内部控制标准和完成目标,具体包括可测期内实现的目标、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目标、以及他们各自的构建标准。

江苏省东台市中医院)

猜你喜欢

公立医院财务医院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水利财务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萌萌兔医院
带领县医院一路前行
公立医院“联”还是“不联”?
离开公立医院这一年
为县级医院定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