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第三次医学革命理论指导猪群健康管理

2017-12-23北京昕大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郭宝林

饲料与畜牧(规模养猪) 2017年11期
关键词:屏障兽药病原菌

■北京昕大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郭宝林

用第三次医学革命理论指导猪群健康管理

■北京昕大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郭宝林

博士,北京昕大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副总裁。曾参加国家“九五”、“十五”及国家“863”计划等多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近年来,主持完成多项北京市和河北省科技项目,主持完成国家标准项目1项。获北京市科技二等奖1项。曾荣获“全国饲料添加剂科技创新先进工作者”和“北京市饲料行业领军人物”等光荣称号。

1 什么是第三次医学革命?

第一次医学革命主要是“治”,即有病治病;第二次医学革命主要是“防”,即疫苗;第三次医学革命主要是“养”,即为肠道保健。

2 肠道保健

2.1 猪群保健的重点在哪里?

肠道保健是健康养殖的第一步!养猪就是养肠道,从“肠”计议。

2.2 肠道保健在人类医学中的重要性

从人的医学上我们得到启示和佐证,人的生理结构和生理特点与猪有很大的相似性。经临床和调查都证明,消化系统是所有系统中最早发病的,接着即出现免疫系统的问题,如果8大系统中有5个系统发生了变化,就会导致全身的变化。从生产实践看,往往最早发病的都是消化系统。

2.3 重新认识猪肠道的作用

2.3.1 饲料消化与营养吸收的主要场所在养殖环节,饲料费用占养殖成本的2/3,如果提高饲料转化效率,就要通过肠道这个转化途径,因为它是饲料消化与营养吸收的主要场所。

2.3.2 阻止肠腔内病原微生物、毒素等有害物质侵入体内 肠道有黏膜免疫屏障、微生态屏障、黏液屏障、上皮屏障和免疫屏障4道屏障。饲料中含有天然的微生物,甚至可能是病原菌,通过肠道的4道屏障对机体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2.3.3 肠道是畜禽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是畜禽体内最大的免疫器官,肠道健康对动物免疫力的提升非常重要。

2.4 肠道保健有多重要?

养猪有3大类疾病:呼吸道系统疾病、肠道疾病和繁殖障碍性疾病。以腹泻为主的肠道疾病在生产实践中很常见,同时也严重影响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在养猪过程中,动物肠道方面出现了问题,会带来两方面的后果:一是消化吸收不良,饲料转化率下降;另外会出现过料现象,甚至带来腹泻、生长缓慢、抵抗力下降、死亡率上升,总之导致养殖效益的下降。如果肠道健康,生产性能提高,抗病力也相应提高。

2.5 肠道保健误区

在生产实践中存在一些错误观念,使用抗生素“有病治病,无病防疫”。从而导致药不离口,疾病不断。

Andreas J. Baumler(2016)发现,以人为例,使用抗生素之后,会造成肠道微生物多样性降低,从而受到病菌侵染。

3 用抗生素进行肠道保健的后果

3.1 黏膜变薄

长期使用或者大剂量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肠黏膜变薄,一方面病原体直接攻击免疫细胞,造成抗病力下降;另一方面病原体突破黏膜易位,引起全身感染。

3.2 肠绒毛变短

经研究,在仔猪早期,超量使用抗生素,肠绒毛高度会降低50%。

3.3 肠道菌群失调,免疫力下降

人体八大系统慢性病的发生顺序

超量使用抗生素,导致猪肠道菌群失调,机体免疫力降低,从而导致疾病多发。

3.4 产生耐药性

猪机体产生耐药性,最终无药可用。

3.5 肉中药物残留

肉中药物残留会影响食品安全和出口。同时,抗生素造成了食品安全、超级细菌方面的社会问题。

肠黏膜屏障

4 肠道保健的新模式——生物保健

4.1 生物保健的优势

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保持肠道屏障的完整性,减少肠道疾病;提高肠道消化吸收等生理功能,促进生长,降低料重比;促进sIgA的形成与分泌,增强免疫力;安全、无耐受性、无药残风险。

4.2 生物保健的选择

生物保健包括微生态、酶制剂、抗菌肽、植物提取物、酸化剂……

根据实践应用中的反映,目前生物保健存在的主要问题为:①起效慢,与生产模式不匹配,有些产品是好产品,但是作用过程慢;②评价难,效果不稳定,增加了选择和使用难度。

4.3 生物保健新的研究进展

4.3.1 功能性蛋白酶(XDM-0968) 功能性蛋白酶有一个明显区别于常规蛋白酶的作用,即能够阻止病原菌与肠道的结合。通过破坏病原微生物肠道附着受体的蛋白结构,或病原微生物凝集素的结构,使病原菌无法与肠道结合,保护肠道免受病原菌侵害。

4.3.2 定向强化选育的益生菌 我们讨论益生菌,不能只看某一类、某一种,而要看到菌种的改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对一些菌株进行强化选育,也会实现特定功能的提升,比如芽孢杆菌XDY-1068和酵母菌XDN-1188,主要从芽孢杆菌的抗菌活性物质水平和产酶能力上进行改良;而酵母菌能够结合病原菌、降解毒素、提升免疫能力。

4.4 科学配伍,协同增效

我们认为,任何一种单一的原料都有其限制性,搭配起来才能起到互补的作用(比如复合酶、复合菌)。我们对原料进行科学地组合发现,效果比单一的好。

首先,功能性蛋白酶直接阻止了病原菌与肠道的结合,芽孢杆菌是通过正常的竞争性抑制和杀灭细菌素发挥作用。酵母菌的酵母细胞壁能够直接吸收病原菌,也能吸附毒素并排出。其次,它能修复肠黏膜。在养殖场,病毒、病菌甚至寄生虫破坏了动物肠道,酵母菌有修复肠道的作用。再次,它能刺激分泌性抗体(比如slgA)的提高。通过复合的作用机制,实现比较好的作用效果。

5 母仔一体化保健

母猪好,好一窝。举个例子,母源性仔猪腹泻。如果母猪的营养或者肠道出现问题,①母源抗体不足,新生仔猪得不到保护,易致病原性腹泻;②母猪奶水不足,导致仔猪吃不饱,抵抗力下降,易感染疾病,导致腹泻甚至死亡;③奶水的有效营养含量不足而导致营养性腹泻;④奶水中致病因子会导致仔猪非病原性腹泻。

我们通过应用母仔猪一体化保健方案试验证明,母仔一体化保健方案提高了仔猪窝重、窝产活仔数;增加母猪断奶仔猪头数和断奶重;非常显著地提高断奶后1周母猪发情率;投入净产出比达到1∶5。

生物制剂对于改善免疫力有很明显的正向效果,在肠道的完整性上有很明显的提高。

6 行业发展趋势

食品安全问题,超级细菌的产生,抗生素环境污染等,致使社会禁抗呼声日高。习总书记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

相关政策和通知:①2015年7月20日,农业部发布《全国兽药(抗菌药)综合治理五年行动方案》;②2015年9月1日,农业部2292号公告,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于2016年12月31日起停止在食品动物中使用;③2016年1月28日,中央一号文件,2020年国内农兽药残留限量指标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我国兽药残留限量标准涉及的兽药种类为217种,远多于CAC标准的57种,与法典接轨,到2020年,有160种兽药要禁止使用;④2016年3月17日,国家《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强化农药和兽药残留超标治理;⑤2016年7月27日,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五部门印发《畜禽水产品抗生素、禁用化合物及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治理行动方案》;⑥2016年8月5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等14部门联合制定了《遏制细菌耐药国家行动计划(2016-2020年)》,人兽共用抗菌药物或易产生交叉耐药性的抗菌物作为动物促生长应用逐步退出;⑦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有机肥料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与强力霉素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GB/T 32951-2016),2017年3月1日执行。这是中国首次发布肥料中抗生素残留检测方法的国家标准,为在有机肥料产品质量指标中设定抗生素残留限值提供了技术支撑。

总体来说,生物保健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编辑杨营整理)

猜你喜欢

屏障兽药病原菌
兽药残留检测中的优化与应用
咬紧百日攻坚 筑牢安全屏障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屏障修护TOP10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兽药生产质量管理按新规执行
一道屏障
维护网络安全 筑牢网络强省屏障
兽药GSP目录
盆腔炎性疾病病原菌的分布特征与治疗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