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生“早恋”,教师该怎么办?

2017-12-13钟建林

教学月刊·小学综合 2017年11期
关键词:早恋异性同学

钟建林

远山·教育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教育之道,博大而精深,当悟之,不可一成不变而守之。学生之情,教育之境,因人因事因时而变化无穷,故教育之道当以正合,以奇胜,以正固本,以奇为策,奇正相应,以变应变。

【案例再现】

芸是一个很内向的女孩,眼里总是透着淡淡的愁。但无论是行为还是学习都是一个“标准”的好学生,好得让我完全可以放手不管。

可是,有一段时间,她的成绩明显退步。我从侧面了解到,芸和艺交往过密,放学后经常要一起在夕阳下漫步,很晚才回家。不见面的时候,天天传信,信使就是芸的朋友惠。他们维持这种交往已经两三个月了。

我不得不找她谈天。她可怜兮兮地来到我的办公室,我故意边改作业边“漫不经心”地问:“你最近好像有什么心事,上课总是心不在焉的,成绩也退步很多。”

她盯着自己的脚趾,就像中了魔法一样,一动不动。从她的神情,看得出她的内心充满了恐惧。课堂上我向来是“严师”,更何况她是来受训的呢。很显然,她已经意识到了我为什么找她,也做好了“挨批”的心理准备。但是,我并没有过多说教,只是告诉她:“我一直深信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我很希望你能说说最近到底出了什么事,但是我会给你一个月的时间调整自己的心情。在这段时间内,我不会主动找你。你如果有什么事情,随时可以来找我。”

一个月快过去了,芸的状态不见好转。我在另外一个班上课时缴获了一封信,当时不太在意。休息时一看,满纸都是男女同学朦胧的感情:“这几天,我等你,但你总不来,我很痛苦。夜晚,当流星从天空划过,轻轻地落在我的窗前,寂静的夜,我彻夜难眠。艺,我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你为什么不理我?也许我就要离开这所学校了,难道你不能多陪陪我?我离开这里后,你是否还会给我写信?是否会怀念相识的每一刻?你叫我怎么放得下?……”字迹分明是芸的,这个刚刚踏入七年级的孩子青春的心跃然纸上。

该怎么办?冷静,冷静,千万要冷静,我一再提醒自己不要鲁莽。两天后,上完第四节课,我请芸到办公室。我示意她坐下,但她只顾弄手指,不肯坐,也许是不敢坐。我没有急着开口,怕措辞不当伤害了纯洁的她。我希望她能开口,但她没有。我们就这样静静地待了四五分钟。

她哭了,不知是伤心,是害怕,还是惭愧,抑或都是?我没有安慰她,也许哭出来她会好受点。办公室的气氛相当沉闷,我建议出去走走,也许走动一下可以消除她的紧张。我们一直无语地走出了校门。

我“无意”地走上了她和艺黄昏漫步的那条路,不着边际地问她诸如“晚上做作业一般做到几点”“有没有学习压力”“平时有没有看课外书”“有没有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一起玩”等一些与本次谈话主题不相干的话题。渐渐地,她开始回答一些问题,谈一些自己的事情:爸爸妈妈都在忙店里的生意,晚上很少回家,空空的房子就她一个人,她感到有点空虚,有点孤独。

带他们快一年,我一直是严肃的、铁面的,很少谈起自己的过去。在他们面前,我一直是班主任,是老师。但那一天,我就像是她的大朋友一样,没有批评,没有隔阂,也谈起自己中小学的往事,谈那些亲密的同学,谈起今时不同往日的想法。

她心情渐渐平静了,我的肚子也饿了,我们开始往回走。到校门口时,芸突然问我:“老师,您为什么没有说出想说的话?”

“是吗?”我并没有接话,而是问,“你现在心情好吗?”

“还可以。”她回答。

“那就行了,我想说的都说完了,心情也不错。”我故意顿了顿,说,“不过还是有两句要紧的忘了说。”

“什么啊?”她警觉地问。

“回家赶紧弄点吃的,下午上课不要再无精打采了。”说完后,我走向校内的办公室,她走向校外的家。

第二天,我送给她一张卡片,并写了一段话:“年轻的心充满纯真与期盼,充满渴望与追求,但往往也充满了困惑与迷茫。年轻的心载不动太多的忧愁,容不下太多的无奈。学会放弃,学会珍惜,认真把握好自己的人生,从容地走下去,相信你会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愿年轻的你尽情地飞扬,愿纯真的你永远快乐,永远幸福。”

从那以后,晚上9点左右,我常常打电话催芸睡觉,有事没事打电话同她的父母聊聊。在我担任班主任期间,她一直表现得很优秀。由于工作的变动,后来我没有再带他们班,但在教师节的时候仍然常常收到她的贺卡。即使到现在,教师节前后,她也会特意打电话甚至从外地赶到福州陪我过节。

回想起来,我一直在庆幸,庆幸那次有很多话并没有直说,并没有给她贴上“早恋”的标签。

【智慧点击】

某家长提醒我孩子所在学校有些孩子早恋。我赶紧说,有些学生更喜欢跟某几个同学一起玩,也是择伴而玩、择友而交的正常现象,他们还小,不要贸然下结论。该家长说,这是学校老师说的,而且连小孩的班级和姓名都能说出来。客观地说,随着社会的发展、思想观念的开放、社会事件的传播,“早恋”在中小学比以往多,且呈现低龄化、多发性的倾向。教师如果处理不当,就会对当事学生造成负面心理影响,不利于他们的成长。现结合2002年我做七年级班主任时真实发生的上述案例,谈谈发现学生“早恋”时的应对策略。

一要知而勿言。由于性格、兴趣等不同,从幼儿到老年,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有乐于交往和讨厌的人。无法一视同仁,择人而交,是一种很正常的交际现象。当然,这种择人深交的现象在某些特殊时期,尤其是青春期异性交往过密时,容易引人关注和猜想。心智不成熟、社会阅历尚浅的中小学生发现身边有异性同学交往过密时,难免大惊小怪,甚至将其作为“早恋”事件在同学中传播。当教师发现学生中存在此种现象时,不要急于将其定性为“早恋”,马上开展教育工作,而要先当作不知道一样,冷静地观察和了解。教师需要多观察相关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外活动情况,多关注他们身边的朋友,以便获取更客观、更全面的真實信息,并基于此作出是否需要干预的判断。对那些被同学们传为“早恋”但尚属正常交往范围内的学生,教师在以后教育教学活动中也应该给予更多的关照。endprint

二要点而勿破。学生与异性交往过密时,教师不要着急,更不能草率地将其定性为“早恋”。被贴上“早恋”的标签,可能导致当事学生产生负面心理,使原本比较纯洁的男女同学感情变得不堪重负,使原本朦胧的异性感情“弄假成真”,使事情朝着负面方向发展,影响学生的交往、心理和学习。一般来说,与异性交往过密时学生多数比较敏感,教师只要多提问他们、多检查他们的作业、多找他們聊天,并在必要的时候给予他们一定的暗示,通常很容易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已经被关注到了,进而会调整状态。此外,教师对家长也要“点”,暗示甚至直接提醒他们多关心一下孩子的成绩、多关心一下孩子是否准时上学放学、多了解一些孩子的课外生活、多陪他们度度周末等。这样全方位的关注,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意识到与异性交往过密的行为可能被师长关注到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老师尤其是家长的关注分散、转移他们的情感注意力。

三要道而勿牵。与异性交往过密,在中小学生当中是一个敏感的话题,教师在考虑学生感受的前提下给予有效引导,常常能使当事学生的交往回归正常。“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身处其中的学生未必会认同教师循循善诱的教育观点,有时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享受与异性同学交往过密愉悦感的学生更是难以理性地反省这种交往是否适合当下的身份、是否会持久、是否会影响学习和发展。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指明方向,但不宜采取强制性手段,更不宜将相关情况公开化,以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产生抗拒和逆反的心理。“年轻的心充满纯真与期盼,充满渴望与追求,但往往也充满了困惑与迷茫。年轻的心载不动太多的忧愁,容不下太多的无奈。学会放弃,学会珍惜,认真把握好自己的人生……”15年后的今天,当学生把这张卡片拍照给我时,我知道这段话在彼时彼景中使她产生了共情,产生了对那份感情的理性思考。

在对与异性交往过密的学生进行教育时,知而勿言,点而勿破,道而勿牵,既是三种基本策略,也是随着事情发展时序递进的三种策略,教师需要灵活运用。教师在处理此类事件时一定要将教育和保护相结合,将说教和共情相结合,将引导和自省相结合。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350003)

【延伸链接】

1.教育疑难案例求助或给本栏目投稿,请加入群“远山·教育非常道”(QQ群号295678024),或联系385652983@qq.com.

2.更多精彩案例,更多个性解读,尽在“山声月影”和“教学月刊”,请扫二维码关注。endprint

猜你喜欢

早恋异性同学
异性齿轮大赏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浅谈几种早恋类型的疏导方法
青春发育期提前的影响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星女郎林允独家专访选秀招黑绯闻一一回应
你有让异性心动的本领吗
外教新词堂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
你善于结交异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