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早期干预效果观察

2017-12-19,,,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22期
关键词:利钠前体贝沙坦

, ,,,

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早期干预效果观察

乔爱春,冯玫,李丽琪,张晓旸,马珂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早期干预效果。方法将84例糖尿病早期心肌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仅控制血糖,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检测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值。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前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浆NT-proBNP较治疗前均有下降,治疗组NT-proBNP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降低糖尿病早期心肌病病人血浆NT-proBNP水平,对预防糖尿病心肌病病人的病情发展有重要意义。

糖尿病心肌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厄贝沙坦

糖尿病的心脏并发症不仅表现为大血管病变,同样也表现为心肌病变。糖尿病心肌病作为糖尿病病人的主要严重并发症之一逐渐受到大家的重视。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为代谢紊乱及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本研究对糖尿病心肌病早期病人应用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用药前后心功能变化,探讨2型糖尿病心肌病病人的早期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6月—2017年3月在山西大医院确认为糖尿病心肌病早期病人84例,其中男40例,女44例,年龄59岁±10岁。糖尿病心肌病诊断标准[1]:有糖尿病史,超声心动图显示早期表现为左心房增大、舒张功能受损。排除标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明显收缩功能受损、肾病等。

1.2 研究方法 所有病人均行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测量心腔大小及心脏舒张功能,即E峰与A峰比值等,并检测血清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控制血糖为主。治疗组在降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初始剂量为75 mg/d,1周后如能耐受加至150 mg/d。两组在年龄、性别及病程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复查两组血清NT-proBNP值。治疗组有1例服药后不适退出研究。

2 结 果

两组病人治疗前NT-pro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浆NT-proBNP较治疗前均有下降,治疗组NT-proBNP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NT-proBNP值比较(±s) pg/mL

3 讨 论

糖尿病心肌病的发病机制包括代谢紊乱、心肌纤维化、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等。糖尿病高糖环境下,心肌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RAAS)系统激活,导致心肌纤维化,心室肌僵硬度增加,心室顺应性降低,从而引起舒张或收缩功能减低[2]。另外蛋白激酶C异常也可增加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表达,进一步使血清和组织中血管紧张素增加,直接刺激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可使心肌重塑和心肌肥大[3-4]。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T1)可阻滞血管紧张素Ⅱ与AT1结合,从而阻断心肌纤维化、心肌细胞凋亡。该类药对糖尿病心肌病的干预作用在动物试验中得到证实[5-7]。厄贝沙坦是一种选择性血管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可以有效地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

糖尿病心肌病的早期诊断主要依赖于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有研究证实糖尿病早期心肌病病人利钠肽及NT-proBNP水平升高[8-9],作为糖尿病早期心肌病病人的监测指标简单、准确。

本研究表明,糖尿病早期心肌病病人口服厄贝沙坦后,NT-proBNP水平较单纯控制血糖组明显降低,说明厄贝沙坦可进一步改善心功能,延缓糖尿病心肌病的进展。

[1] 侯伊玲,陈彦婷,王淑萍,等.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 武警医学院学报,2007,16(6):688.

[2] 黄娅茜,王宪,孔炜.糖尿病心肌病发机制研究进展[J].生理科学进展,2010,41(1):31-36.

[3] Hayashi K,Okumura K,Matsui H,et al.Involvement of 1,2-diacylglycerol in improvement of heart function by etomoxir in diabetic rats[J].Life Sciences,2001,68:1515-1526.

[4] Way KJ,Isshiki K,Suzuma K,et al.Expression of 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is increased in injured myocardium associated with protein kinade C beta2 activation and diabetes[J]. Diabetes,2002,51:2709-2718.

[5] 苗雅,张薇,钟明,等.超声背向散射积分评价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左室心肌间质纤维化及缬沙坦的干预效果[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7(2):154-158.

[6] 刘洋,胡翠宁.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2):6691-6693.

[7] 卫银芝,熊世熙,干学东,等.替米沙坦对糖尿病心肌病大鼠心脏保护作用[J].武汉大学学报,2014,35(7):528-532.

[8] 乔爱春,李扬,冯玫,等.血清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及心肌营养素-1对糖尿病心肌早期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药物与临床杂志,2017,17(6):1671-2560.

[9] 杨生,张鲁宁.脑钠肽在早期糖尿病心肌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21(12):1502-1504.

R542.2 R256.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7.22.044

1672-1349(2017)22-2936-02

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No.20140313015-16)

山西医学科学院/山西大医院(太原030032),E-mail:qiaoaichun@126.com

信息:乔爱春,冯玫,李丽琪,等.厄贝沙坦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早期干预效果观察 [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22):2936-2937.

2017-08-10)

(本文编辑 郭怀印)

猜你喜欢

利钠前体贝沙坦
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展向压力分布可控的前体/压缩面气动设计方法及其流动特性
N-末端脑钠肽前体与糖尿病及糖尿病相关并发症呈负相关
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对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
不同迎角下脊形前体绕流数值模拟研究
血清N末端B型利钠肽在识别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及不良反应状况
硝苯地平联合厄贝沙坦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T中枢记忆前体可控制克隆优势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叶酸对H型高血压伴舒张性心衰疗效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