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的作用分析

2017-12-15熊海红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44期
关键词:四肢开放性手术室

熊海红

(湖北省鄂州市汀祖镇汀祖中心卫生院,湖北 鄂州 436000)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的作用分析

熊海红

(湖北省鄂州市汀祖镇汀祖中心卫生院,湖北 鄂州 436000)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0日在我院进行行开放性四肢骨折术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本组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本组手术室护理。比较两组行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和感染现象。结果实验组甲级愈合率和感染发生概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干预应用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安全有效,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手术室护理;开放性四肢骨折;切口感染

开放性骨折是指当患者骨折时,破坏了覆盖骨折部位的皮肤和软组织,导致骨折处和外界相通,当患者患有开放性骨折对日常学习、工作均造成不良影响[1]。其主要治疗形式是手术,手术室护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便是探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0日在我院进行行开放性四肢骨折术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31例。其中,对照组女13例、男18例;年龄30~71岁,平均年龄(52.64±10.37)岁,实验组女14例、男17例;年龄29~72岁,平均年龄(53.85±10.6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

实验组: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具体步骤如下所示:

①心理干预:在患者手术前医护人员应准确掌握患者的基本信息和病情发展。若患者身体情况较差,应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善,如营养不良患者要加强营养,避免患者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状况,提高患者的耐受性。此外,患者接受手术必定会出现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及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帮助患者从消极状态中走出来,提高其治疗依从性。

②术前应用抗生素: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对无菌环境环境具有严格要求,如果患者造成感染事件,会给手术效果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在手术前医护人员给予患者抗生素(静脉注射),药物使用时间是它的半衰期,这样可以确保在血药浓度在手术过程中达到峰值,临床上给药时间控制在手术前半小时。

③皮肤准备: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合适的皮肤准备方案。如果患者手术位置的毛发并不会影响手术的进行,同时也不会对手术后粘贴敷料与手术薄膜造成影响,不会强制性剔除毛发,只需要做好皮肤清洁工作,此措施能有效避免切口感染。

④手术物品杀菌消毒:对手术用物与器械做好彻底清洗工作,可应用酶制剂。通过机械自动清洗,以免造成蛋白质器械表面残留。

⑤手术室检查: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属于复杂大型手术,为方便手术操作应选择独立的手术室。在手术室在门口放置污染标志,同时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手术室,手术室开门关门次数尽可能减少,保证手术室的无菌环境。

⑥术中护理: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应和操作医生密切配合,医生具有较高的手术技巧,减小切口并控制好手术时间,减少切口暴露时间。

⑦切口愈合护理:患者手术后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给予抗生素,注意切口引流管是否通畅。实时观察患者的切口,若出现感染及时采取措施解决。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甲、乙、丙级愈合人数,并对各组的切口感染发生概率分别进行计算。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愈合及感染情况,实验组甲级愈合率、切口感染发生概率较对照组均更具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行开放性四肢骨折术患者的愈合及感染情况(n,%)

3 讨 论

开放性四肢骨折临床症状表现为骨折处出现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当患者血肿吸收后,会出现体温升高现象,严重者可能直接导致休克,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2]。其治疗形式不仅要考虑骨折的恢复情况,还要防止伤口出现感染,还要考虑术后肢体功能。因此,在围手术期接受有效的护理干预必不可少。

手术室护理属于一种优质的护理,不仅对手术室的环境有严格的要求,手术操作医生需要具备过硬的知识素养和操作技能,不单单只是专注患者疾病的变化,同时还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状态,及时引导患者从负面状态中走出来,还在生活中关心患者,对患者的饮食结构及康复锻炼均有所干预,秉承“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服务”的护理理念,为患者提供贴心、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综合服务质量较高[3]。

本文对实验组给予手术室护理干预,要求负责治疗的医生和护士在进入手术室之前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洗手、消毒,使得手术部位形成一道保护膜,以无菌状态进行手术,避免治疗及护理人员的手与患者创口处接触而导致感染。除此之外,对手术室的环境进行清洁检查也必不可少,手术物品定期进行杀菌检查,若有污染及时进行更换或清洁。在进行手术时,医护人员的一举一动更是决定患者是否会出现切口感染现象。通常开放性四肢骨折患者手术后创口暴露在外,很有可能被污染,创口清洗工作必不可少。

据本研究数据可得:实验组甲级愈合率较对照组更高,切口感染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可知,行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的患者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对于医学临床推广具有积极的重要作用。

[1]武丽媛.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的作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5):229-230.

[2]赵玲燕,王 秀.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J].包头医学,2016,40(2):87-87.

[3]靳艳平.手术室护理干预对开放性四肢骨折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1):3019-3020.

R473.6

B

ISSN.2096-2479.2017.44.88.02

本文编辑:刘欣悦

猜你喜欢

四肢开放性手术室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寻求开放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