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氮脒和强力霉素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疗效的比较试验

2017-12-23河南省沁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杨凡凡

饲料与畜牧(规模养猪) 2017年11期
关键词:体病虫体强力

■文/河南省沁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杨凡凡

三氮脒和强力霉素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疗效的比较试验

■文/河南省沁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杨凡凡

为研究三氮脒和强力霉素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效果,为该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本试验共分为2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仔猪舍之间完全隔开,30头/组,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红细胞进行镜检,并进行胆红素代谢试验以及三氮脒和强力霉素治疗对比试验。结果发现,发病猪红细胞周围呈刺状或无规则形状,可不规则移动,在血浆中可见到游离活附红细胞体。治疗后,血浆中游离的附红细胞体消失。发病猪血清TBIL和IBIL明显升高,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TBIL和IBIL明显下降(P<0.05),三氮脒组和强力霉素组之间TBIL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强力霉素组IBIL降低至正常范围内(3.51μmol/L)。得出结论,附红细胞体病可引起发病猪只IBIL显著升高,三氮脒或强力霉素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强力霉素较三氮脒效果好。

猪附红细胞体病;三氮脒;强力霉素;治疗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属于立克无浆体科附红细胞体属的猪附红细胞体寄生于脊椎动物红细胞膜上或血浆中引起的一种传染性溶血性血液病[1]。猪附红细胞体大小为(0.3~1.3)μm×(0.5~2.6)μm,呈多形性。常在血液中单个、数个乃至10多个在红细胞的中央或边缘,使红细胞似长满刺一样[2]。姬姆萨染色的血液涂片上,病原体呈淡红或淡紫红色。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猪、牛、羊及猫共患的传染病,通常发生在哺乳猪、怀孕的母猪以及受到高度应激的育肥猪身上;病原是一种寄生在猪红血球上的立克次体,该病原体对干燥及化学药品的抵抗力低,但耐低温,在5℃能保存15d,在加15%甘油的血液中在-79℃条件下可保存80d[3]。

近年来,该病有逐步趋于严重的趋势,发病急、传播快、传播途径多,病猪以高热、贫血、黄疸和全身发红为主要特征,单独发病时即可引起大量死亡。截至目前,该病与其他疾病混合感染发病的病例报告越来越多,引起的损失更大。其特征性的病理变化是贫血和黄疸,可视黏膜黄染或苍白[3]。病猪血液稀薄、颜色变淡,血细胞压积显著降低;肝脏肿大,呈黄棕色;全身淋巴结肿大,质地柔软,切面有灰白色坏死灶或出血斑点;脾脏肿大,变软,边缘有点状出血;肾脏肿大,有出血点;心脏扩张,柔软,心包内有淡红色液体。严重感染者,肺脏发生间质性水肿[4]。临诊要点:仔猪感染后多为急性经过,出现黄疸、贫血、高热;育肥猪感染后以典型的黄疸多见,贫血症状较少见;病猪耳部先变为紫红色,随后全身潮红或为紫红色,即所谓的“红皮猪”等为特征性临诊症状;感染母猪可见高热达42℃,贫血,乳房和外阴水肿及产死胎、弱仔等繁殖障碍症状[5]。

目前市场上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药物种类繁多,但很多药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结果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鉴于猪附红细胞体病的严重和危害程度,本试验特选三氮脒和强力霉素两种药,通过试验观察它们对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效果,并对其效果进行比较,以便快速而准确地治疗本病,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总胆红素(TBIL)试剂、直接胆红素(DBIL)试剂,购自瑞士罗氏生化技术有限公司;三氮脒(商品名为强化型血虫净,1g/支),购自河北远征药业有限公司;强力霉素(商品名为红奇,10mL/支),购自洛阳惠中动物药业有限公司。

1.2 发病仔猪实验室诊断

1.2.1 血常规检查 红细胞偏低,均值300万/mm3血色素降低约52%;白细胞增高,均值为1.16万/mm3;单核细胞增高,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降低。1.2.2 鲜血压片镜检 无菌采取病猪耳静脉血,附红细胞体感染后7~8d,猪主要表现为高热和溶血性贫血,这时血液内有大量附红细胞体,血液检查很容易发现。取高热期的病猪血1滴涂片,生理盐水10倍稀释,混匀,加盖玻片,放在400~600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红细胞表面及血浆中有游动的各种形态的虫体,附着在红细胞表面的虫体大部分围成一个圆,呈链状排列。虫体呈球形、逗点形、杆状或颗粒状。血浆中的虫体可做伸展、收缩、转体等运动。显微镜下还可见红细胞的形态发生了变化,呈菠萝状、锯齿状、星状等不规则形态。

1.2.3 涂片染色镜检 取血液涂片,进行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染成粉红色或紫红色,呈不规则环形或点状的虫体。

1.3 分组并采集血样

试验动物经镜检确诊的病猪,按舍分为3组,即试验1组、试验2组和对照组(CK)。猪舍之间完全隔开,30头/组,每组随机选取10头采集血样。

1.4 分组处理

血清胆红素测定将镜检确定的病例分组,在开始治疗前和开始治疗后1周,采用前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清,置EP管密封,送医院检测TBIL和DBIL,自动生化分析仪读数,间接胆红素(IBIL)为前两者之差。

1.5 治疗效果观察

采用三氮脒(1组)、强力霉素(2组)等分2组进行治疗,治疗量按三氮脒5mg/kg,强力霉素15mg/kg连用3d。主要评估治愈率、死亡率、拖尾率(迁延不愈猪比例)、黄疸指数及外貌观察等指标。

表1 血清胆红素检测结果

表2 不同组别其他治疗指标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镜检结果

发病猪红细胞周围呈刺状、齿轮状或无规则形状。细胞变扁平或椭圆,红细胞可不规则移动,在血浆中可见到游离的活附红细胞体不停移动。2个治疗组经过治疗后,仍可见部分附红细胞体附着,但血浆中游离的附红细胞体消失。

2.2 黄疸指数检测结果

自动生化分析仪读数,各组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的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发病猪血清TBIL和IBIL均明显升高,经过治疗后,血清TBIL和IBIL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而2个试验组比较,2组的TBIL显著低于1组(P<0.05),而IBIL极显著低于1组(P<0.01)。因此,强力霉素的治疗作用更好。

2.3 疗效比较

由表2可知,2个治疗试验组的死亡率和拖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精神和食欲也较对照组良好。2个试验组之间比较,2组治愈率高于1组,且拖尾率也较1组低。

3 讨论

检测血清TBIL和IBIL是判定溶血性疾病的一个重要指标,如果TBIL和IBIL明显升高,则是出现溶血性疾病的直接指征。一般来说,猪的TBIL不超过6.0μmol/L,但在实际检测中发现,即使眼观完全正常的猪只,其TBIL也可能大于30μmol/L,进一步镜检的结果也显示,基本所有的猪只(包括正常猪)都存在附红细胞体感染,仅仅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发病猪中,所测得的最高TBIL竟然高达205μmol/L,最后只能弃去几个严重偏高的结果,中间段的数据,而表观症状与TBIL的数值没有直接关系。此外,本试验的数据远高于其他类似试验的胆红素试验结果[6,7]。

大多数情况下,母猪带虫,所产仔猪均带虫;患病猪带虫,无临床症状,同群猪都带虫进行镜检时虫体多少,只说明虫体感染轻重,与临床症状不成正相关。有的临床症状严重的病例,虽然检测到的虫体不多,但红细胞变形严重。从未作治疗的对照组情况来看,附红细胞体后期症状复杂,并且自然死亡率极高,仅仅7d中就死亡16头,其他病猪精神极差,消瘦,并且腹泻比例很高,黄色水样恶痢普遍,但仍有2头逐步正常,试验结束时,其体温在正常范围内,采食基本恢复。而治疗组中,均出现1例死亡,从外观看,总体治疗情况比较接近,但在胆红素检查上有明显区别。强力霉素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高于三氮脒治疗组,而拖尾率则明显低于三氮脒治疗组,从镜检来看,2种药物均不能使红细胞周围的虫体完全消失。

4 结论

三氮脒和强力霉素对附红细胞体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应用这两种药物对发病仔猪进行治疗能使血清TBIL和IBIL明显下降,死亡率和拖尾率明显降低,治愈率显著升高,且三氮脒组和强力霉素组之间TBIL存在显著差异(P<0.05),强力霉素组的死亡率和拖尾率明显低于三氮脒组,治愈率较三氮脒组高。所以强力霉素比三氮脒治疗效果好。■

[1] Buehanan RE, Gibbons N. Bergey's manual of determinative baeteri-ology[M]. The Williams&Wilkins Co. Balatiwore, 2004,25.

[2] 陈杖榴.兽医药理学[M].2版,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4,304.

[3] 刘马峰,孔庆娟,杨爱明,等.猪附红细胞体病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5,10(5):26~28.

[4] 张雪峰,曹三杰,杨利,等.猪附红细胞体电镜特点及药物治疗结果的电镜观察[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5,21(6):32~34.

[5] 张亚军,杨福,杨发.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5(4):33.

[6] 华修国,李宏全.附红细胞体病患畜病理及血液学变化的研究[J].上海农学院学报,2005,16(2):116~120.

[7] 王君玮,王志亮,张喜悦.猪附红细胞体研究进展[J].中国动物检疫,2003,20(7):44~46.

猜你喜欢

体病虫体强力
羊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及危重病例治疗
通江县:砥砺奋进 强力构建“温暖人社”
肉牛附红细胞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防治措施
纱线强力对纯棉平纹面料强力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附红细胞体病
如何选购冬虫夏草
儿童阑尾蛲虫感染病理诊断1例
70年扶贫开发 脱贫攻坚持续强力推进
“强力后勤”入职记
吡喹酮衍生物DW-3-15对日本血吸虫PZQ抗性虫体的生物学效应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