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分析及教育对策研究

2017-12-19宋倩

广西教育·C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心理分析教育对策高校学生

宋倩

【摘 要】本文基于心理学的视角分析高校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与特点,探索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学生的心理因素,提出解决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教育策略:坚持人本主义,以诉求为中心;以社会认知相关理论为指导,健全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加强沟通交流,提高沟通技巧;促进信息公开透明,消除“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关键词】高校学生 网络群体事件 心理分析 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10C-0006-03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一个本土化的概念,也有研究将之称为网络群聚行为,指的是一定社会背景下形成的网络群体就共同关注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通过网络集中参与讨论,发布、传播信息,制造网络舆论,并力图使社会事件的发展符合自身愿望的集体行为。与之相对应,我们将高校学生网络群体行为理解为:高校学生共同关注的校园问题和校园现象,通过网络发布、传播,集中参与讨论,制造网络舆论,力图使事件的发展朝向自身愿望方向的集体行为。本文从心理学相关理论视角,分析高校网络群体事件的成因与特点,探讨符合当代大学生心理特点的网络群体事件教育策略。

一、高校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

(一)学校管理服务与学生需求存在差距,学生意见的表达途径缺失或不顺畅。网络群体事件大多关乎学生切身利益的外部条件如校园生活、自身财产、自身安全、资源所有、健康等,按照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来看,这些需要处于较低层次,但它们是每个人都可以努力争取实现的愿望。在这些基本条件无法获得满足的时候,学生就会努力去争取,但现实条件中,这种能够争取的途径恰恰缺失或者仅是形式上的存在。

(二)学校对于信息管理的机制不健全,对消息的发布不及时、不客观、不透明,学生得不到正确消息,看不到期待看到的相应措施。高校面对一些突发事件,在干预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略正确发布相关说明的问题,而是采取相对简单粗暴的方式,如对百度贴吧中的学生发言、提问直接删除,对于QQ发言的学生,直接批评教育等,缺乏有诚意的说明,呈现避而不谈或者有意掩盖的态度,激化学生与学校的矛盾。

(三)学生的法律观念、自主意识、维权意识日益强烈,深谙网络舆论在扭转事件中所能产生的压力作用。当代大学生具有思维活跃、知识丰富、个性张扬等特点,当他们发现自己所面对的事物与自身的知识或期望相悖时,他们倾向保护个人权利不受侵犯而对抗权威。他们是经常上网的群体,往往认为事件“闹大”会得到更多更高级别的关注,舆论通常倒向弱势一方。他们希望通过舆论压力,让事件朝自己期望的方向改变。

(四)网络具有匿名性的特点,学生的意见、情绪能够得以更真实抑或更偏激地表达。虽然学生的维权意识越来越强,但在表达一些意见或者情绪的时候,依然会抱着畏惧心理,担心自己的言行会招来“报复”,担心甚至会因此影响学业。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网络的匿名性为其真实表达意见,或者酣畅淋漓地宣泄情绪支持提供了机会,此外,不管是百度贴吧或者是其他类似校园BBS论坛等,一个用户均可申请多个小号,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学生提供获取“大众”支持的假象。

二、高校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一)突发性强,具有较强的舆论导向性,传播速度快。网络不受限,而且智能手机的使用、4G网络的覆盖,为学生随时随地地上网提供了可能,这也使得信息的传递和获取,方便而快速。如此一来,学生在有限的网络空间和短暂的时间里,可能因为获取信息有限,加之情绪容易被煽动,从而成为网络“愤青”,导致网络暴力。

(二)事件关乎群体事件中群体的利益,对该群体具有较重大的现实意义。事件通常分为两大类:一类关系学生的切身利益,如在校期间的吃、喝、用、学等;另一类与参与网络事件的学生并无直接关系,但学生认为其具有知情权。对前一类问题,网络群体行为的目的是争取实现于己有利的条件;对于后一类问题,网络群体行为的目的是希望看到学校在此事件中承担什么责任、采取什么措施,做了哪些努力,在了解的基础上,消除内心的不安全感。

(三)网络群体性事件中,个体易发生去个性化,愤怒情绪易受到煽动和激化。“在去个性化的情境下,其行为受外部线索调节,个体的自我觉察和对评价的敏感性低于一般情境,有更强的集体一致性,会选择更危险、违背习俗的行为。”在网络环境中,学生很容易受网络言论的影响,判断力下降,客观分析的能力降低,加之处在年轻气盛的年龄阶段,愤怒的情绪非常容易被煽动和激化,而趋向跟发布网络言论的群体站队。

(四)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群体行为,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网络的发展,为学生的情绪、态度表达提供了途径。在网络群体性事件中,大多数学生并非抱着敌对、破坏的心理,而是希望表达一种合理的诉求。但因为学生尚处于心智不够成熟、情绪不够稳定的阶段,常常因为会表达缺乏克制而掺杂较多非理性因素,使得不加控制的情绪表达走向极端。

三、高校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中的学生心理分析

(一)自我意识与自我实现。一方面,网络群体事件与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弱化和自我价值的非理性判定有关。通常情况下,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完整且统一的自我,对于自我身份具有较准确的定位。但是在网络环境中,学生的真实自我与虚拟自我会被不同程度激化,自我同一性在网络环境下被不同程度弱化,学生对现实自我角色定位模糊,角色责任迷失,本我被完全释放,不再受超我的约束,容易出现不符合角色规范的言行。另一方面,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指出,人有自我实现的需要,且处于需要层次的最高级别。对于在校学生来说,他们有个人能力得到体现,潜力得到发挥的强烈需求,而网络为他们提供了实现这种需求的可能性。一些平时不善言语沟通、没有做过学生干部、缺乏成功体验的学生,他们发现,通过网络发布自己所掌握的某校园事件,可以吸引注意,感染情绪,引发共鸣,获得支持,从中获取在现实生活中未曾获得过的信心与希望。endprint

(二)态度表达与情绪宣泄。高校网络群体事件中的学生,通常具有较为一致的态度,认为事件不合理或无法理解,认为自身利益在该事件中受到损害,自己属于弱势群体,想通过表达明确自己的态度,获得改变。他们的态度,可能本身只是在不明真相时的偏见,也可能本身是合理的,但是在表达时,呈现的是偏执和极端,在表达上表现为攻击、谩骂、夸大事实、故意煽动等。情绪若缺乏理性的控制,容易使事情走向极端,影响校园的和谐与稳定。

(三)压力与反抗。在校大学生承受的压力来自各方面,如经济压力、处理人际关系的压力、就业压力等,这些压力需要一个缓解的途径;同时,在校大学生会把一些“要求”当作“压迫”,他们觉得有必要反抗,而网络为他们压力的缓解与对“压迫”的反抗提供了机会。网络让他们肆无忌惮,此时网络的功能对于他们来说,就像在情绪宣泄室一样,可以随意击打,只不过,他们在网络上运用的是文字和言语作为宣泄的工具;学生也在寻找各种机会,运用某些突然事件的发生,以制造网络舆论为平台,与学校的某些制度对抗。

(四)暗示与从众。心理学相关理论认为,在某些特定条件下,群体中成员的个性容易消失,仿佛受到某种磁场的影响,与催眠者的状态非常相似——个体的大脑活动处于麻痹状态,意志力和判断力消失。个体在暗示的作用下,极易受到群体的影响,无意识地出现一些冲动的行为,这些行为会因为群体成员的相互影響而增强。

高校网络群体事件中,普通学生对网络“领袖”具有一个从认同到问题内化的过程,在参与事件的过程中,从众心理中存在的责任分散心理,使得学生个体的参与既有团队的支持,又有逃避责任的可能,这也是高校网络群体事件的心理条件。

(五)定式与刻板。在信息有限的情况下,人们对事情的解释往往会以自己习惯的方式进行推理和猜测,带有习惯的定式;而对于某个群体或某些人,早已形成一种概括而固定的看法,在评价判断时会带有比较强烈的主观色彩。定式与刻板的存在,是高校网络群体事件爆发的条件之一。

(六)敌对与冷漠。在某些高校网络群体事件中,事件本身其实与事件群体的根本利益并无直接关系,参与者只是抱着一种报复心理,或因其曾经遭受过学校或老师的“不公”,希望事件影响扩大,事件或相关人员受到处罚,满足自己的内心需要;也或者只把事件当成一个娱乐事件,他对当事人缺乏理解与共情,参与事件,煽动网络情绪,只是希望在一片混乱中找寻乐趣。

四、教育对策

(一)坚持人本主义,以诉求为中心。在高校网络群体事件中,管理者应该转变观念,不要把事件单纯地定义为学生闹事,而应认清网络群体事件中学生诉求的合理性。面对事件的发生,不应该采取回避和压制的做法,而应该做到换位思考,理解情绪,直面学生问题,深入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将学生的合法合理权益摆在首位,积极应对,获得学生群体认同。研究者张书维、王二平在总结国外的研究时得出这样的结论:群体认同对群体性事件的预测作用已在很多的领域得到证实。因此,学校只有一贯采取诚恳的态度,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同,也才能有效预防网络群体事件频发。

(二)以社会认知相关理论为指导,健全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其在校园网络舆论中极易产生认知偏差。重大校园事件发生后,学生如果没有渠道获得想要的答案,就会从百度贴吧等途径获取消息,这些消息本身比较片面,加之学生对学校先入为主的定式思维,学生会对事件做出偏颇的判断。针对网络群体事件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学校教育管理者应该以社会认知的相关理论如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归因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等,健全校园网络舆论引导机制,做到课堂引导和日常影响,让学生学会分析事件背后自己的心理状态,并能以健康的心态、正确的言行面对问题。

(三)加强沟通交流,提高沟通技巧。沟通技巧在网络群体事件中是非常关键的,面对事件的发生,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同时,一定要善用“共情”技术,注重学生个体层面的负面情绪疏导。该年龄阶段的学生对学校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若一味只重政治教育,而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务必会适得其反,强化逆反心理,不利于事件的控制和解决。所以,管理者应该善用“共情”技术,用心倾听,真正做到共情,共情到位,激烈的情绪才有可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当事者不再用情绪面对问题时,事件才有解决的可能性。

(四)促进信息公开透明,消除“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人们获得控制感的重要条件,是以“对已发生事情能解释,对未来发生事情能预测”——“理解”为前提。生活中,人通常不愿忍受不确定和模糊,总是努力消除不确定性。在高校网络群体事件当中,对于学生来说,他们最希望的就是获取信息,消除疑虑。信息被隐瞒,真相被掩盖,往往导致猜忌,而带有明确倾向的猜忌,往往导致事件负面影响扩大化。因此,对于校园突发事件,做出及时客观的事件说明,促进信息的公开透明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霍虹.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心理特征的分析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32)

[2]刘晓丹.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学分析[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3(3)

[3]胡杨,徐建军,张宝.社会认知心理学对校园网络舆论环境优化的启示[J].现代大学教育,2013(3)

[4]李艳霞.以群众诉求为中心的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应对分析[J].中国市场,2016(34)

【作者简介】宋 倩(1982— ),女,满族,硕士,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教师。

(责编 黎 原)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分析教育对策高校学生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幼儿告状行为状况及其对策
浅析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高职女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成因与教育对策
“局外人”到“局内人”的转变
浅析艺术院校宿舍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问题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