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2017-12-20王雅倩王向光富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1期
关键词:神经质人格特质主观

王雅倩王 丽△向光富

①中国.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浙江宁波) 315211 ②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北黄石) 435002 △通讯作者E-mail:wanglidoc@163.com

大学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

王雅倩①王 丽①△向光富②

①中国.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浙江宁波) 315211 ②湖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湖北黄石) 435002 △通讯作者E-mail:wanglidoc@163.com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大学生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作用,从而为提高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量表、幸福感量表和自我弹性量表对38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开放性在年级、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F=4.01,9.14;P<0.05)。大学生神经质在学科上有显著差异(t=2.45,P<0.05);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t=-1.97,P=0.05)。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年级和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F=2.88,4.54;P<0.05);③心理弹性在学科上有显著差异(t=-2.23,P<0.05);心理弹性在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F=4.10,P<0.05);④心理弹性(r=0.21~0.54,P<0.01;r=-0.32,P<0.01)和主观幸福感(r=0.17~0.22,P<0.01;r=-0.17,P<0.01)与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和开放性呈显著正相关,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r=0.27,P<0.01);⑤大五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以及大五人格通过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有显著但较低影响。结论:大五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及大五人格通过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有显著性但影响较低。

大五人格;主观幸福感;心理弹性;中介作用

大学生团体是社会结构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早期,他们个性尤其突出,对生活充满激情,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梦想。那么,大学生的幸福体验是否与他们不同的人格特质有关呢?在逆境中体现出坚强、勇敢这些特质的大学生,他们心理弹性高低是否也会影响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呢?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被定义为人们对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平衡的结果[1],是衡量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和心理健康水平的主观指标。个人特质如人格、认知风格、自尊,环境因素如社会支持、家庭环境、文化因素会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2]。过去,心理学界着重对消极情感与病理心态进行研究,而涉及积极心理学领域的研究非常少。国内对于这一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缺少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深入研究。如今,主观幸福感已经受到国内各个领域的广泛关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生活与情感的幸福感体验,保持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已有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的人格特质是主观幸福感最有力、最稳定的预测源之一。但是,人格特质不能对主观幸福感的变化作出完全的解释,已有研究表明,高心理弹性的个体能够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并利用这些积极情绪来适应压力,保持心理健康[3]。同时,个体的心理弹性亦是影响主观幸福感的重要因素[4]。心理弹性是指个体不受压力与逆境的负面影响,并能在压力与逆境之中奋斗不息而获得发展的现象[5]。心理弹性的高低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处理困境和应对压力等方面,影响心理弹性的因素有许多,人格特质便是其中重要的预测因素之一。另外,已有研究表明,心理弹性对大学生的情绪和主观幸福感也有显著影响。综上所述,人格特质、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目前国内学者较多探讨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关于三者之间的具体关系,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描述。因此,本次研究旨在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探讨人格特质、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湖北某大学随机选取被试400人,回收有效问卷382份(97.2%)。其中,男生249人,女生133人;文科136人,理科246人;城市132人,乡镇72人,农村178人;大一80人,大二164人,大三70人,大四68人。

1.2 方法

1.2.1 大五人格 采用朱小佳修订的大五人格量表[6],共44个项目,分为5个维度。该量表的α系数为0.740。

1.2.2 主观幸福感 采用Campbell幸福感量表[7],该量表分为两个部分:总体情感体验指数,共8个项目;总体生活满意度,共1个项目。该量表采取7级计分。

1.2.3 心理弹性 采用Block等人编制的自我弹性量表[8],共14个项目,4级计分。项目简短明了,避免了疲劳效应。

1.3 统计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7.0和Amos 17.0进行处理。

2 结 果

2.1 大五人格、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弹性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

2.1.1 性别差异 主观幸福感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见表1。

表1 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s)

表1 主观幸福感的性别差异(±s)

因变量 男 女 t P幸福感 9.53±2.07 10.00±2.35-1.97 0.05

2.1.2 学科差异 大五人格神经质文科生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心理弹性理科生得分显著高于文科生,见表2。

表2 大五人格和心理弹性的学科差异(±s)

表2 大五人格和心理弹性的学科差异(±s)

因变量 文科 理科 t P神经质 2.88±0.57 2.73±0.55 2.45 0.02心理弹性2.74±0.39 2.83±0.37-2.23 0.03

2.1.3 年级差异 由表3可知,神经质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大一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大三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大四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主观幸福感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大四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

表3 大五人格和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s)

表3 大五人格和主观幸福感的年级差异(±s)

注:1=大一,2=大二,3=大三,4=大四

因变量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四 F P 多重比较神经质 3.44±0.56 3.29±0.55 3.46±0.49 3.53±0.57 4.01 0.01 1>2、3>2、4>2幸福感 9.96±2.22 9.55±2.19 9.74±2.22 10.48±2.46 2.88 0.04 4>2

2.1.4 生源地差异 由表4可知,开放性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城市户口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乡镇户口学生和农村户口学生。主观幸福感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总体处于较高水平,城市户口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乡镇户口的学生,农村户口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乡镇户口学生。心理弹性在生源地上存在显著差异,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城市户口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乡镇户口学生和农村户口学生。

表4 大五人格、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弹性的生源地差异(±s)

表4 大五人格、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弹性的生源地差异(±s)

注:a=城市,b=乡镇,c=农村

因变量 城 市 乡 镇 农 村 F P 多重比较开放性 3.56±0.53 3.31±0.53 3.31±0.55 9.14 0.00 a>b、a>c幸福感 10.09±2.22 9.13±2.26 9.94±2.26 4.54 0.01 a>b、c>b心理弹性 2.87±0.39 2.73±0.35 2.76±0.38 4.10 0.02 a>b、a>c

2.2 大五人格、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弹性的相关

2.2.1 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弹性的相关

见表5,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开放性与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呈显著的正相关;神经质与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呈显著负相关;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

表5 大五人格、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间的相关(r)

2.2.2 心理弹性在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见表6。自变量:大五人格(5个水平:外倾性、宜人性、开放性、神经质、责任心),因变量:主观幸福感,中介变量:心理弹性。

第一步检验大五人格对主观幸福感是否有预测作用。结果显示,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是显著的。

第二步检验大五人格对心理弹性是否有预测作用。结果显示,大五人格的预测作用也是显著的。

第三步检验大五人格、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作用。结果显示,大五人格、心理弹性的预测作用都是显著的。

表6 心理弹性在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由依次检验可知,心理弹性在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显著,由于回归系数都是显著的,所以是部分中介效应。其中,心理弹性在宜人性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033×0.096/0.119=2.66%,心理弹性在责任心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050 ×0.050/0.047=5.31%,心理弹性在神经质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135× 0.021/0.044=6.44%,心理弹性在开放性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454× 0.046/0.125=16.7%,心理弹性在外倾性与主观幸福感间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0.077× 0.076/0.090=6.50%。

见图1。鉴于大五人格的所有因子与心理弹性和主观幸福感都呈显著的相关,因此,根据笔者的假设以大五人格各因子为预测变量,以心理弹性为中介变量,以主观幸福感为被预测变量(效果变量)用Amos 17.0软件对其进行路径分析,建立并检验了心理弹性在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模型。

图1 心理弹性在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模型

见表7。标准拟合指数(NFI)和相对拟合指数(CFI)在0.9附近,拟合优度指数(GFI)高于0.9,近似均方根(RMSEA)等于0.1,χ2/df的值等于5,说明模型的拟合度尚可。由中介结构模型图可知其中介效应(间接效应)占直接效应的比率为0.61× 0.09/0.29=18.93%,中介效应与总的效应的比率为0.61×0.09/0.344=15.95%,说明大五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以及大五人格通过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有显著但有较低影响。

表7 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的各项拟合指标

3 讨 论

3.1 人口学变量差异性分析

大五人格神经质在学科上有显著差异,文科生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神经质的人格特质是:焦虑、神经质、心烦意乱、压抑、冲动、脆弱、失调。文科生在这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说明文科生普遍比理科生焦虑、压抑、冲动、脆弱。开放性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大一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大三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大四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开放性的人格特质是:富有想象的、独立思考的、爱创造的、兴趣广泛的、开放的。大一、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在这个维度上的得分普遍高于大二的学生。说明大一、大三和大四的学生普遍比大二的学生更加富有想象力,更加活跃,兴趣广泛且更加富有创造力。开放性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城市户口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乡镇户口学生和农村户口学生。城市户口学生得分普遍高于农村与城镇户口的学生。这说明,城市户口学生所处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比乡镇和农村的学生更加优越,所接受的刺激较多,机会较多,他们从小参加各种培训班和校外活动。因此,城市户口的学生更加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感情丰富,兴趣广泛。

主观幸福感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这与李儒林[9]的研究结果一致。女生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个体的主观幸福感高低取决于客体所制定的标准,幸福感包括了总体情感指数和生活满意度的得分。女生在情感体验上比男生体验到更多积极情感,在生活上比男生具有更高的满意程度。主观幸福感在年级上有显著差异。通过多重比较发现,大四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大二的学生。不同年级主观幸福感得分的排名为:大四高于大一高于大三高于大二。大四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最高,他们经历了丰富多彩的四年大学生活,正值求职毕业季,他们人生目标明确,对未来充满期待与热情。主观幸福感在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城市户口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乡镇户口学生,农村户口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乡镇户口学生。这说明,个体的成长环境对其主观幸福感具有影响。个体所处的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对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导致个体对于幸福感的主观标准不同,幸福感体验因此有显著差异。

心理弹性在学科上有显著差异。理科生得分显著高于文科生,心理弹性主要是指个体从挫折中恢复的能力或应对困难的能力。理科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理性思维训练和实验较多,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理科生在心理弹性上的得分显著高于文科生。心理弹性在生源地上有显著差异。城市户口学生得分显著高于乡镇户口和农村户口的学生。城市户口学生得分最高,说明城市户口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应对挫折的能力和从困境中自我恢复的能力。

3.2 相关分析

研究结果发现,主观幸福感与大五人格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主观幸福感与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开放性之间均呈正相关,主观幸福感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

这与已有的研究成果一致:王滨[10]在关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类型关系的研究中指出外向的、乐于助人的、富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充满责任感的大学生更易在环境中获得正向的信息与反馈。他们更加善于积极投入活动情景中,从而获得积极的反馈。对于幸福感的主观标准他们更倾向于制定在自己所能接受的范围之内。因此,具有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和开放性人格特质的大学生具有更高的幸福感体验。

研究还发现,主观幸福感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这说明在神经质上得分较高的大学生,他们的主观幸福感较低。主观幸福感与多种人格特质有关,外向的人有更多的幸福感体验,而神经质的人则有更多不愉快的体验。

研究结果发现,大学生大五人格与心理弹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其中,心理弹性与外倾性、宜人性、责任心和开放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与神经质存在显著负相关。这与国内已有的研究结果一致:宋凤宁[11]等人的研究发现,人格特质会在个体所处的环境中得以形成,个体所处的困境与遇到的负面环境会影响个体的人格特质,个体应对这些困境的经历促使了个体心理弹性的形成。

心理弹性与神经质存在显著负相关。这一点与张德兰[12]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神经质得分较高的大学生情感调节能力差,他们经常处于不良的情绪状态中。这些人思维能力、独立决策的能力以及有效应对外部压力困境的能力比较差。

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弹性存在显著正相关。这与赵婧[13]的研究结果一致。我们可以推测大学生在困境中处理问题也会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另外,大学生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的良好预测作用也启示我们,为了提高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方面的主观幸福感,学校应该加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提高大学生心理弹性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假设的模型拟合度尚可。中介效应占直接效应的比率为18.93%,中介效应与总效应的比率为15.95%,说明大五人格对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影响以及大五人格通过心理弹性对主观幸福感的间接影响有显著但较低影响。心理弹性在大五人格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具有中介效应。此中介模型很好的解释了大学生人格特质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当学生为高责任心、高宜人性、外倾性、低神经质、低精神质者时,他会积极应对压力,获得高社会支持体验,因此承受压力的能力强,乐观积极,有较高的心理弹性,进而会有较多积极情绪,生活满意度较高,从而获得较高的主观幸福感水平。

综上所述,本研究验证了人格特质的不同影响大学生心理弹性的高低,从而获得不同的主观幸福感体验。这启示我们在教育和管理学生的过程中,对不同人格特质的学生要区别对待,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

[1]侏国锋,何存道.驾驶员情绪状态量表信度与效度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2,25(3):296-299

[2]钟铭恩,吴平东,彭军强,等.基于脑电信号的驾驶员情绪状态识别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21(9):64-69

[3]赵晶,罗峥,王雪.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弹性、积极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9):1078-1080

[4]崔红霞,张英俊.心理弹性对家庭支持和主观幸福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6):869-871

[5]李庆玲,梁福成,李玉芹,等.农村与城市高三学生心理健康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7):774-775

[6]朱小佳.大五人格量表(BIF)的初步修订[D].兰州:兰州大学, 2005

[7]丁园园.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D].芜湖:安徽师范大学,2005

[8]刘虹.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其就业心理的关系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0

[9]李儒林.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10):865-868

[10]王滨.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类型关系的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24(4):86-87

[11]宋凤宁,黎玉兰,罗锉,等.心理弹性对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危机的中介作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0(28):3387-3390

[12]张德兰,黄大庆,于红军.心理弹性在大学生人格特征和主观职业障碍中的中介效应[J].理论研究,2014(3):69-71

[13]赵婧.浙江高校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调查研究[J].调查与分析,2013(6):6-9

http://www.cjhp.com.cn/

College Students'Big Five person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The Mediating Role of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WANG Yaqian,WANG Li,XIANG Guangfu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Ningbo University,Ningbo 315211,China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resilience in college students'Big Five personality and subjective well -being,so as to provide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mental health.Methods:In the study,382 college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big five personality scale,the well-being scale and the self-resilience scale.Results:①Opennes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udents in the grade and the place of origin(F=4.01,9.14;P<0.05).Neuroticism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udents in subjects(t=2.45,P<0.05).②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t =-1.97,P=0.05).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ollege student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rade and the place of origin(F=2.88,4.54;P<0.05).③Resilienc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udents in subjects(t=-2.23,P<0.05).Resilienc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tudents in the place of origin(F=4.10,P<0.05).④Psychological resilience(r=0.21~0.54,P<0.01;r=-0.32,P<0.01)and subjective well-being(r=0.17~0.22,P<0.01;r=-0.17,P<0.01)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Extraversion,agreeableness,conscientiousness and openness,correlated negatively with neuroticism.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correlated positively with subjective well-being(r=0.27~0.54,P<0.01).⑤Big five personality has directly effects on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and Big five personality has indirect effects on subjective well-being through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but significantly lower.Conclusion:Big five personality can influence well-being directly and indirectly by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Big five personality,Subjective well-being,Psychological resilience,Mediating role

B844.2,R395.6

A

1005-1252(2017)01-0112-05

10.13342/j.cnki.cjhp.2017.01.027

2016-08-13)

猜你喜欢

神经质人格特质主观
人格特质对年轻驾驶员潜在危险感知能力的影响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神经质有九个表现
近视患者人格特质与近视矫正手术意向的关系研究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
对立与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