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真实世界中追求教育理想

2017-12-20顾志刚江苏省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

教育家 2017年43期
关键词:真实世界受教育者理想

文 / 顾志刚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

在真实世界中追求教育理想

文 / 顾志刚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

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我们往往会生出两种迥然不同的思维表现:一种思维是将教育看成是心想事成的美好景象,似乎在规划与想象之后就一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另一种思维则将教育看成是一种应对各种复杂情境的事务,似乎无论怎样劳碌,不如人愿的事情总会发生。这一对思维矛盾实际上揭示了这样的事实:教育既是人类的崇高理想,同时也是一段段不断积累的过程。但因为理想不会自动实现,现实不会迁就理想,所以,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既不是简单地呼唤理想,也不是不断地批判现实,而是需要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或建设一个具有实践价值的教育真实。

教育理想只能建基于教育真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曾将教育形容为“必要的乌托邦”,这说明教育首先是一种社会理想。但理想不同于空想,实现理想的途径必须依赖于真实的教育土壤。学校的作用就在于帮助学生不断实现由不能到可能、由不适应到能适应、从一个真实存在到另一个可能存在的积极变化。所以说,教育从来都是面向真实世界展开的。这个真实世界的第一个组成部分就是我们的教育对象。就教育对象的群体性而言,每到一个教育阶段,他们的生理发展、心理发展、智能发展都会积累到一个基本相当的水平,追求教育理想的途径就在于帮助他们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共同发展。但群体的相似性并不代表个体的差异性,差异性也是真实教育世界的重要特点,此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就具有了真正的理由。教育的另一个真实就是受教育者所处的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教育者关注更多的可能是学校这个属于自己的实践空间,但“教育不只是发生在教室里”,如果只是一味地沉浸于自己的领地而看不到教育的其他环境,教育理想最终只能是一个个死胡同。一方面,家庭承担着教育对象初级社会化的责任,如果初级社会化的效果令人满意,学校的次级社会化就能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因为前者会给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教育者了解家庭的需求,家校之间才有合作的可能;了解家庭的教育成果,学校教育才能获得准确的起点。另一方面,只有将真实的社会环境作为教育的重要背景和重要资源,教育才可以获得广阔的空间。教育作为社会现象,它就不可能游离于社会之外,在此,学校要善于挖掘社会价值观、社会需求、社会提供的各种辅助手段和设施的积极意义,引导受教育者了解和判断似是而非或似非而是的社会现象,不断实现教育与真实的社会生活进行广泛的联结。从教育对象、家庭与社会所组成的真实世界出发,就能够深刻地了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理想,我们实现理想具有哪些真实的条件。

正视某些脱真的教育现实

人们往往会非常轻易地认为,只有现实存在的才是真的和可信的,因为我们总是身处各种现实环境之中,这些现实既可以被看到,又可以被感知到。但看到的未必为真,现存的未必为善,有些客观存在的教育现实会因为“见怪不怪”而蒙蔽我们的眼睛,影响我们的判断,并成为追求理想的羁绊。反观时下的一些现实,有不少很值得我们反思甚或警惕。一是将质量与公平对立起来。质量是指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公平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两者结合,教育便成为有质量的公平,教育理想也就有了实现的可能。但由于我们沉迷于升学效应或名校录取效应,许多学习困难的学生成了所谓教育质量的弃儿,他们人生出彩的机会反而被我们这些奉质量和公平为生命的教育者所剥夺。二是将学习与课业等同起来。基础教育的本义就是为受教育者的终生发展打好共同基础,对这一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学习应该是广泛而综合的,他们既需价值观的构建,又需知识的积累;既需品德的提升,又需身心的发展;既需审美的能力,又需实践的本领。但在“改变命运”的狭隘知识观影响下,不少学校就将学习转变为课业,不断增加的课业形成了过重的负担。过重的课业负担必然造成发展的失衡,许多学生因感受不到童年的乐趣而产生厌学的情绪,更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青春初期产生难以消除的焦虑感、挫败感。三是将教学与生活对立起来。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曾言,“教育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生活始终是教育的理由、源泉和目的所指,只有实现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结与融通,知识才具有真实的意义。但由于教育只重视书本知识的不断重复,重于各种抽象概念的演绎和记忆,教育世界和生活世界变成了两个毫不相干的领域,学生一走进学校、一坐到课堂似乎就走进另一个无法感知的天外世界。这些现象看上去可能是现实,但它们却是人为制造出的教育现实,由于它只看到教育的知识传承功能而违背了教育的人性和生活性,所以成为脱真的教育现实。或者说,它们只是给那些比较可怕的教育现实披上了一件所谓真实的外衣。西班牙哲学家萨瓦特尔曾就此类现象做过这样的评述:“如果不了解人类价值观,如真理、准确度和好奇心,又如何教授科学知识呢?如果不懂社会生活,体会不到人的希望和恐惧,又如何学习科技和艺术呢?”如果基础教育要真正指向核心素养的培育,我们首先必须否定这些不该存在的现实。

建设一个真实的教育世界

今天的教育就是明天的世界,立足于真实的今天才能迎接理想的明天。学校作为教育的代言人和校本教育世界的建构者,其首要任务应是在林林总总的教育现实中去伪存真,并着力建构一个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能在其中进行创造和享受的、具有真实意义的教育世界。建设这样一个真实的教育世界,必须思想先行。对此,陶行知先生给出了一个经典答案:“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即无论办什么样的教育,应始终将“真人”的培育立于中心地位,始终将“求真”作为主要目的,除此之外,别无他途。我们培养的人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它就必须尊崇人的本性,发展人的善性,实现人的尊严。这才是追求教育理想的前提。建设真实的教育世界必须重构学校文化。文化的力量在于其教育的濡染性和生动性,“一所学校的课程并不只是关于‘教材’而已。学校最主要的教材,如果从文化的观点来看,乃是学校本身。学生所体验的就是如此,而它也决定了它所生成的意义是为何物”。(布鲁纳)因此,必须使学校成为一个能够使学生产生亲近感的教育世界,成为一个让人能够真切体会到物我两谐的带有丰富精神内涵的生活世界,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缺少人性的封闭空间。建设真实的教育世界必须重建真实的教育关系。世界是由各种关系构成的,教育世界中的关系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真实的教育关系来自于师生间真诚的倾听与精神的相遇,其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由关注文本转向关注受教育者,教师将自己也变成学生可以学习的课程,教育由此而成为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与合作。此外,课程的多样化与开放的教育时空也是真实的教育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是一个无限的可能,他不仅需要具有共同的课程,而且也需要属于自己的领域。教育最终是一种发现主体和解放主体的过程,我们的学校、课堂、生活就应该为他们提供自由想象、自由表现和自由飞翔的时间和空间,这样的教育也就变成理想的教育,追求教育理想的过程也就成了学校与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猜你喜欢

真实世界受教育者理想
多替拉韦联合拉米夫定简化方案治疗初治HIV感染者真实世界研究
参麦宁肺方治疗223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真实世界研究
基于真实世界证据的人工髋关节假体临床使用研究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少数民族地区初中数学学习弱势学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的研究
浅谈初中语文“三段六步”教学法的策略
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