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的土灶》书籍图文版式设计的视觉传播效果探究

2017-12-14靳开宇

关键词:版式图文页码

靳开宇,杨 贺

(绥化学院 学报编辑部,黑龙江 绥化152061)

《东北的土灶》书籍图文版式设计的视觉传播效果探究

靳开宇,杨 贺

(绥化学院 学报编辑部,黑龙江 绥化152061)

对《东北的土灶》一书的图文安排从封面、辅文和正文书页等不同页面的版式装帧设计角度进行举例说明,总结该书在图片颜色的选用、图文的对照呈现、汉字字体变化等突出视觉欣赏上的设计思路和视觉效果,认为其创新性的图文装帧版式设计特点对于业界同仁具有借鉴和启发意义。

视觉欣赏;图文版式;精装书籍;插图

《东北的土灶》是一部描写东北民俗日常生活、风土人情尤其是饮食文化的散文集[1],全书采用32开本设计,精装,幅面尺寸在130mm×185mm,整个封面利用蓝黄颜色拼接的装饰设计风格,凸显视觉图像的对比,颜色饱满,亮度高,色彩艳丽。图书书脊采用圆背加工方法,胶粘书页齐整紧密,显得美观大方而且便于翻阅,翻口一侧书页在装订裁切上也采用与书脊协调一致的向内切的圆弧度设计,保持了书籍精装书艺术设计的完整性,同时也方便读者收藏和携带。该书在整体装帧艺术设计上创新性地利用手绘插图方式,在图文搭配编排上突出浓郁的民俗风情色彩,正文页面版式设计则干净疏朗,注意留白,使全书在面封、辅文页和正文书页等的版式设计上都各有特色,富于层次变化,这些装帧艺术设计都使整部书籍具有充分的视觉欣赏效果。

一、图书封面和环衬的图文设计

在书籍整个封面版式的设计上,精装书壳采用全纸面硬质纸板制作,“这种精装样式保护书心的作用较强,制作成本相对较低”[2]。由于整个面封主体采用蓝黄两种明快亮丽的颜色作为搭配,使整个封面的图文设计更显得像是一幅立体的图画,其中封面上半部分占整个面封页面的2/3采用蓝色,下部采用黄色,两种颜色相结合之处采用一小段东北人非常熟悉的红色大花,绿叶、深蓝背景的图案作为两种颜色的视觉延伸,这段间隔的设计非常巧妙,起到了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既起到面封两种颜色色彩的间隔作用,同时又起到东北民俗文化指示符号的作用,因为一看到这个间隔图案,东北人日常生活中熟悉的装饰场景画面自然就会浮现眼前。另外,在书籍面封上半部分蓝色背景下,靠近翻口处,采用插画的设计风格,黑色细纹线条隔开一幅画框,画框中利用一处图文搭配的设计,其中图画比例缩小,在画框中的左下位置,书名放在右侧显著位置,黑色艺术字体分三段显示——东北的土灶,三段的词语下用红色线段装饰,最下面用字号较小的楷体上下排列出著作者和绘者。

面封底部的艺术设计集中体现在底部亮黄色一段的图文设计上,主要具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在面封底部列出出版者名称和标志,具有面封装帧设计的规范性;另一方面体现在腰封设计的创意性。图书面封中虽然没有采用精装书设计中通常使用的腰封设计,但是这一底部亮黄色背景及其文字安排的设计在视觉欣赏效果上却突出具有了图书腰封的宣传效果(如图1所示)。这里充分实现了面封底部位置作为腰封处理的视觉广告创意的宣传功能,王尧等认为汉字独特的魅力在于使“书籍装帧设计不仅让人停留在视觉层面的享受上,更是一种精神境界的提升”[3],利用汉字印刷字体颜色的轻重变化以及字号的大小调整变化,以及挑选出的富有东北地域文化特色的方言词汇起到推介本书的文字宣传功效。

另外,在图书圆背书脊的图文设计上延续了面封版面的颜色基调,其中的细节变化同样可以体现该书装帧艺术的创新之处。图书名称与著者和绘者名称项之间,用红、黄、蓝和淡黑四色手绘缩微形状的东北民俗玩具彩色——布老虎和布口袋安置其中,使整个精装书籍面封的设计富于变化,而且视觉欣赏上也容易被这个形状虽小但是色彩丰富、活灵活现的民俗玩具吸引注意力,这样的图文搭配设计起到了化静为动,处处充盈民俗文化特色的视觉艺术欣赏的设计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面封设计

与书籍封面的颜色饱满、色彩艳丽容易引起视觉注意的设计效果不同,翻开书籍,从环衬开始,书籍的设计则采用适合文本阅读的淡黄色纸张,与封面设计的色彩风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如同一火一水,一个热烈奔放,一个沉静内敛。这样保证了读者即使长时间的阅读,视觉上也不容易产生疲劳感。书籍主书名页前的环衬采用两张淡黄色衬纸,靠近封面的纸质较硬,与封里的纸质材料、色彩和花纹保持一致,另一页则与主书名页用纸材料颜色和装饰设计风格保持一致,起到了环衬向主书名页过渡的作用,而且在整个页面版心中间,采用上下排列两个汉字的设计风格:知味(如图2所示)。其余版面的设计都是采用艺术留白处理,使整个环衬的版式设计在视觉体验上显得简单、干净,颜色素雅,风格朴素。

图2 环衬设计

二、图书辅文和正文部分的图文设计

1.辅文的图文设计

该书的序言部分使用了五幅插图,分别利用了页面、页脚、订口和翻口处的位置,选择小的插画方式,将东北民间百姓生活或欢庆节日中用到的食物、器具的图画与文字叙述融会在一处,让读者在序言的文字阅读中伴随着欣赏与回忆各种民俗生活器物背后的风土人情故事。由于图画的位置一般是放置在整个页面版心文字以外的地方,所以将本来容易忽略的页眉、页脚以及翻口和订口等位置都充分利用起来,尤其是体现在序言的页面设计上,可以感知书籍装帧艺术设计的整体性,对于页面细节的处理最可见设计者的用心之处(如图3所示)。

图3 序言页面设计

而该书的目录页版面设计更具有突出的视觉留白的艺术效果 (如图4所示)。整个目录页版式的设计,只在每一辑标题文字上略做装饰,利用淡淡的紫红颜色,视觉上略靠近泥土的颜色,与每一辑内部包含的散文名称文字的黑色字体形成视觉效果对比,每一辑的名称和内部散文目录采用双栏横排设计都放在目录页版面的底部1/3的位置,目录二字采用黑色字体竖排放在目录页上部贴近图书订口位置,剩下整个目录页面均为留白处理。这种页面大部分位置留白的处理方式在目录页版式设计上也是不多见的,尤其是页面的上半部分2/3的位置采用留白的处理方式,一则是容易给人带来出乎意料的设计效果,另一方面也给阅读者提供了无限遐想的空间,甚至利用留白之处阅读者完全可以自己在此处进行随意涂鸦或者书写文字片段。

图4 目录页版面设计

图5 篇章页版面设计

2.正文的图文设计

全书正文部分内容共分为七辑,每一辑里都有十篇左右散文,七辑的名称分别为:土灶里的那些美味零食香、数九寒天冬至始、筛在笸箩里的细碎时光、村庄就是我们的幼儿园、我们都是喜欢玩火的孩子、乡下的黄瓜会变老和做一个兜里揣着煮鸡蛋的孩子。正文部分共使用插图29幅,图文搭配的使用方式上同样富于变化。

首先,表现在篇章页面每一辑名称的设计上(如图5所示),因为每一辑名称标题是一辑内容的总括介绍,所以标题名称字体采用黑色美术字设计,视觉上显得醒目突出,标题名称的上面位置搭配一个东北人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器物插图,显得生趣盎然,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此外整个标题名页不再有任何色彩装饰点缀,页面整体效果显得开阔疏朗干净,阅读视野开阔。比如辑一标题文字上面的器物是一个木制的铁锅锅盖、辑三标题文字上面的笸箩正在倾倒出形成米堆和辑五标题文字上面是一个正在点燃花炮的小男孩,相比较文字的静态书写方式,图片的搭配既从页面色彩的视觉丰富性上,又从日常生活画面的提示上都处处注意到了为塑造阅读者的想象空间服务。

其次,在散文叙述中图文的搭配的方式采用了两种方式:一是单页面图片展示方式,二是利用合和面的两个页面展示方式。比如双页码的文字叙述的同时,配合单页码的一个插图,比如书中46页叙述生火摊煎饼、做黏火烧的场景,47页搭配的插图(如图6所示),东北一家人在生火做饭的场景。

或者双页码是插图,配合单页码文字叙述,比如179页的插图(如图7所示),在东北过去民间生活中,刚出生的婴儿睡在特有的悠车里,配合的文字叙述部分反映的是东北民间的人情往来。婴儿出生后,亲戚朋友会赶去给孩子“下奶”的那些有趣画面。

此外,还有如下例,在文中102-103页采用连续两个页码展示的日常生活场景(如图8所示),劳动妇女在过年前打扫家里卫生,过去没有熨烫设备,所以将已经洗干净的被单利用少许清水湿润后,再两个人配合拉拽以便消除褶皱的画面。

图6 单页码插图设计

图7 双页码插图设计

图8 连码页插图设计

总之,单页面图片和文字叙述之间的联系最紧密,一般情况下图片配合文字的叙述部分内容,让文字还原生活场景;采用连续两个页码编排的图片一般和该部分叙述的文字联系较为松散,或者是这一部分文字叙述中并没有提到的生活场景,所以作者会采用两个页面同时展示一幅生活场景的图片。由此可见,对于图文搭配,也是采用多种手段,富于形式变化。

徐明松认为:“书体设计不仅是一种产品形态设计,更是产品内在精神价值的美学表述与阐发。换言之,它在观念上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设计,以及一种慢生活理念的美学表现。”[4]当代介绍地域民俗文化的学术著作或者资料汇编的书籍不少,如何实现推陈出新的设计理念,寻找适合书籍内容独特的视觉设计之路是所有当下出版从业者一直在探索思考和努力实践的事情。当我们翻阅欣赏这样一本描写东北人日常饮食文化和风土人情的手绘插图散文集时,书中富于口语化生活气息的文字叙述风格,对于阅读者来说朗读起来兴趣盎然,而且其独具匠心的图文版式安排等注重书籍整体艺术装帧的设计风格,更具有突出的视觉体验效果,这些特点既值得向读者推荐阅读欣赏,也同样值得业界同仁借鉴学习。

[1]卢海娟.东北的土灶[M].李春,绘.沈阳:万卷出版公司,2016.

[2]全国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办公室.2011年版出版专业实务(初级)[M].武汉:崇文书局,2011:181.

[3]王尧,郭甜.书籍装帧设计中的汉字艺术——从《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杉浦康平与亚洲同人的对话》谈起[J].现代出版,2016(6):57-59.

[4]徐明松.当下文化语境下书体设计的美学取向刍议[J].编辑学刊,2016(5):81-86.

Study on the Vision Spreading Effect of Format of Graph and Text for the Book “Mud Stoves in Northeast China”

JIN Kaiyu,YANG He
(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Suihua Heilongjiang 152061,China)

The text and graphic design of the book entitled “Mud Stoves in Northeast China” was thoroughly illustrated from the cover,supplementary text and body text.It was summarized that the book attached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selection of the colors of the pictures,the contrastive effect of the graphs and text and the shifts of different fonts to promote its visual effects.It is believed that the innovations in publishing this book provide references and inspirations in the given field.

vision appreciation;format of graph and text;hardcover book;illustration

G213

A

1673-8004(2017)06-0073-05

10.19493/j.cnki.issn1673-8004.2017.06.013

2017-07-03

绥化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网络语言娱乐功能实现方式及其根源研究”(R1502022);绥化市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自媒体时代绥化出版业发展研究”(SHSK2016068)。

靳开宇(1972— ),女,黑龙江龙江人,编辑,博士,主要从事传播语言学、汉语语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杨贺(1978— ),男,吉林长春人,编辑,硕士,主要从事编辑史及数字出版研究。

责任编辑:罗清恋

猜你喜欢

版式图文页码
Nonlinear Dynamic Analysis and Fatigue Study of Steep Wave Risers Under Irregular Loads
画与理
CONTENTS OF 2020
感谢
Consequences of early adverse rearing experience(EARE) on development: insights from non-human primate studies
版式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
学术期刊的版式设计
澳门早中期样钞版式研究
报纸版式中的插画艺术
图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