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务风险导向下的医院内部控制方式探讨

2017-12-15连金玉

经济研究导刊 2017年35期
关键词:科室资产财务

连金玉

(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湖北十堰442000)

财务风险导向下的医院内部控制方式探讨

连金玉

(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湖北十堰442000)

医院在经营发展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财务风险,随着医院经营规模的扩大、就医患者的增多、医疗服务质量的改进,其面临的财务风险也不断增大。为了提高医院财务管理能力,医院要抓住财务风险的关键控制点,进一步完善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因此,从预算控制、收支业务控制、资产控制、投融资控制四个层面入手,对基于财务风险导向的医院内部控制方式的实施进行探讨。

医院;财务风险;内部控制;资金风险

一、加强医院预算控制,有效防范资金风险

为对预算风险进行有效防范和控制,医院领导必须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预算管理力度,严格按预算管理流程开展预算工作,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医院预算管理流程图

(一)设立预算管委会

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国内医院的治理结构发生了变化,为加强预算控制,医院可在新型治理结构的各个职能科室中设立预算管委会,由其全权负责预算管理制度的制定及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等工作。

(二)预算编制

依据相关规定要求,在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应按照医院的总体发展目标;并结合当年的工作任务,由预算管委会制定各科室的预算目标,各科室则应对分配到本科室的预算进行细化,并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在此基础上形成预算明细表,报预算管委会,再由预算管委会对各科室的预算明细进行分析,形成年度预算草案,上报医院管理层进行审核,获批后形成最终的预算方案,由管委会负责监督执行。

(三)预算执行

相关规范指出,应按预算批复结果对各项收支进行合理安排,以此来确保预算的严格执行。基于这一前提,医院在预算方案的制订上,必须结合各个科室的实际情况对预算进行合理分配。在具体分配时,可参考如下指标:科室规模、重要程度、上年度预算目标的完成情况等,预算方案一经确定必须严格执行。

(四)预算监督

在预算监督上,医院应当建立健全预算绩效管理机制,并制定相应的奖惩细则,按各个科室上报的预算完成情况,对其进行考核。完成情况较好的科室应给予适当的奖励,完成情况不好的科室则应进行相应的处罚,以此来调动各科室的工作积极性,确保预算目标的实现。

二、加强医院收支业务控制,有效防范应收账款风险

(一)收入业务控制

我国现行的规范规定,相关单位必须遵循科学合理地原则,对岗位进行设置,在此基础上明确岗位职责,同时,要保证收款程序与会计核算程序相对独立和分离。鉴于此,医院在收款方面,应当编制切实可行的管理细则,具体的收费程序为:患者按医生开出的收费单到收费处缴纳相应的费用,由收费处进行核实,确认无误后收取相应的费用,并为患者开具已收费凭据。收费处将收取的费用提交给财务部门,并由财务部门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入账。为有效避免上述程序出现差错,医院应当加强对收支业务的控制,可实行日对账和月结算制度。针对住院患者拖欠医疗费用的情况,医院可以制作患者欠费卡,并建立相应的收费管理系统,按患者的实际缴费情况对财务收款数据进行核实。

(二)支出业务控制

相关规范指出,单位应对支出管理制度加以健全,并制定相应的标准和实施细则;同时要设置合理的岗位,确保资金支出的各个环节相分离,对报销流程进行明确,对核算归档进行控制。鉴于此,医院在资金的支出上,应根据预算额度进行支取。当科室或部门需要用款时,必须提前向管理层提出申请,并由财务部门结合预算进行审批,再报给院长审核签字后,方可支取。为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并提升资金的利用效率,医院应当建立财务核算制度,由此可对财务风险起到一定的预防和控制作用。医院的内审部门应对财务报表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查明原因,并追究当事人责任。对于较大数额的资金支取,必须由院领导签字;财务部门则应与银行之间形成取款条件,并制定合理可行的取款标准。这样就可以使资金得到保障,有助于财务风险的防控。

三、加强医院资产内部控制,有效防范资产流失风险

对于医院而言,药品与医疗器械是最为重要的两类资产,鉴于此,医院在对资产进行内部控制时,可从药品的管控和医疗器械的管控两方面着手。

(一)药品管理控制

监管不到位和保管疏漏是造成药品存储及管理环节风险的主要原因,对此,医院应当建立健全相应的管控制度。在药品存储环节中,应安排专人进行检查和盘点,可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对于检查和盘点中发现的异常情况,应当及时上报主管部门,并由相关负责人进行解决处理。药品出库时,库房管理人员应当进行严格把关,按出库单核实药品的出库种类和数量,并及时上报财务部门,为核算提供依据。

(二)医疗设备控制

医疗器械在医院资产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大,是资产管控工作的重点内容,医疗器械的运维及减值处置则是资产管理的难点,也是容易诱发风险的主要方面。其中医疗器械的运维风险具体包括使用不当引起的损坏、使用效率低造成的资源浪费等,对此,医院应当制定相关的维护与使用制度,精密的仪器和造价昂贵的设备,应由专人进行使用、维护和管理,同时应实行保管责任人制度,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个人。医院还应建立健全医疗器械使用档案,并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构建相应的管理系统,提升资产统计分析效率,借此来实现对资产的动态管理目标。当医疗器械出现故障问题时,必须经由院领导批准后,方可进行维修,并将维修费用上报财务部门进行审批,维修完毕后应形成资金支出明细表,报上级部门存档。

四、加强医院投融资控制,有效防范决策失误风险

(一)筹资活动控制

医院筹资活动是产生负债经营风险的重要环节,若医院采取激进的筹资方案,盲目扩大经营规模,则会降低医院的偿债能力,给医院带来巨大的还款压力,并威胁到医院资金安全运行。所以,医院要加强对筹资活动的有效控制,采用稳健的筹资策略。医院在进行融资之前,要评估自身偿还债务性资本金的能力,强化风险意识,避免出现无力偿还本息的问题。医院应合理利用财务杠杆效应,通过银行贷款、商业信用等途径,提高资本的盈利能力。此外,医院应构建起财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借助财务报表,对医院资产运营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现金流动能力进行分析,为采用稳健的融资决策提供依据,同时还能在财务风险发生之前发出预警信号,避免因过度举债使医院陷入经营困境。

(二)投资活动控制

由于医院尚未建立健全投资决策机制,在投资活动中存在着盲目投资、缺乏可行性论证等问题,所以使得医院面临着较大的投资失误风险,易给医院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有效规避投资失误风险,医院应强化对投资过程的有效监控,落实投资决策集体审议责任制,严格执行投资决策程序。在医院进行基本建设项目、大型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之前,要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组织专业团队对投资项目进行测算,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以及各项风险因素的基础上,编制投资预测报告。在此之后,组织有关部门和相关责任人进行集体研究决策,对基建项目或固定资产购置的经济性、技术性、效益性进行分析,最终决定投资方案是否通过。在固定资产或基建项目投入运行阶段,财务部门还要追踪分析投资项目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益。

结语

总而言之,医院内部控制是医院强化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效率的重要手段。在内部控制实施过程中,医院要始终坚持以控制财务风险为导向,加强对风险关键点的有效控制,从防范资金风险、应收账款风险、资产流失风险、决策失误风险等层面入手,强化预算控制、收支业务控制、内部资产控制以及投融资控制,从而不断提高医院内部管理水平,保证各项经营活动有序开展。

[1]徐陈英.医院内部控制中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应用探析[J].科技经济市场,2015,(2):32-34.

[2]马妙娟.基于风险导向的财务内部控制审计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2016,(1):42-43.

[3]林杏娇.新制度下医院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防范[J].现代商业,2013,(7):96-97.

[4]盛艳.医院财务风险管理与医院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1):32-33.

[5]张萌.强化内部控制防范财务风险确保公立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6,(12):132-133.

[6]张洪金.内部控制在降低医院财务风险中的作用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6):54-55.

R197.322

A

1673-291X(2017)35-0138-02

2017-05-08

连金玉(1991-),女,湖北十堰人,硕士,初级会计师,从事财会、预算、成本研究。

[责任编辑 柯 黎]

猜你喜欢

科室资产财务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守住硬核资产是“硬道理”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爱紧张的猫大夫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