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

2017-12-20倪亚娟

艺术评鉴 2017年22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渗透

倪亚娟

摘要:爱国主义是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世界上每个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希望,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刻不容缓,而音乐教育作为教育的特殊手段,在贯彻爱国主义精神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将通过对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阐述,着重对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渗透的策略进行分析,总结出在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优势及对未来的展望,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关键词:爱国主义教育 小学音乐教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2-0104-02

爱国主义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和象征,表现为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锦绣河山的热爱和祖国命运的憧憬,更表现为对自己祖国的忠贞和甘愿为祖国的繁荣富强牺牲一切的献身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义不容辞,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情感的教育,在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一、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渗透的重要性

爱国主义是我国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德育的永恒主题。爱国主义教育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感情,使学生形成保卫祖国、维护祖国统一和利益的坚强意志的教育。爱国情感教育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重要的内容。

音乐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智慧结晶。音乐教育是一个以审美功能价值为核心的功能网,也是学校推进美育课程的重要途徑。《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音乐,是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显然,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使学生在音乐艺术的熏陶和感染中,得到心灵的涤荡,感受先辈们利用音乐表达出的爱国情怀。因此,将爱国主义教育在小学音乐教育中渗透,义不容辞。

二、小学音乐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

将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置于音乐的教学中,是音乐教育的重大任务。教师要分析教材,解读文本,挖掘现有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与相关的历史文化,巧妙地把它们结合起来,丰富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充分理解音乐中所蕴含的爱国意义。

(一)爱国歌曲在教学内容上的具体体现

爱国主义作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组成部分,必然以爱国主义歌曲的形式出现。爱国主义情感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性的爱国主义情感,它包括对国家标志物的情感体验、对家乡的情感体验、对民族语言和文化的情感体验;另一种是间接性的爱国主义情感,包括爱父母、爱同伴、爱教师、爱劳动、爱科学等,也就是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感,从中折射出对自己祖国的热爱①。

爱国歌曲同样也有显性和隐性之分,但爱国歌曲与爱国主义情感不同,前者是一种具体物质,后者是一种意识形态。显性的爱国歌曲可以体现为曲式特点和歌词中的内容与歌颂社会主义、歌颂祖国、歌颂党相联系,比如《国旗国旗真美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唱祖国》等;隐性的爱国歌曲主要是指歌唱家乡、亲人以及歌颂民族英雄等民族歌曲,如《茉莉花》《歌唱二小放牛郎》《嘎达梅林》等。在人教版的小学音乐教材中收集了相当一部分古今中外的优秀音乐作品,为音乐教育提供了必备的资源。笔者对其曲目进行分析,剖析其中的爱国主义因素(如下表):

从表中不难看出,爱国主义歌曲在演唱歌曲和欣赏歌曲的所占比例分别为79%和77%,在教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突出了音乐学科是以人文主题为单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贯穿的学科。

(二)音乐课堂上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在音乐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最有效的、最常用的两个教学手段是唱和听,可以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曲调和风格,感受歌词中体现的爱国主义情怀。

1.学唱中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教唱是小学音乐课堂的基本形式,也是小学音乐教育永恒的话题。教唱并不难,但要达到“以乐育人”的目的,那就要做好教学准备。关于爱国主义题材的歌曲在小学音乐教科书中,基本上每一册都有,通过学唱这些歌曲,使学生了解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有一年级上册的《祖国您好》、三年级下册的《爱祖国》、四年级上册的《歌唱祖国》、六年级上册的《赞美的心》以及《两岸情深》等。其中《今天是你的生日》是一首抒情歌曲,开始的引子在中低音区徘徊,透露着深深的眷恋之情。第一乐段旋律在中、低音区游走,一种诉说的语气,情绪显得深邃而婉转抒情;第二乐段的一开始高音持续,直抒胸臆,预示着高潮的到来,旋律的大跳和节奏的紧凑激动地进行表达出对祖国热切的祝愿。在教学中,可播放万人观看天安门前升国旗仪式的图片进行情景体验,然后再朗读歌词,渗透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掌握好旋律中八度大跳,情绪的转变,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与祝福之情,进一步了解祖国的含义,树立爱国情操和对祖国的自豪感。

2.欣赏中提高爱国主义情操

音乐欣赏是音乐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欣赏教学不只是单纯地放音乐让学生听,而是要在教师的引导下,激发学生的兴趣,渴望了解音乐背后的故事。在教学过程中,应紧紧抓住旋律线条的走向、节奏疏密度、音色色泽、拍子的变换、曲式结构、和声织体等音乐要素,结合作品的特点,分析音乐语言,帮助他们捕捉生动的音乐形象让学生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其道德品质,间接性地提高爱国主义情操。例如:一年级上册的《好朋友》中的管弦乐作品《玩具兵进行曲》在反复聆听作品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分组分段体验,加强同学之间的亲密交流,消除陌生感和距离感;《口哨与小狗》体现不只是人与人是好朋友,人和动物之间也是好朋友;三年级上册的《好伙伴》中的《同伴进行曲》《我和你》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去聆听,反映的是朋友和伙伴之间珍贵的友谊,欢快、热情的音乐体现了好伙伴之间的相互包容、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

三、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优势及对未来的展望

从古至今,音乐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发挥着陶冶思想性情、培养良好品德、提高审美情趣的重要作用。如春秋末期出现的“礼崩乐坏”,强调音乐的政治教化功能,由孔子提出“美善合一”的音乐评价标准,通过音乐来净化人们的心灵,改变人们的思想。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音乐的教育熏陶下实现最高人格的养成。荀子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可见,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

从学校层面上看,积极开展社团活动,甚至可以开展班级合唱比赛等活动。在小学音乐教材中,不仅歌曲题材丰富,而且形式多样,有齐唱、领唱、合唱等形式,然而合唱讲究的是共性而不是个性。通过合唱可以增强班级集体荣誉感,培养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如六年级上册的《妈妈格桑拉》《七色光之歌》《萤火虫》。不仅学习教材的内容,还要渗透其他的中国合唱作品,如《渔歌子》《小龙舟》。让民族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田,还可以开发民族音乐课程资源,弥补课本教材的局限性。例如,广东是以岭南音乐文化为背景,涵盖了广东的汉剧、潮剧、客家山歌及民间小调。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选择具有典型民族风格的曲目来加强欣赏,如《平湖秋月》钢琴曲所体现岭南音乐的独特神韵,蕴含浓厚的南国情调。

音乐学科所彰显的独特艺术魅力,我们要善于发现、挖掘,充分利用。同时,教学因地制宜,结合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让学生感受美的熏陶时,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积极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净化心灵的完美世界。

注释:

①陈淑琴:《祖国真可爱》,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参考文献:

[1]陈玉丹,姚冰.音乐教学新思维[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3.

[2]吴梅芬.浅析爱国主义精神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渗透及思考[J].大众文艺,2011,(18).

[3]陈少群.音乐教学中的爱国情感教育[J].师道:教研,2014,(08).

[4]王慧君.对先秦儒家思想的再认识[J].音乐创作,2013,(11).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渗透
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的分析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让小学音乐教育融入自然回归生活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