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7-12-10韩家戚

北方经贸 2017年10期
关键词:东北亚争端区域

韩家戚

(中共连云港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江苏连云港222006)

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问题与对策研究

韩家戚

(中共连云港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江苏连云港222006)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东北亚作为全球最具活力、最具潜力的区域,深入开展经济合作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实践证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了区域内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要维护区域稳定,中美俄严控半岛无核化;搁置领土争端,共同开发;深化经济合作,淡化意识形态;积极作为,主动应对美国东北亚战略。

政治视野;东北亚;经济合作;问题;对策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发展趋势的形成,东北亚各国逐渐意识到了通过加强区域内经济合作,不仅可以促进本区域的经济发展,也可以最大程度上缓冲区域内矛盾与冲突,是妥善解决区域内存在问题的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东北亚多年的经济合作实践表明,合则多赢、斗则多输,各国理应坚持走区域经济合作道路,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促进本国、本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为区域的安全与稳定提供坚实保障。

一、东北亚经济合作现状

在东北亚地区,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梯度较为明显,日本属于现代工业化国家;韩国是第三世界中经济最为强大的新兴工业化国家;俄罗斯是国际上具备较强政治和军事影响力的区域性大国;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人均发展水平依然较低;朝鲜、蒙古经济发展较为缓慢。2016年中国与东北亚五国贸易额合计约6059亿美元,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7%左右,其中中日贸易额为2748亿美元,中韩贸易额为2526亿美元,中俄贸易额为686亿美元,中朝贸易额为54亿美元,中蒙贸易额为46亿美元,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主体是中日韩之间的经济合作与发展,中国分别是韩国、日本的第一、第二大贸易伙伴,日本是韩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韩国是日本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中日韩三国的贸易总量约占世界贸易总量的20%,占全亚洲贸易总量的70%,占东亚的90%,基于地缘、文化等因素,东北亚区域各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中日韩于2012年启动了自贸区谈判,2015年中韩两国已率先完成了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区域经济合作总体进展顺利。但近年来,区域内矛盾有爆发迹象,政治层面上不稳定因素陡然增加,区域安全与稳定的平衡遭到破坏,区域内相关国家的经济合作也因此受到很大影响,如2012年钓鱼岛事件,中日政治关系跌倒冰点,经贸合作遭受重创,此类事件在东北亚其他国家之间也有存在,深入推进东北亚区域内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正面临着一系列政治层面上的困境,唯有妥善解决政治层面上分歧,才能确保区域经济沿着健康、稳定的发展道路前行。

二、政治视角下的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存在主要问题

(一)朝核问题

朝核问题是影响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因素。朝核问题近两年来越演越烈,2016年,朝鲜进行了两次核试验,核开发的步伐突然加快,丝毫不惧外界强大压力,拥核立场似乎异常坚定。相关国家以此为借口迅速作出回应,2016年7月8日,韩国前朴槿惠政府做出的部署“萨德”导弹防御系统决定,此举遭到了中俄强烈反弹,“萨德”严重威胁到了中俄国家安全利益,一旦成功部署,区域安全稳定的战略平衡可能会被打破,区域内大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势必受到牵连,目前中韩之间的经济合作已经因为萨德事件而受到严重影响,尽管中韩之间已经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但中韩之间经贸数据下滑的态势短时间内已经无法逆转。

(二)领土争端

东北亚各国之间的领土争端极为复杂,几乎每两个国家都有此类争端,具体包括:中日钓鱼岛之争、日俄北方四岛之争、日韩独岛之争以及东海领土争端、中韩苏岩礁之争。领土争端必然牵动当事国的敏感神经,领土涉及国家主权,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根本利益和核心利益,当事国谁都不敢轻易让步,且极易引起强烈的民族敌对情绪,这将严重动摇本地区的经济合作开展的政治基础。东北亚存在领土争端的中、日、韩、俄四国正是东北亚地区政治、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对区域经济影响举足轻重,任何一方处理不当,都会严重影响到双边甚至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合作。2012年日本发生钓鱼岛“国有化”闹剧后,2013年中日贸易总额为1472亿美元,在2012年下降的基础上又骤降10.8%,其中日本对华出口614亿日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6.7%

(三)意识形态问题

东北亚区域复杂性的一个重要表现在于各国家间的政治、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等方面都存在着巨大不同,区域内有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社会主义国家,有市场经济,也有计划经济,有全面开放国家,也有完全封闭国家,这种政治、意识形态的不同必然导致了区域内各国经济合作难度,某些国家在发展与其社会制度不同国家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时,时常刻意强调“非对称性”、“人权”、“民主”等问题,根据自身的价值取向,合作中体现出的“自我”倾向较为明显。这种政治、意识形态的不同使得区域内很难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经济合作机制以及稳定的发展模式,从而使得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受到制约。

(四)域外因素影响

域外力量主要指美国在东北亚的政治、军事、经济的影响,美国虽然在地理上不位于东北亚,但是基于有着广泛的利益存在,深度介入东北亚事务。美国强力推行亚太战略对东北亚政治安全形势也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积极构建美日、美韩军事同盟来实现其在东北亚的军事战略布局,以朝鲜核问题为由制造紧张气氛,在东北亚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其本质是达到遏制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目的,此举严重影响了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另外美国还控制着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走向和进程,可以说美国在东北亚具有很强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多方面影响力,美国使得东北亚区域不稳定因素大幅增加,严重阻碍了区域经济的深入交流与合作。

三、促进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建议

(一)维护区域稳定,中美俄严控半岛无核化

一直以来,“六方会谈”被认为是解决朝核问题、维持半岛和平与稳定最为重要的多边协调平台。“六方会谈”曾确实为缓解朝核危机等相关问题做出过积极贡献,但当前朝鲜核问题极为尖锐,“六方会谈”效力越来越弱,甚至已根本不起作用。这种情况下,中美俄三方,作为全球性三个最主要的大国,应该担负起应有的责任,三方均需做出必要让步和牺牲以达成默契,联合起来强势主导半岛局势,必要时通过强硬手段不以颠覆政权为目的,给予朝鲜一定教训,甚至不惜以外科手术式打击摧毁核设施,朝鲜基于现实困境考量,不太可能冒丢掉政权的风险直接硬碰硬,只要中美俄三国达成协议,外科手术式打击便可处于可控状态,做为三个全球性负责任大国,务必要确保核不扩散条约得到严格贯彻,严控半岛无核化,一旦朝鲜完全拥核,日韩均可能效仿,东北亚区域将面临十分危险的境界,区域经济合作将无从谈起。

(二)搁置领土争端,共同开发

对于东北亚国家间的某些争议领土,相关各方均争锋相对,事关主权,任何一方无让步回旋余地,如果互不妥协,最终唯有军事冲突一条道路。东北亚中日韩俄均是世界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国家,一旦发生战争,不仅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合作发展,也会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造成深远影响,所以为了维护区域的安全与稳定、区域经济合作的持续进行,当事国应该放弃“据为己有”心态,摒弃冷战思维,秉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原则处理领土争端,这不仅是处理争端的一种缓冲手段,更重要的是可以把争议区域变成合作区域,进而带动区域经济全面合作向更深层次推进,这也是世界各国解决领土争端的一种极其理想模式。

(三)深化经济合作,淡化意识形态

东北亚各国政治、社会制度差异较大,如果以意识形态挂帅,各国之间的合作将非常艰难,东北亚各国都曾是冷战两大阵营的核心成员国,受冷战思维影响较深,意识形态对抗一度成为区域内国家间主旋律,但当今,和平与发展早已成为世界主题,东北亚各国务必要从冷战阴影中走出来,不能自外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应理性务实的与区域内各国展开经贸合作,以国民切身利益为重,以改善国民生活条件为本,通过区域经济深入合作全力发展本国经济,淡化意识形态,放弃意识形态的敌对思维、对立思维,尊重各国人民自己的社会制度选择,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促进区域经济合作顺利深入开展。

(四)积极作为,主动应对美国东北亚战略

美国近年来积极推行亚太再平衡战略,东北亚战略是其一环,再平衡战略对中国似乎不是好兆头,其实大可不必惊慌。首先,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并不代表美国会挑起与中国的战争。其次,中国也可以积极主动作为,对冲再平衡战略。第一,积极主动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不搞冲突、不搞对抗,全方位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某些问题上中国可以适当做出妥协,主动消除美方疑虑,加强双方互信;第二,积极深化与美国在各个领域的合作,通过紧密经济关系来影响美国国内的利益集团,进而影响美国的外交战略走向,使得美国的外交战略政策出现摇摆或背离;第三,对于美国奉行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国必须设置明确底线,国家的主权、核心利益丝毫不容侵犯,有理有节坦然应对,为区域经济发展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良好氛围。

[1](美)戴维.阿拉斯.东北亚经济合作展望:前景更加光明[J].东北亚论坛,2014(3).

[2] 张燕生,等.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理论思考[J].世界经济,2003(4).

F061.5

A

1005-913X(2017)10-0014-02

2017-08-18

韩家戚(1982-),男,安徽寿县人,硕士,研究方向:区域经济。

[责任编辑:方 晓]

猜你喜欢

东北亚争端区域
分割区域
从中美贸易争端看WTO的国家安全例外条款
女真从兴起到脱离明朝东北亚封贡体系的策略选择
国家标准委率团参加第十八届东北亚标准合作会议
解决中印领土争端要打“持久战”
区域发展篇
妥协与平衡:TPP中的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机制
面向全世界 服务东北亚
区域
美高官试图淡化军售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