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艺术的审美本质

2017-12-12谢盼盼

大观 2017年9期
关键词:创造审美本质

摘要:审美的问题是贯通在整个艺术理论中的核心部分,艺术的认识即审美的认识,艺术的发现即审美的创造,艺术的欣赏即审美的鉴赏,可以这么说,审美是艺术鉴识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本文通过对艺术家的创作分析,来探讨审美本质在艺术领域中的体现。

关键词:审美;艺术家;创造;本质

我们大部分人看一幅绘画作品更多倾向于以喜欢或不喜欢这样的主观判断来定义作品好坏,在未进入大学之前的我们是一名参加高考的艺考生,主要浏览的绘画作品虽然不是那么广泛,或者是关于这方面的活动也是仅限于一些美院举办的高考高分卷年展和画室的一些资深老师的作品展,但是对一些名作还是有所涉猎的。之所以用“浏览”这个词,是因为我认为,只是用眼睛粗略地看一些绘画作品,而不是在了解该作品的背景和画家的生平的情况下,对作品的大致阅读,而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就是这样的,在书店里没有目的地对名画册作品集随意翻看,也许撇撇嘴放下或着长时间进行愉悦视觉的简单欣赏,这是那时候我们的状态,那时候的我们更多是学习高考的应考作品。更有一些人会自我定义这些名作品的派别,如写实派、野兽派等,那些名画家对这些定义可能不会喜欢,也难以被大众所承认。但是这些所谓的派别是无关紧要的,因为我们不是学者,不会去写十万字的书来阐述这些,只是在自己的生活圈里自娱自乐,影响的只是自己或身边的一两个人。但这些是会时常改变的,自己在某个阶段也可能因为看了一些书或受身边一些人的影响而改变。比如毕加索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油画作品《格尔尼卡》,记得初中时在课本里看到这幅作品,当时的感觉是迷茫的,“这是什么意思?”的疑问一直在脑中盘旋,最后也不了了之。

对其具体的了解是在大学里的艺术课程,有了在课程上的针对性才有了对事物更深的了解。针对性的审美,不只是我们对画面效果上的欣赏,更是对作品内在的感受,是视觉与思想结合的审美。

在一幅作品被一段文字描述时,你所看到的已不只是画的外在,不只是画面的线条、色块、构图等那么简单,而是某一个人的思想,但是我们的思想又不能被那些文字所束缚。毕加索《格尔尼卡》的解读是来自于它的背景和历史,即使观看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但它的确是来自于此。而在《情迷毕加索》的电影中对作家的演绎则更有温度了。又比如名画家杰克逊·波洛克,他是20世纪最值得一提的画家之一,以在帆布上很随性地泼溅颜色、洒出流线的技能而闻名,他的作品往往具备难以忘怀的自然品质。波洛克艺术所创造的奇特成就几乎与他所使用的笔和画布毫无联系。他的绘画已经完全替代了创作的本身,是一种类似表演艺术的创作形式。“绘画行为的极端表现,他触及到无意义,让我们莫名其妙,他与创造孤独症擦肩碰臂。没有预约的订单,没有规划的文字,也从未考虑过针对某类市场或观众,手欲画,遂成画。行险之举,可能什么也没说,可能无人能懂,甚至包括他自己。一个本来很可能处在边缘的举动,无后代,不生育。一个完全有可能被看作是顽皮儿童的涂鸦,无辨认的涂鸦。然而,像一切创新一样,它竟然也被人承袭,抄袭,膜拜。”假如这些作品没有了名称,如《薰衣草之雾》《北斗星的反射》《秋韵》这些作品名,那么我们在观看这些作品时,没有了作者的暗示,更多的是自我的带领,是根据个人经历,个人情感等去理解、去寻找自己与画家绘画表现的共鸣点,感受理解或被理解,随后就是喜欢或者不喜欢的定义,当然这只是少数人。有一些人因为“看不懂”而不再停留,还有一些人对画家生平背景了然于胸时,看到的就不只是作品的表面了。

如果这些还不够的话,那我们可以看看艺术家的平生,就会发现通常都有一个部分是青年时期与成熟时期。艺术家留意的事物,就会事无巨细地研究,把事物放在眼前,他呕心沥血要表现的事物,忠实的程度让人敬畏,这是真实情感爆发的时期。米开朗基罗的教堂壁画,他做的许多解剖,画的无数素描底稿,时常对自己作内心剖析,对悲壮的情绪和映射在肉体上的神情的钻研,意图是要表现出所酷爱的那股敢于争斗的力量。他年轻时完成西克施廷教堂的天顶和每个屋角,那些活泼生动的表现,展现的自然,热情豪放,绝对真实。回到我们自身,如果我们这个群体也算半个艺术家的话,至少有那么一点点关于艺术的东西在我們思想的长河里,那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拥有一颗年轻热情奔放的心?还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已经有兴趣在白纸上用铅笔写写画画,但现在的自己都很难再那么画了,因为看事物已经没有那么纯粹,那小手握着铅笔的感觉也已不再,现在虽然有了娴熟的手法,但彼时惊喜是现在的平静了,如果说这是长大,那也只能欣然接受,至少还有些许回味。

让人惊喜的作品都是产生于无意间的,哪怕是一个不知世事的孩童的随意挥洒都有可能是惊人之作,相比那些认为对事物足够了解,缺乏发现新事物的潜在后劲,就剥离活生生的本相,依靠从生活体验中收集来的秘诀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好的多。

晚年的米开朗基罗在保里纳教堂的壁画作品《圣·保禄的改宗》和《圣·彼得上的十字架》按照一定的程式进行作画,连外行的我们都能看出来,他早期的生动创造,自然的表现,激情奔放在这里已经不见了,至少丧失了一部分,另一方面是他的技巧更多了,掌握了相当数量的形式;一方面是乱用成法,虽然还是超越过别人,但和他过去的造诣比拟已经大为失神。然而米开朗基罗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他的早期和晚期的对比不过是告诉我们不管是多么细微的改变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是会有的,是潜移默化,是循序渐进的,是不为人的意志所改变的。

如果一件艺术作品已经面世,并被大部分人所接受,那作为另一个观众的你必须要看到它的两面性,并试着去了解它被大部分人接受的那一面,如果做不到就放下。而一味地用个人色彩去抨击,是无力的,因为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能让它回到仓库去被尘封的。这里的从众也不见得是没有个性的,你总能在里面找到属于你一个人的色彩。经典是永恒的,审美是要敞开心扉的。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

[2]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谢盼盼(1992-),女,汉族,河南省平顶山人,华南理工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综合艺术与材料表现。

猜你喜欢

创造审美本质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放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