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尿酸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017-12-19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年22期
关键词:高尿酸血尿酸血症

, ,

血尿酸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陈明星,赵培,刘萍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4月在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明确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共104例,进行血尿酸测定,男性以血尿酸水平>420 μmol/L,女性以血尿酸水平>360 μmol/L,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根据是否合并高尿酸血症,分为正常血尿酸组CA组和高尿酸血症组(B组)。比较两组病人基线临床资料,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并随访1年,观察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和心源性死亡,次要终点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再次血运重建、恶性心律失常和脑卒中。结果住院期间死亡8例(A组死亡5例,B组死亡3例),两组各失访3例,90例病人完成1年随访,其中A组68例,B组22例。B组住院期间的病死率显著高于A组(10.7%比6.6%,P<0.05),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高于A组(21.4%比11.8%,P<0.05);随访1年,B组全因死亡和次要终点的发生率均高于A组,分别为(18.2%比8.8%,45.5%比27.8%,P<0.05)。结论血尿酸水平升高预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近、远期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风险增加。

高尿酸血症;急性心肌梗死;预后;血尿酸;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斑块破裂,心肌细胞持续缺血氧导致的心肌坏死,尽管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水平明显提高,但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增高,并呈年轻化趋势。我国高尿酸血症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城市和沿海地区,高尿酸血症发病率达5%~23.5%[1-2],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水平。国外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提示缺血性心肌病和急性心肌梗死风险增高,高尿酸血症和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死率和30 d病死率相关[3]。目前国内对于高尿酸血症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长期预后的关系研究较少。本研究探讨血尿酸水平和急性心肌梗死近期和远期预后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入选2012年1月—2014年4月在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明确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共104例,其中男66例,女38例。入选病人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发病24 h内入院,年龄≥60岁且<90岁。检查前未行降脂、利尿、促血尿酸水平下降的药物治疗。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男性血尿酸水平>420 μmol/L,女性血尿酸水平>360 μmol/L。根据病人是否合并高尿酸血症,将入选的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分为正常血尿酸组和高尿酸血症组。排除标准:明确为痛风的病人;恶性肿瘤或结核等慢性消耗性疾病、炎症、系统性及全身性疾病、严重感染病人;肝肾功能异常的病人;应用影响尿酸代谢药物的病人。

1.2 方法 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体质指数、服药情况、合并症、吸烟史和实验室检查;尿酸水平检测:受试者入院后24 h内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3 mL测定血常规和生化全项包括尿酸。所有病人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他汀类、肝素等药物治疗。根据医师的意见和病人意愿决定是否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病人出院后对其随访1年,记录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MACCE)包括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心源性休克、血运重建和脑卒中等。并随访1年观察主要终点为全因死亡和心源性死亡,次要终点为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包括再发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再次血运重建、恶性心律失常和脑卒中。

2 结 果

2.1 受试者一般资料 入选104例病人,住院期间死亡8例(正常血尿酸组死亡5例,高尿酸血症组死亡3例),两组各失访3例,90例病人完成1年随访,其中高尿酸血症组22例,正常尿酸组68例。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尿酸组比较,病人的性别、年龄、吸烟率、体重指数(BMI)、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和血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尿酸血症组血肌酐水平高于正常血尿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病人住院期间临床事件比较 高尿酸血症组住院期间死亡3例,其中2例心源性死亡,次要终点6例(21.4%),正常血尿酸组全因死亡5例,4例为心源性死亡,次要终点发生9例(11.8%)。高尿酸血症组全因死亡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与正常血尿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住院期间临床事件比较 例(%)

2.3 远期随访 共90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完成1年随访,正常血尿酸组68例,6例(8.8%)病人在出院后1年随访期间内死亡,其中心血管死亡4例(5.9%),次要终点的发生率为27.8%。高尿酸血症组22例,4例(18.2%)病人在出院后1年随访期间内死亡,其中心血管死亡2例(9.1%),次要终点的发生率45.5%。两组全因死亡、次要终点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随访1年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 例(%)

3 讨 论

本研究观察入院血尿酸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住院期间和远期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高尿酸血症组住院期间的病死率和MACCE发生率分别为10.7%和21.4%,明显高于正常血尿酸组的6.6%和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高尿酸血症组4例(18.2%)在随访期内死亡,其中心血管死亡2例(9.1%),次要终点的发生率45.5%。正常血尿酸组6例(8.8%)病人在随访期内死亡,其中心血管死亡4例(5.9%),次要终点的发生率为27.8%。两组全因死亡、次要终点和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血尿酸水平越高,住院期间的病死率以及MACCE发生率越高,远期预后越差。本研究表明入院血尿酸水平可作为预测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近期、远期预后不良的指标。同时随访1年发现次要终点中心力衰竭的发生率有明显增高,表明高尿酸可能通过增加心力衰竭发生率,从而导致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不良。

Trkulja等[4]研究发现,入院高血尿酸预示着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住院病死率、30 d病死率和长期预后差,入院高尿酸水平是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短期、中期、长期预后差的独立预测因素。Kaya等[5]的研究表明,入院高尿酸水平与行急诊PCI术的STEMI病人住院期间及长期预后差独立相关。

血尿酸影响预后的机制包括:高尿酸血症可能通过促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氧化、增加氧自由基生成、增加血小板聚集以及尿酸盐结晶损伤动脉内膜,促进冠状动脉内斑块的形成[6]。Kaya等[7]对982例行冠状动脉多排螺旋CT扫描的病人进行研究发现,血尿酸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和斑块钙化相关。Bae等[8]研究发现男性高尿酸血症病人臂踝脉搏速度更快,表明尿酸与血管的僵硬度相关。此外,高尿酸通过对血管的僵硬度、内皮细胞的功能、血小板功能及炎症等影响血管内皮的功能,从而加重冠状动脉病变的程度。Li等[9]研究发现尿酸通过影响蛋白激酶C(PKC)依赖的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eNOS)磷酸化,介导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和炎症共同影响心肌梗死的预后,使得预后更差。此外,高尿酸血症组在急诊PCI过程中发现,发生无血流和慢血流的比例较高[10]。近期国内研究发现,高尿酸水平组梗死相关血管自发再通比例低,较低的自发再通率可能是急性心肌梗死合并高尿酸血症预后不良的原因之一[11]。

综上所述,血尿酸升高预示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近期、远期主要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风险增加,但本研究为观察性研究,对于以降低血尿酸水平为干预靶点是否使病人临床获益,仍需进一步的研究证明。

[1] 周戈,齐慧,赵根明,等. 上海市浦东新区居民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病相关性研究[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2,33(4):351-355.

[2] 邹贵勉,黄江燕,车文体,等. 广西城市社区居民高尿酸血症流行病学调查及其与慢性肾脏病的关系[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1,27(7):561-565.

[3] Car S,Trkulja V. Higher serum uric acid on admi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higher short-term mortality and poorer long-term survival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trospective prognostic study[J]. Croat Med J,2009,50:559-566.

[4] Trkulja V,Car S. On admission serum uric acid predicts outcomes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 analysis of prognostic studies[J]. Croat Mes J,2012,53:162-172.

[5] Kaya MG,Uyarel H,Akpek M,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uric acid in patients with ST-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going primary coronary intervention[J].Am J Cardiol,2012,109:486-491.

[6] Edwards NL.The role of hyperuricemia in vascular disorders[J].Curr Opin Rheumatol,2009,21:132-137.

[7] Kaya EB,Yorgun H,Canpolat U,et al.Serum uric acid levels predict the severity and morphology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detected by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J].Atherosclerosis,2010,213:178-183.

[8] Bae JS,Shin DH,Park PS,et al.The impact of serum uric acid level on arterial stiffness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sis:the Korean muiti-rural communities cohort study[J]. Atheroseleosis,2013,231:145-151.

[9] Li P,Zhang L,Zhang M,et al.Uric acid enhances PKC-dependent eNOS phosphoanrylation and mediates cellular ER stress: a mechanism for uric acid-induced endothelial dysfunction[J]. INF J Mol Med,2016,37:989-997.

[10] Brosh D,Assail AR,Mager A,et al.Effect of no-reflow dur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on six-month mortality[J]. Am J Cardiol,2007,99:442 445.

[11] 张迎花,华琦,李小明,等. 血尿酸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8(5):474-477.

R542.2 R256.2

B

10.3969/j.issn.1672-1349.2017.22.028

1672-1349(2017)22-2892-03

江苏省扬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扬州 225009),E-mail:chenmx0919@163.com

信息:陈明星,赵培,刘萍.血尿酸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22):2892-2894.

2017-01-22)

(本文编辑 郭怀印)

猜你喜欢

高尿酸血尿酸血症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血尿酸高了怎么办?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SGLT2抑制剂对血尿酸影响的研究进展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尿酸高易导致全身受损
论“血不利则为水”在眼底血症中的应用探讨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