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管圈方法降低腰池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率效果分析

2017-12-21王琳程文兰郑艳楠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7年6期
关键词:计划性圈员品管圈

王琳 程文兰 郑艳楠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郑州 450003

品管圈方法降低腰池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率效果分析

王琳 程文兰 郑艳楠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郑州 450003

品管圈;腰池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率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引流管自行拔出或医护人员操作不当而导致引流管意外完全或半脱出,或出现并发症等原因造成的引流管未按照计划留置时间,需提前拔出的行为[1]。持续腰大池引流是指将腰段椎管内蛛网膜下腔的脑脊液通过引流管短期内持续引流到体外[2],是治疗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脑积水及脑出血的有效方法。品管圈是一项短期有效解决现存问题的活动。其利用科学的集体智慧来解决问题,并很好调动医护的积极性和潜能。我们在降低腰池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率的临床实施中积极开展品管圈活动,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组圈根据自愿意志组圈,共有10名医护人员组成,年龄20~35岁。研究生1名,本科6名,大专3名。主治医生1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5名。由全体圈民选举产生圈长一名。

1.2方法

1.2.1 确定主题 利用头脑风暴,以“动词+名词+衡量指标”进行圈主题选定[3]。共提出“提高垂体瘤患者术后24 h出入水量家属记录依从性、降低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压疮发生率、缩短术后患者外出检查的时间、降低腰池引流管脱管率”4个主题。根据领导重视度、可行性、迫切性、圈能力进行投票,选出“降低腰池引流管脱管率”作为持续质量改进的主题。

1.2.2 拟定活动计划 品管圈一个活动周期多为3~4个月,也可根据活动主题难易适当延长或压减时间。为使临床资料更为翔实丰富,我们本次按照PDCA程序,设定活动时间为2015-12—2016-05间。选题、拟定活动计划书2周,分析现状及目标设定2周,原因剖析、拟定对策4周,效果确认3个月,标准化及检讨与改进1个月。最后实施整体资料收集整理。

1.2.3 资料收集 统计活动期间神经外科3个病区留置腰池引流管总数209例。男118例,女91例;年龄3~75岁,平均29.8岁。脱管数25例(11.96%)。

1.2.4 非计划脱管原因分析 (1)护士巡视不及时、不到位,未交接患者腰池引流管。本组7例(28%)。(2)对陪护人员宣教时未评估家属接受能力,或家属接受能力有限致护理不当。本组6例(24%)。(3)主管医生固定材料选用不当,导致局部或接口处固定不牢固。本组6例(24%)。(4)科室无相关标识提醒,未引起医护人员重视。本组3例(12%)。(5)部分颅内感染患者意识障碍,易发生躁动。本组2例(8%)。(6)长期胶布固定腰部,局部皮肤过敏、油性皮肤、夏季空调使用不当等局部出汗。本组1例(8%)。或腰椎穿刺点渗漏及局部脓性分泌物致局部胶布松脱或者卷边未及时发现。(7)清醒患者长期卧床,精神刺激,患者拒绝治疗自行拔出管道。(8)管道接头处脱开后局部污染不得已拔除。(9)外出检查,护士未及时指导家属或护理人员,搬动患者不当致脱管。

1.2.5 (1)目标设定及确定目标值:全科护士考核成绩90分以上合格,合格率为100%。床头交接班制度腰池引流管交接率达100%。规范健康教育内容,内容多样化>3种形式。材料选取恰当,做到医护患沟通。制作醒目的标识达到有效提醒。该项考核列入病区一级质控项目,做到每月把控。(2)确定目标值: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改善重点)=11.96-(11.96×78.9%×82.9%)=5.14。

1.2.6 确定对策 应用5W1H法拟定护理对策:全体圈员用5W1H(Why:目的。What:对象。here:地点。When:时间。Who:人员。How:方法)的方法,针对问题制定出具体实施地点、日期、内容和负责人[4]。

1.2.7 实施措施 (1)制定标准腰池管巡视卡班班交接详细记:组织全科护士、实习进修人员进行腰池引流管护理及观察要点培训、考核,成绩90分以上合格,合格率为100%。加强各班责任心,认真学习并执行床头交接班制度,腰池引流管交接率达100%。引流管悬挂在近门侧便于观察护理。(2)规范健康教育内容:将腰池引流管概念、带管适应证、护理要点、并发症及预防拔管指征集中整合,图文并茂,制定宣传手册悬挂每病室门后。使用神经外科微信公众号解答病友问题。护士交接班采取“一问一看一查一讲”的方式,针对患者及家属不清楚或疑惑的部分选择性有侧重点给以针对宣教,避免做反复无用功或宣教不到位。沟通方式要通俗易懂、生动形象。(3)与医生沟通患者病情特点及护理体会:医生依据病情选择更为合适的引流管,固定胶布选择固定效果较好的3M辅料。易脱管的连接处加强连接口处的固定、观察。(4)科室制作床量头统一醒目标识:医生下达医嘱后与责任班交接并在记事栏标注留置腰池管患者床号,引流管固定绳选用醒目颜色便于观察。(5)将降低腰池引流管脱管率作为神经外科专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指标:拔管当天完成终末质量结果评价,由两名圈员每天记录,组长每周统计以备阶段性总结。

2 结果

2.1无形成果通过雷达图显示:实施后全体圈员责任心、沟通能力、宣教能力、知识掌握、操作能力五个方面较实施前明显提高,见图1。

2.2有形成果将品管圈活动后所获得成果进行全科学习讨论并分享经验。持续应用到临床护理工作中,经统计2016-09—2017-01间神经外科3个病区共置管366例,其中男186例、女180例,平均30.3岁。其间发生脱管12例(3.27%)。与实施品管圈方法前,腰池引流管脱管率明显下降,并低于目标值(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神经外科患者易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躁动及高热出汗。因此,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为护理工作的关键[5]。品管圈活动的方法是利用团队的智慧和力量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品管圈改善活动中,使参与该项活动的圈员不仅掌握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工具,同时加强了其工作责任心和养成了良好的业务理论知识的学习习惯,并调动了圈员进行护理质量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他们能够客观掌握患者的病情特点,积极与医生及患者进行沟通。同时有效开展对患者及家属的宣教活动,为不断提升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应看到,品管圈活动涉及面十分广泛,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仍可能存在偏差。今后在规范开展品管圈活动中须持续改进相关知识与管理方法及工具的应用,以有效降低腰池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率。

[1] 史立信,张文超,王传海,等.非计划性腰大池引流管脱管14例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125-127.

[2] 杨秀丽.品管圈在降低胸腔内留置中心静脉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刊,2016,43(1):114-115.

[3] 刘庭芳,刘勇.中国医院品管圈操作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1-3.

[4] 孙明明,张俊娟,越丽霞.综合干预治疗腰椎术后首次下床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2015,35(1):96-98.

[5] 吴元蓉,杨慧,高书媛.腰大池引流管不同固定方法的效果观察[J].天津护理,2016,24(1):71-72.

R197.323.4

A

1077-8991(2017)06-0104-02

(收稿 2017-08-02)

猜你喜欢

计划性圈员品管圈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计划性护理干预结合放松疗法对焦虑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分析
品管圈对增强CT检查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
超高龄患者股骨头置换术后计划性转入ICU临床研究
特性要因图对非计划性拔管分析及改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