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怀教育理想 志做当代“明师”

2017-12-20刘清涛山东省章丘市第四中学

教育家 2017年43期
关键词:教师职业理想教育

文 / 刘清涛 山东省章丘市第四中学

胸怀教育理想 志做当代“明师”

文 / 刘清涛 山东省章丘市第四中学

教师这个职业需要理想主义,仅仅执着于现实主义是不够的。何以言此?那就需要我们从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来理解。教师是引领学生走向明天、开创未来的人,需要一盏理想的明灯来照亮前行的路。教育理想,就是一种立足自己的岗位,探索做一名受学生敬仰的好教师的教育理念。作为一名教师,你希望把学生培养成什么样的人,你如何把学生培养成这样的人,想清楚这些问题,你就树立起了自己的教育理想。有了教育理想,你就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就有了为实现理想而顽强跋涉的巨大精神力量。

作为一名有理想的教育工作者,除了要坚持教育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教育学生坚守道德良知,使之人格完善、自强自立、遵纪守法,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培养家国情怀,积极面对未来,还要努力成就一名学问之师、品行之师,通过学习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通过感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领者和人生路上的指引者,用品识引领学生品学,用博才培养学生博雅,努力创造现代教师之精神、教学之价值、教育之力量。

荀子曰:“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但遗憾的是,教师队伍中有些人矮化教师职业的地位,提出教师要去神圣化,要求社会把教师看成是一个普通的职业,认为教师只不过是依托于学校,“出卖”教育服务的人。这种对教师职业、地位的自轻自贱,既是有这种想法的教师个人的不幸,也是国家民族的不幸。当把自己降格到站在“依靠出卖教育服务养家糊口”的高度来认识教师职业时,这一职业原有的崇高与神圣就荡然无存。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这样的老师,还能指望他满怀教育理想投入到教育事业中吗?还能寄希望他真诚关爱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吗?

有了理想,你就不是在为单位打工,而是在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有理想的人心怀梦想,锐意进取,没理想的人浪费光阴,不思进取;有理想的人在全力以赴,没理想的人在怨天尤人。全力以赴的人把握机遇,应对挑战游刃有余,尽情享受成功的喜悦;怨天尤人的人让机会白白溜走,事业发展停滞,幸福指数降低。

身为教师,拥有了一方讲台,这是最接近自己教育梦想的平台,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此为人师之乐事。所以,不要小觑自己的位置。对于一般人来说,理想或许是奢侈品,而对一个有志于教育事业的人来说,理想应该是必需品。

有理想之念方能生敬畏之心。为人要常怀敬畏之心,为人师者就要敬畏三尺讲台。教师若胸无大志,没有理想,其心理表现在工作上就是缺乏对教师职业的神圣感与敬畏感,导致的结果则是缺乏专业成长的动力。不读书学习,不研究教学,靠吃老本过日子。在知识快速折旧的今天,吃老本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也就无法适应日新月异的教育形势的变化,无法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他们也就难以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学生不能亲其师,何以信其道?

有的人认为教师发展空间有限,一辈子做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教师没有多大出息。实际上,许多大师级的人物都是从中小学教师角色走出去的。朱自清、叶圣陶、丰子恺、夏丏尊、李叔同……他们哪一个不是一代宗师?他们都曾做过中学教师。回想我们自己的成长成才道路,肯定受益于许多优秀教师的教诲。老师有时一个不经意的举动,一句看似漫不经心的话就能改变学生的一生。教师通过教育教学工作,影响和改变着一批又一批学生,使他们走上了更高的人生平台,拥有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不就是我们作为老师的价值所在吗?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性,让其人生快乐,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古人把师从老师学习叫作“从游”。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曾对“从游”做过精妙的解读:“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成。”这种“不求而至,不为而成”正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涵泳此语,我们是否在为师育人的境界上已经落了下乘呢?

希望每位老师都能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遵循学生成长的基本规律,科学施教,因材施教,成为真正的“明师”。何谓“明师”?顾名思义,就是贤明之师,“明白”之师。他们思想开明,胸怀大度,尊重人性,善解人意,学识渊博,满腹经纶,不固执,不迂腐,不仅会教书,更善于育人,他们深知学生成人比成才更重要;他们不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他们不是着力培养听话的学生,而是培养有独立思想、有质疑批判精神的学生;他们不仅教导学生“勤学”之,更引导学生“时习”之;他们不是试图把所有学生塑造成清一色的没有棱角、毫无特长的人,而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爱好、特长,把学生引向适合他的成长道路,力求使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他们不仅注重言传,更加注重身教,他们深知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学生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坚定地信奉“学高为师,身正是范”;他们深知教育是慢的艺术,不能“凌节而施,躐等而上”,所以会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不同的智力发展领域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绝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他们懂得要发展学生,必须先提升自己,他们把终身学习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学养、人文素养、人格修养;他们带着爱心和耐心走近学生,点燃学生的激情,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他们的课堂不只有技术,更有艺术;他们的教学不只有苦力,更有魅力;他们的学生不只有知识,更有见识;他们不仅懂教材、教辅、公式、定理,也懂琴棋书画,诗词歌赋……

希望我们的学校涌现出越来越多真正的“明师”。到那时,我们的学校,不仅有高的升学率,有社会影响力,更有人文气息,有博雅品位。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理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以毕节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