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文化”及其产生背景

2017-12-12李潇宇

大观 2017年9期
关键词:家文化传统文化

李潇宇

摘要:本文旨在通过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家文化”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研究基础。

关键词:传统文化;家文化;背景分析

传统文化就是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創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近年来出现的“国学热”现象引起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讨论,而传统文化范围广阔,简单地讨论中国传统文化是否需要传承以及如何创新难免过于宽泛,因此,本文旨在通过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家文化”并分析其产生的背景,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提供研究基础。

家文化,即以血缘、地缘、亲缘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以家族意识为中心的种种制度、行为、观念和心态,它包括家族结构、家族观念和家族伦理三大要素,家文化与家庭文化不同,家文化既包括整个大家族系统内部的文化又包括个体的家庭内部的文化,家庭文化则特指个体家庭的文化,家文化也就是家族文化,它包括具体的家庭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文化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首先,从社会组成来看,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家庭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生活方式,麦嘉湖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记载到,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要比英国人的家庭紧密得多,以家庭作为起始点,这个完全属于东方的观念——个人必须把他的个性和自由融入到他的家庭或宗族中——正是从这个起始点出发,被作为社会其余部分的示范实例而加以仿效,如中国政体的原型即是家族;其次,从社会规定出发,以家族的宗族规则为基础的宗法规定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基本规则,瞿同祖在《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中提到,法律的规定和执行与家族伦理密切相关,费孝通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中国乡土社会以宗法群体为本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网络关系,是一种差序格局;最后,从道德观念来说,在中国人的价值系统中,家的意识具有核心价值的作用,如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所说,家族是中国文化最主要的柱石,我们几乎可以说,中国文化全部都从家族观念上筑起,先有家族观念然后有人道观念,先有人道观念然后有其他的一切。中国人之所以不太看重民族界限与国家疆域,又不太看重另外一个世界的上帝,可以说全由他们看重人道观念而来,人道观念的核心是家族而不是个人,此外,如《礼记·大学》里所记载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可以说孔子认为一个管理有方的家庭,就是对如何治国的完美构想。

任何一种社会文化的产生,都是其地理条件、自然环境、历史衍变及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中家文化的产生背景,应当从对家文化产生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的以上四个要素来进行:第一,家文化产生的地理条件。传统家族建立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中国社会两千年的时间维持在小农经济的古老状态,部分源自中国的地理条件,中国的地理条件对早期商品市场发展的不利性比世界其它地区表现得更为明显,以中国文明本部的黄河流域为例,南北方向没有天然河道可供通航,商品交换只能通过陆路运输,高昂的运输成本使得南北之间不同的产品无法实现有效交换;第二,家文化产生的自然环境。中国尤其是内陆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及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导致土地等资源非常紧缺,加之农业时代土地资源的重要性,使得人们必须以家族而不是个人或家庭为单位使用并保存土地,同时考虑到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家族之间只能谨慎而聚集的生活,才可能维持个体和家族的延续;第三,家文化产生的历史衍变。中国历史上存在着王朝兴衰的周期律,每隔数百年甚至不足百年的时间,就会发生王朝更替,导致社会大动荡,由于历史周期性的剧烈变动,使得固守在土地上的家族成员必须严格遵从宗法规定,确保能够得到家族力量的扶持,尽可能地避免受到社会动荡的影响;第四,家文化产生的外部力量。传统中国社会中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耕民族和以畜牧业或其他经济形式为基础的游牧民族,以及陆地之外以海洋经济为基础的其他民族形成明显对比,对于外部力量的防范和担忧使得家族制度不断强化,家族内部的封闭性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麦嘉湖.中国人的生活方式[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2]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4]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5]戴烽.家文化视角下的公共参与[J].广西社会科学,2008(04).

[6]陈广亮.自然经济形塑的华夏民族气质与社会转型——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探微[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07).

[7]黄耀明.试论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家文化”情结[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11(03).

猜你喜欢

家文化传统文化
“家文化”在现代化新型国企公司的探讨与实践
“家文化”班级建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建好“家文化” 员工心在“家”
甜蜜家的“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