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找缺失的自我

2017-12-09张伶俐

校园英语·下旬 2017年12期
关键词:他者偶遇自我

张伶俐

【摘要】《偶遇》是乔伊斯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名篇,源于作者乔伊斯少年时代逃学去冒险的经历。在国内的研究当中,没有人运用镜像理论对《偶遇》进行解读。镜像理论是拉康在精祌分析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它是关于婴儿自我意识形成的理论。本文从关于自我形成的镜像理论出发,分析造成主人公身份缺失的原因,追踪主人公寻找自我的艰辛历程。运用拉康的镜像理论来分析和研究这部作品给解读《偶遇》提供了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偶遇》 镜像理论 自我 他者

一、引言

1.作者及其作品简介。詹姆斯·乔伊斯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毕生致力于小说的实验和创新。他的作品体现了二十世纪从现实主义——《都柏林人》,通过现代主义——《尤利西斯》到后现代主义——《芬尼根的觉醒》的演变。乔伊斯的第一部主要作品是《都柏林人》,一部关注四个阶段——童年,青春期,成年和公共生活事件的十五篇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展现了都柏林道德、政治或精神等几个方面的瘫痪,可以视为二十世纪之交反映都柏林生活的一面镜子。

其中一篇短篇故事——《偶遇》是放置在《都柏林人》中儿童阶段的第二个故事。这篇短篇是在1905年9月完成的,事实上,《偶遇》这一故事来源于乔伊斯少年时和弟弟史坦尼斯劳斯的一次逃学经历。十多年后,乔伊斯以第一人称叙述了这一历险,弟弟史坦尼斯劳斯成了同伴马霍尼。这个故事讲的是主人公“我”和他的同学已经厌倦了学校的日常生活,想要追求“真正的冒险”,因此他与同伴马霍尼逃学一天去寻找鸽舍。在路途中遇见了一位绿眼睛的变态老头,男孩最后明白老头在诱导他领会那神秘的玩意儿,“假装系好鞋带”,趁机逃跑了……在故事的背后,有很多意义,这一次的相遇意味着青春的成长,也意味着少年对邪恶的道德世界的认识。

2.拉康及其镜像理论。雅克·拉康是二战后法国最具独立见解也是最有争议的精神分析学家之一。他的理论具有很大的创新性和革命性,在当时的理论界掀起了轩然大波。

拉康的镜像理论是从他观察婴儿在镜子面前的表现开始建立起来的,也是与自我的认同紧密联系的。其实,这也是拉康镜像理论的一个基本特点。他认为只需将镜子阶段理解成一种完全意义上的身份认同过程,即主体在认定一个镜像之后自身所起的变化。自我在形成以后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旧的自我会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解体,而形成一个新的自我。《偶遇》与拉康的镜像阶段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基于两者之间的相似性,本文试图将拉康的镜像理论应用于对《偶遇》的研讨,并探究主人公身份缺失的原因和寻找自我的艰难旅程。

二、自我身份的缺失

《偶遇》这个故事表面上看起来是讲述两男孩为逃避单调乏味的学校生活的冒险失败了的故事。然而,这篇故事不仅仅是对冒险的追求,它的主题意义是发人深省的:两个小男孩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外面遭遇的不是纯粹的快乐的事情,而是以巴特勒神父为代表的罗马和英国当局教育下人类堕落的不堪。

作为《都柏林人》中关注童年阶段的一个故事,不难发现故事中主人公都是小男孩。然而,故事中另外还有一位成熟的男性角色——巴特勒神父。他只在整篇故事中出现过一次,只是扮演男孩们的老师。虽然乔伊斯对这样的角色设定的话语不多,但他在这个故事中的存在也有深刻的含义的:巴特勒神父是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主人公自我身份缺失的根本原因。

对于一个教罗马历史的老师来说,毫无疑问,对探险故事感兴趣的学生会激怒他。如果乔伊斯只是想和他的读者分享这样一个事实,那就叫做浪費时间。事实上,巴特勒神父的身份在故事中是典型且特殊的一个人物。起初,他作为一名教父,是上帝的选民,是永恒真理的持有者。在乔伊斯生存的的都柏林时代,那里的一切价值观都与天主教和民族主义有关,人们深受天主教文化的影响。就连文中让孩子们知道荒蛮的美国西部,领导他们玩激烈的印第安对阵游戏,玩起来太狠、并总能跳起胜利的舞蹈的孩子王乔·迪伦都不向往真正的外出冒险,而是一心一意想要做教士,可见教育和宗教乏味而缺少生气,但是其影响却根深蒂固。当巴特勒获得这样一个名衔——神父的时候,这意味着他将被视为一个背负传承爱尔兰的传统文化价值观任务的人。在故事中,巴特勒神父也被给予另一个名衔——老师。老师和教父一样,很了解传统价值观,同时,教师也保留着教父所不能拥有的权利:教父只能影响他人,而教师则具有要求学生的权利,只要是他们所要求的,只要是符合已证明的真理、传统的规则和价值观的,教师就可以控制学生并有资格下命令。学校里气氛沉闷,巴特勒神父把《半便士奇观》之类的美国西部故事斥为“乌七八糟的东西”、“不成体统的东西”,只有《罗马史》这样的正统课程才值得阅读和背诵,这种做法无形中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偶遇》不只是传达了对浪漫旅程的幻灭,也是对西方文明体系和教育的失望。

按照拉康的理论,在镜像阶段,自我经历了他人的疏离,处于外部世界之中。它会使自我与其他人建立某种不可思议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走向自我的道路上,帮助实现自我身份认同的不是自我,而是他人。家庭成员,亲戚,同事,朋友,周围人和其他人的判断都有可能成为现实生活中的自我身份形成过程中的“镜子”。在本故事中,把“教父”和“老师”的身份结合在一起,巴特勒神父不仅是一个宗教和知识的传递者,也是一种精神导向和规则设计者。但是恰恰正由于巴特勒神父的消极影响,主人公自我认同的不确定性直接导致了对他自己严重的精神损害。也就是说,学校中所传授的知识和罗马文化直接关系到建构自我认同的失败。因此,由巴特勒神父所代表的宗教文化要对主人公自我身份的缺失负责。

三、寻找缺失的自我

哲学家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性不是人的一种固有的抽象。为了发展和生存,人类别无选择,只能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与周围的人交往。透过其他人的“镜子”,人可以看到他的自我和缺乏自我的存在,通过镜像媒介重新识别和重构自我。根据拉康的镜像理论,自我只能在别人的承认下成为自己。因此,自我不是主体的产物,而是其他人。endprint

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提出,主体通过它之外的其他事物来认识自己的存在。《偶遇》中的主人公“我”在自我形象认同上经历了一个巨大转变,在转换过程中,变态者的角色就是一面镜子,使主人公“我”从多种角度认清自我。一些评论家指出,在《偶遇》中有“绿眼睛”的变态可能是上帝和爱尔兰的象征。事实上,爱尔兰信仰天主教,它的既定宗教是罗马天主教。据特伦斯·布朗称,约百分之八十三的都柏林居民是天主教徒的成员。因此,如果这个变态代表着爱尔兰二十世纪的第一个十年,那些已经接受了这种扭曲教育的孩子们终有一天会成为他。乔伊斯特意这个故事中安排这个奇怪的人显示了意味深长的意义。

首先,这个“古怪的老家伙”独特的行为和扭曲的人格被视为殖民教育模式下的“副产品”。换言之,这种教育模式充满帝国主义的文化意识形态,正在逐步渗透到年轻一代的思想中,之后爱尔兰逐渐演变成畸形的“产品”。那个古怪的老人,操着一口良好的口音,受过英语教育,显然属于这一范畴。作为教育制度的受害者,他也将这种方法运用到幼儿身上,形成了爱尔兰人无法摆脱的恶性循环,这似乎是英国殖民教育的完美和伟大的回归。在这个故事中,这个变态者正在遭受欲望和压迫之间的冲突,这可以从他的令人恶心的谈话中反映出来。当他谈到男孩和姑娘们时,“他颤抖了一两次,好像他害怕着什么,或者是突然感到一阵寒冷”。

然而,男孩却认不出这是性兴奋的症状。老人似乎对这个话题着迷,他反复提到的快感是各种神经质的症状,受强烈欲望的制约。这可能是表明,正如理查德所说,是“露阴癖”的一种极端形式。许多评论家曾标注到,男人走到角落手淫。这种公然猥亵的行为或许令无名男孩憎恶。在满足他的性欲后,他迅速把话题从拜物教转向女孩的手和头发,“温柔地鞭打”“粗糙任性的男孩,尤其是那些有情人的”,他反复说,“这世上他最喜欢做的就是这事情了”。这种态度的逆转充分暴露出他确实是神经质的。毫无疑问,是他的自我惩罚准确地揭示了他被压抑和堕落的人性。

拉康认为人的欲望是在别人的欲望中得到它的意义。不是因为别人控制了他想要的东西,而是因为他的主要目的是被别人所认可。最后文中的这个小男孩终于意识到老人在试图使他明白其中的“奥秘”,并意識到这是魔鬼的诱惑和惩罚。他“悔恨”了,为自己“在内心一直有些瞧他不起”。他曾经害怕被老头认为他“和马霍尼一样笨”,现在他明白了,马霍尼一直实际、积极、决断、简单,需要帮助的是他自己。他和这老头和对马霍尼的认识实现了主人公对自己心路历程的顿悟。

四、总结

对《偶遇》的精神分析解读验证了拉康理论中儿童在镜像阶段的理论。拉康认为,自我的形成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与他者的互动。人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和情感上的依赖他者来构建自我。

因此,拉康镜像阶段的过程可以用镜像来解释人的身份认同的精神历程。在镜子阶段,婴儿在观察镜子里的自己的形象时兴高采烈。拉康将这种满足感归因于身体视觉形象与运动形象之间的不协调,这个身体形象仍然是支离破碎的。镜子中的主体形象给予它完整的幻觉,让它感兴趣。对拉康来说,这种虚幻的完整性构成了原初的自恋。自恋是主体在身份认同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在小说的开头,这个男孩为自己的学识和水平感到骄傲。作为马霍尼的同学,男孩的优越感和自豪感是显而易见的,主要是来自于男孩们的文化差异。

镜子阶段不仅出现在婴儿时期。事实上,它在我们的一生自我身份的建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镜子是一种隐喻,它不仅是指真正的镜子,它也可以是别人的观点与影响。在巴特勒神父的影响下,《半便士奇观》之类的美国西部故事斥为“乌七八糟的东西”、“不成体统的东西”,是“蹩脚货”,学校气氛沉闷压抑,所以学生们热切向往冒险。主体也可以认同他者所反映出来的镜像以实现自我和形象的完美融合。在这部小说中,这个变态者是典型的主人公“我”自我建构的镜子。变态者不仅是英国教育下的老产物,也是政治和宗教压迫相结合的典型人物。毫无疑问,正是他的自我惩罚,准确地揭示了他的压抑和变态的人性。最后,主人公意识到老人试图诱使他理解这个“奥秘”,并意识到这是魔鬼的诱惑和惩罚。这是他的历程的第一个遭遇:遭遇的是外面的世界,是都柏林的成人的、社会的、宗教的、教育的世界,这一次偶遇意味着少年的成长,意味着少年对邪恶的道德世界的认知。

本文通过利用拉康的镜象理论对小说《偶遇》进行精神分析解读,不仅给小说的阅读带来了新的视角,而且也展示了人是本体论意义上的和情感上的依赖他者来构建自我。

参考文献:

[1]Brown,Terence.Introduction of Dubliners[M].London: Penguin,1992.vii-xlix.

[2]Joyce,James.Dubliners[M].Nanjing:Yilin Press,1996.

[3]Joyce,Stanislaus.The background to Dubliners[M].Listener 25(March 1954):526.

[4]韩静.《都柏林人》的主题意义[D].中南大学,2013.endprint

猜你喜欢

他者偶遇自我
偶遇外星人
偶遇一位拉小提琴的老人
偶遇骆驼
“他者”眼中的“她者”
“莉迪亚死了”——《无声告白》中他者的悲剧解读
他者视域下曹保平作品的文化反思
为“他者”负责:论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责任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探讨私小说中的“自我”
科幻中的美与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