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众参与语境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策略

2017-12-13唐洪亚武秋磊

城市学刊 2017年3期
关键词:原住民公众居民

唐洪亚,武秋磊



公众参与语境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策略

唐洪亚1,武秋磊2

(1. 安徽农业大学轻纺工程与艺术学院,合肥 230036;2. 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安徽马鞍山 243002)

当前的历史文化街区复兴面临着千街一面、权益冲突、文化断层三大问题,主要是由于公众参与乏力而导致。积极的优化公众参与方式,是可持续推进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的重要举措。因此,应该积极建立民间街区历史风貌保护机构,同时明确主体权责和优化原住民的生活环境,从而推动街区复兴的健康发展。

公众参与;历史文化;街区;复兴

2015年4月,中国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公布了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名单,共有30个街道入选。[1]在该名单中,虽然有上海外滩历史文化街区,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等百姓熟知的街区入选,但也发生了令人遗憾的现象:一些拥有历史时间积累并拥有较高民间知名度的街区却没有入选,如北京南锣鼓巷。由此可见,一些拥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街区在保护和更新措施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街区在街区复兴上存在方法的片面性。目前,国内的历史文化街区容易显现出保护失效的病症。主要指文化特征被破坏,这种破坏不仅仅是在不保护的状态中产生,也在保护过程中由于方法失当而形成,最终造成了街区改造后风格相近、权益冲突、文化断层的局面。在此须提到的是,本文中的历史文化街区不仅仅是指政府指定的具有“历史文化街区”头衔的街区,而是泛指具有相对程 度的历史文化属性的街区,只有将具有历史文化属性的街区统一纳入考量,才能真正理解和思考其复兴道路的方法和方向。[1]

一、复兴困境

《关于开展历史文化街区认定工作的通知》指出“保护城市中风貌完整、传统建筑集中、历史文化遗存丰富的历史文化街区,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区保护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历史文化街区不仅仅是城市的记忆宝库,保存着众多城市文化元素,同时也是连接市民与城市之间的情感纽带,街区中蕴含的故事元素被城市的时间轴线串联,形成具有丰富“场所精神”的空间架构。

目前,历史文化街区的价值主要是以文化价值作为体现媒介,政府希望借助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和更新,来使得街区环境得到改善,同时产生相应的文化影响力,进而推进城市形象的提升。然而,在国内开始重视历史文化街区,并且地方政府陆续推出改造工程的同时,过程中却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保护和更新后历史文化街区千遍一律、街区居民与外来旅商人口的权益冲突和历史文化的脉络断层。[2]

(一)千街一面

历史文化街区的推动出发点,带有强烈的社会公益属性,主要目标是为了保存地方文化,宣扬地方历史。可是目前,街区的实际改造过程中需要市场的商业资本支持才能完成,这就意味着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实际上是由政府和市场博弈中产生的。商业资本希望在历史文化街区中得到巨大的利润回报,而地方政府也希望达到经济和文化的双赢效果,这就导致了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更新带有“与生俱来”的商业属性。[2]

商业属性的侧面就是消费文化的冲击。人们希望历史文化街区成为一个亮眼的城市名片,不可避免催生旅游经济和旅游消费。旅游消费一旦具有市场潜力,就会迅速被开发,形成消费文化,街区内难免会形成方便游人的快餐店、停车场等。在街区原生文化氛围的营造层面,历史文化街区在这种外来的消费文化中被淡化了特色,各种消费文化设施和业态占据了街区的主要空间。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往往是被浓缩在一两期工程之中,这种工程使得保护的短期效率高,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设计方案的“相似性”不可避免的提高。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和复兴是渐进式的,是需要公众参与的。现在的街区大部分被设定为文化地产项目,开发商通过短期一年两年的时间对街区进行彻底的改造,这种改造没有循序渐进,没有当地的“故事”参与,也没有当地居民的参与,故事性被斩断,这就意味着地产商出于盈利目的所制造的文化活动与当地的历史文化没有必然联系。历史文化街区被打造成了“商业风情街”,从而使得商业属性成为了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复兴层面的主要动力,造成了“千街一面”的窘境。[3]

(二)权益冲突

历史文化街区不仅仅是街区上的设施和建筑,还有街区中的居民。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一定同时需要人的“更新”,即职业的发展,身份的转变,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人的自我进步一定要与历史文化街区的空间元素时刻关联并形成良性互动。

街区居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传递着街区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但是为自我发展拥有外迁的潜在趋势,这就需要政府具有行政层面的引导,配套扶持的政策,鼓励街区居民在街区中继续居住。然而,一旦随着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改造,则会吸引外来资本的入驻,除了带来商业的繁荣外,也会带来外来的旅商人口,外来旅商人口与街区居民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其虽然贡献了街区的业态繁荣,但对于传统居民的生活方式也产生干扰。一般这种情况下,传统居民在资本对抗中会处于劣势,同时又因为街区本身的土地权属问题,街区居民可能选择外迁,进而引发了街区居民的权益与外来人口的权益产生了冲突。

外来旅商人口带来的是消费环境的便利,其对于街区体验式消费具有促进作用和营造推动力,但是这种外来旅商人口所带来的业态与本地的历史文化没有本质联系,而街区的历史文化反而会成为外来业态的快速营销素材,从而被快速消耗。并且该种业态更适合现代消费市场,其占用街区的资源更多,挤压了街区居民所持有传统业态的生存空间。

(三)历史文化脉络断层

街区的前身,就是具有经济活动的市井场所,所以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文化性与市井文化无法分开。市井文化具有强烈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选择对市井场景的描绘,来引出当时的历史文化,而这种市井场景就是一人一屋,一草一木所共同组成。目前的历史文化街区,由于是由地产商和政府通过短期项目一次性的单方面推动,导致了没有渐进的过程,只保护了“看得见”的设施建筑,却无法有效保护“看不见”的市井文化氛围。而这是由于市井文化是由街区居民推动,并且以自然而然的状态来进行事件的发生。人为的,机械的,急功近利的将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快速改造,很难将其背后的“人情世故”也一起带来,从而形成了脉络的断层。所以,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不仅仅是物质层面的保护,也是对当地人生活状态和文化氛围的延续。

二、复兴的推动力博弈

根据前文所述,历史文化街区虽然改造更新的方向毋庸置疑,但也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那么,如何避免这些问题的核心应该是准确判断改造更新的核心推动力。错误的推动力会产生方向和效果的偏差,如单纯的依靠政府推动,会使得街区的市场活力薄弱,难以激发经济效益,而单纯的依靠市场来推动的话,又会使得整个更新以商业利益为导向,注重短期效果,忽视长远的保护效果。所以,现在通常以政府和市场共同推动作为基本的合作框架,进而推动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更新。

历史文化街区的核心是历史文化的传承,传承的重要渠道是街区当地居民。然而,绝大部分的街区改造被当成是一个个单独的市政或地产项目,当地居民的参与力弱,导致当地居民所联动的街区文化迅速淡化,从而原有文化被商业消费文化所冲击。可见,公众参与是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重要推动力,其的实施需要在政府和市场合作的框架中完成。

目前,公众参与是一个较为宽泛的范围,不仅指当地街区的居民,也包括其他周边地区的居民,乃至外来游客等。但是,公众参与中的核心角色是当地街区居民。当地居民根据自我的生活习惯和发展诉求与政府协商,政府引入商业资本来推动街区更新,而商业资本可与街区住户进行利益平衡,使得街区在不失历史文化特色的同时,渐进式的完成不断地更新,而整个过程可由政府立法保障。由此,公众、开发商和政府三者的协作关系得以建立。

然而,公众、开发商和政府之间虽然存在合作的机制,但同时三者博弈的现状依然明显,并且已经成为历史文化街区更新中出现问题的重要病因。很多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老化,维护成本高,居民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改造要求非常高,但都基本基于个人生活诉求上,体现了短期现实利益诉求的特点,而政府推动城市更新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引入资本的同时难以违背开发商迎合短期利益收益的要求,而开发商虽可在时间轴线的要求上与居民相同,但出发立场却并不一致,难免出现资本带来的外部资源稀释街区居民生活空间的现象。那么,在现实情况下,公众参与推进城市更新需要讲究方法和策略,三种之间的博弈需要平衡,见表1。

表1 历史文化街区复兴推动角色分析(笔者自制)

三、公众参与乏力的复兴现状

在众多拥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街区中,由于复兴措施不足,导致有些街区更新现状令人担忧,主要原因就是公众参与力度不够。北京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形成于明朝年间,历经上百年时间的洗礼,成为北京著名的历史街区,同时,南锣鼓巷也成为了北京的旅游名片,形成了强大的旅游吸引力。

然而,南锣鼓巷由于带动了周边的旅游经济,对外来游客和资本的包容性也在扩大,同时也受到了很多消极影响。首先,南锣鼓巷虽保留了完整的文物建筑,如北京的四合院,但该建筑所引发的旧有功能已经消失。由于商业价值和地价的提升,四合院更多成为文化旅游消费的载体,原住民陆续外迁,四合院的地域文化活动随之淡化。其次,商业消费抬高南锣鼓巷的消费层次,使古巷的消费体验无法得到不同消费水平的游客认同,体验感变弱。游客对街区的空间体验,更多的是商业特征,而历史文化属性则大为降低。最后,外来的商业资本直接带来外来文化,如酒吧、快餐、品牌连锁店等,这些元素带有明显标签化、标准化、流水线化特征,直接冲击了当地衣食住行的本土特色,从而造成“千街一面”的感受,无形中加速了街区历史文化性内在精神的流失。

南锣鼓巷作为拥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街区,其更新过程并没有公众参与,古巷被外来资本投资和包装,打造成商业文化地产,进行大幅度盈利活动。为尽快降低成本,工程时间压缩很短,并且也没有使传承街区文化的原住民相对受益,使南锣鼓巷的复兴道路越走入了新的困境。比如街区所兼容的社区服务属性等,非社区服务设施占60%以上,且面对非街区住户服务,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原住民的生活空间,同时也使原住民对历史街区复兴的参与推动能力降低。[2]缺少原住民的参与和共享,使推动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依赖外在的动力完成,导致历史文化街区复兴过程中的公众缺失,也意味着历史文化街区脱离了“街区”应有的“生活属性”,而更多的成为了商业场所和旅游景点,最终造成了历史文化街区的“伪文化滋生”和“真文化断层”。

四、公众参与下的复兴策略

综上所述,公众参与的缺失是导致历史文化街区“千街一面”、“权益冲突”和“文化断层”的重要原因。只有优化公众参与的路径方式,才能可持续的推进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因此,历史文化街区发复兴策略须建立在提升公众参与的水平之上。笔者基于此,列出以下策略要点:

(一)建立民间街区历史风貌保护机构

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是历史街区复兴的必备条件,建立民间街区历史风貌保护机构是公众参与实施的有效保证。该机构可在政府监管备案下依法进行相关活动,机构成员应包含当地居民、专业学者、非政府组织、开发商代表、媒体代表等。由于历史文化街区首先的身份就是当地居民的生活家园,所以公众参与的第一顺位就是街区本身的住户。当推进街区业态发展方式不佳,则会导致当地居民与外来人群的权益冲突,从而增加公众参与内部的矛盾。因此,保护机构应承担沟通纾解矛盾的第一平台,从资金、舆论、管理等各方面给予支持。政府应对该机构给予资金支持。同时,保护机构可通过承办关于本街区历史文化保护方面的公益活动,传播自身文化、加强公众的参与力度。例如举办设计竞赛、民间技艺比赛等。在此过程中,机构内部的各代表因明确自身职权,确保机构具有有效的执行能力。如专业学者可提供专业性的设计更新方案和有趣的科普方案,用于街区的日常保护工作;媒体代表可对街区进行专门的舆论监督和文化宣传。[4]如此,民间街区历史风貌保护机构的建立,保证了公众参与的基本对话平台和工作媒介的顺利运行。

(二)明确主体权责

在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的过程中,应明确地方政府管理与开发商之间的权责关系,凸显在实际工作中的权责主体,以便在协商中推行街区的保护工作。首先,政府需要努力建立和维护好“自下而上”的规划体制。明确街区内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设施和建筑,并表明其的产权和使用权,将公共权优先于私人财产权,用以更好的保护和统一规划历史文化街区。同时,对于合理合法的私人财产权给予法律保护,对文物性质的财产给予技术支持和经济补偿。[3]另外,根据历史文化价值建立分级制度,有弹性的为原住民的生活提供支持和协助,不能一味的单方面的选择保护方式,拒绝当地居民的参与。其次,开发商需要在保护好当地历史文化价值的条件下,与当地居民需进行合理的利益分配,不得为了开发商利益最大化而损害当地居民的正当利益。[5]这其中包含两个方面:第一,开发商对街区进行资本投入,对街区的保护和知名度传播具有正面作用。在此过程中,对于资本投入的相关项目,要更多的吸引原住民的参与,从而增加当地居民的就业岗位,侧面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第二,随着开发商对街区的资本投入,吸引了外来游客和外来务工人口。开发商要提供相应的后勤保障和规范制度,对外来人群使用街区的公共设施提出一定的限制。避免由于外来人群对原住民的生活造成不合理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的原住民外迁。[6]由此可见,建立当地居民与政府和开发商的协商机制非常必要。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和公众的参与程度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在此过程中要明确和优化各个推动力的角色和责任和权限。

(三)优化原住民的生活环境

原住民的体验是否得到重视,是检验公众参与的一个重要标准。在保护街区建筑设施和发展街区业态的背景下,也要重视优化原住民的生活环境。首先,在不影响建筑外观的基础上,对原住民的住宿环境进行硬件维护与改善,资金应由政府或专业保护机构支付。其次,对原住民的职业发展给予一定的支持。政府应鼓励原住民根据街区的历史文化或家族遗留工艺来进行创业,引导其在文化导向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再次,配套相应的民生设施,如学校、医院和派出所,让当地住民在街区生活无后顾之忧,自我愿意留在街区内生活。最后,政府要严格监管街区内原住户与外来人口的房屋买卖和出租,给予一定的限制,防止原住户的居住房屋被过度购买消费。

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极其复杂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形成和推动是多方面利益博弈的结果。在现有的一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复兴的项目中,公众参与程度不足,不仅使街区本土特征逐渐丧失,居民的归属感下降。同时也催生了原住民大量外迁,改造后的街区被过度商业化等现象的出现。因此,坚持公众参与,能有效的使得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千街一面、街区文化断层和权益冲突的问题。在公众参与的过程中,公众即是被关注的目标和对象,也是推动街区复兴的媒介。一方面,须对公众的人群构成进行明晰的划分。在不破坏街区原本的历史文化风貌的前提下,针对公众不同的利益诉求加以分析和平衡,使得不同的公众群体的权益得到保障。政府须努力促成公众交流的沟通框架和协商平台,重视民间保护机构的作用。同时,开发商在进行街区业态的商业开发上,要注重对原住民利益的诉求,让原住民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商业业态的更新中,使原先的“市井氛围”与当下的“商业消费”共同延续,实现共赢。另一方面,公众作为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的重要媒介,也成为了街区历史文化的传承者、记录者和体验者。而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本质,就是历史文化的保护和延续。所以,让公众参与历史文化街区的复兴,不仅摆脱了街区被“博物馆”式的僵化保护,同时也活化了街区环境中整体的“文化氛围”,让街区既传承了自身的历史文化,又能服务于百姓的生活,使得城市的环境和谐发展。

[1]毕凌岚, 钟毅.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发展的泛社会价值研究——以成都市为例[J]. 城市规划, 2012(7): 44-59.

[2] 王兆芳, 赵勇, 李沛帆, 等. 基于公众参与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研究——以正定历史文化名城为例[J]. 城市发展研究, 2014(2): 25-30.

[3] 阮仪三, 顾晓伟. 对于我国历史街区保护实践模式的剖析[J]. 同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5): 1-6.

[4] 冯家琪, 李京生. 城市历史街区复兴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从北京钟鼓楼广场恢复整治项目所引发的公众参与事件谈起[J]. 规划师, 2013(增刊): 197-199.

[5] 胡嘉佩, 胡舒扬, 高慧智. 从象征到实质:历史街区改造中的公众参与——以北京菊儿胡同与扬州文化里为例[C]// 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2014: 1-5.

[6] 喻涛. 北京旧城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复兴的“公共参与”对策研究[D]. 北京: 清华大学, 2013: 54-55.

(责任编校:彭 萍)

Research of Historical Street Blocks Renaissance Strategy in the Context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TANG Hongya1, WU Qiulei2

(1. School of Light-textile Engineering and Art, Anhu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efei, Anhui230036, China; 2. School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Maanshan, Anhui 243002, China)

The current historical street blocks renaissance is faced problems such as homogenization of street, conflicting of rights and date of cultural context. It is caused by lack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The optimizing actively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renaissance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locks. Therefore, an institution with the historic landscape protection in civil neighborhoods should be actively established. At the same time the principal responsibility should be clear and living environment of original household should be optimized. So it i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treet renaissance.

public participation; historical culture; street square; renaissance

TU 984.182

A

10.3969/j. issn. 2096-059X.2017.03.016

2096-059X(2017)03–0083–05

2017-03-18

2016年安徽农业大学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基金一般项目(2016zs01)

唐洪亚(1990-),男,安徽合肥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环境景观设计及理论研究;武秋磊(1990-),女,安徽亳州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城乡规划与城市设计研究。

猜你喜欢

原住民公众居民
彻底改变殖民者和原住民关系的那一刻 精读
无臂舞者 原住民的呐喊
石器时代的居民
公众号3月热榜
原住民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原住民村落的朋友们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