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2017-12-09周艳

考试周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共赢幼儿园教育合作

周艳

摘 要:幼儿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未来,同时幼儿教育对一个人性格和习惯的养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幼儿教育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但是社会中关于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孰轻孰重的争论此起彼伏,一直没有定论,因此本文拟从二者的概念、特点和对幼儿成长的不同作用入手,试图寻找二者的契合点,让二者在幼儿的教育中相互作用、扬长避短、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幼儿教育的健康、长远发展。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对幼儿而言,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家园教育。二者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互助的关系,只有家庭教育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幼儿园教育科学地对家庭教育进行补充,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步调一致,才能促进孩子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合作;共赢

一、 引言

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已被社会广泛重视,但是,社会中仍存在有关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孰轻孰重的争论。曾经有一个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访谈,主持人问:在您这么多年的接受教育中,哪一个阶段的教育对你人生而言最重要,该诺贝尔奖得主表示是幼儿教育。

二、 概念介绍

(一) 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是学前教育机构,是学校教育的初期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部分,幼儿园教育是按照国家的教育大纲与要求,在教育行政部门的督导下,根据社会的需要,由幼儿园担负起教育的教育机构。该机构成立的基本原则是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保教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幼儿身体和健康人格的培养。

(二) 幼儿家庭教育

社会中流传这样一句话,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初步启蒙教育,它贯穿着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的主体是父母,父母对儿女的成长所进行的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家庭教育包含两个方面,最主要也是最基本的方面是父母对子女的单项教育,这也是狭义的家庭教育,广义的家庭教育还包括子女对家长的教育,当然幼儿教育不包含这一方面。因此我们所说的幼儿家庭教育一般指的是狭义的家庭教育。父母或者是家庭中的其他年长成员都可以对幼儿的成长施加影响,所以幼儿家庭教育具有广泛性、连续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三、 特点阐述

(一) 幼儿园教育的特点

1. 环境的不断适应性

幼儿园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在幼儿教育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幼儿教师的选聘一般是具有幼儿教师资格证的人士,以女性教师居多。在幼儿园中,教师要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对幼儿进行分层次的教育与保护,也就是说不同阶段的幼儿的教育内容和方式是不同的。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学习的内容和掌握的规则越来越多,对幼儿教育效果的评价也是以这些规则的遵守为评价标准。因此幼儿在幼儿园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不断地调整身心,来适应和学习这些准则的学习。很多幼儿第一次去幼儿园的时候,都存在着厌学情绪,大部分幼儿适应不了学校或者是教师给他们制定的规则,在学校中大哭大闹或者是干脆抵制上学,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幼儿才逐渐地适应幼儿园的教育模式,这也充分说明了幼儿的环境适应性是幼儿园教育的第一步。

幼儿园教育的形式是一个班集体的小朋友生活在一起。他们吃、住、学习、娱乐在一起,他们在这样的集体环境中可以结交朋友,养成他们与人交往的沟通能力,而家庭教育正好和幼儿园教育截然相反,家庭是一个封闭的环境,尤其是现代社会,大部分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只能和父母或者是周边的小孩交往,交际面的狭窄不利于孩子健康人格的养成,而幼儿园教育正好弥补了这一缺陷。

2. 幼儿园教育具有科学性和计划性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初级阶段,它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针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规定的,简言之,什么年龄阶段的孩子接受什么样的教育内容是不同的,这就体现了幼儿园教育内容的计划性和层次性。前文提到幼儿园的教师是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的幼儿教师组成的,他们都是一定文化内涵的教育工作者,因此对幼儿教育内容的制定是科学的。而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的设定却没有科学性和计划性而言,一般家庭的父母虽说文化程度不低,但对幼儿教育的知识却不是很专业,很多父母都是摸索着,或者是借鉴着周围的经验对孩子进行教育。

(二) 家庭教育的特点

1. 环境的天然适应性

孩子自从懂事起,就对家庭环境具有极其和谐的适应性。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一般父母都充当着孩子的启蒙教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是那么的讲求规则,比如说,今天的任务是什么,明天的任务又是什么,父母对孩子教育的内容有很大的灵活性和随意性,一般是在孩子玩耍的过程中添加教育的内容,因此孩子对这种教育方式比较认同,而且一般而言,家庭环境是很难发生改变的,在家庭中也没有对环境的排斥性,总而言之,孩子对家庭的教育环境具有天然的适应性。

2. 家庭教育的封闭性

现在的家庭结构一般是2+1或者是2+2模式,也就是说父母二人对着一个孩子,或者是父母祖父母四人对着一个孩子,从模式上看,孩子是家中的核心,核心地位就会导致家长对孩子存在着过分关爱的心理,有的父母还会对孩子溺爱,这样无形之中就让家庭教育存在着封闭性的特点。很多父母不知道怎样教导孩子,也缺乏一些科学理论的指导,对孩子的教育内容更新较慢,教育方式也比较贫乏,很容易让孩子感到无聊乏味,同时孩子在家庭中缺少玩伴,除了和父母交流外,就是借助电视机、游戏机打发时间,长此以往很不利于幼儿的成长。

3. 家庭教育的随意性

家庭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教育的随意性。这对幼儿的教育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对幼儿的发展具有两面性。父母给孩子布置房间、给幼儿买玩具、给孩子讲故事、陪孩子来玩耍这些都是家庭教育的内容。家长和孩子的互动,和孩子的亲子游戏都能给孩子带来身心的愉悦,从此方面而言,家庭教育的随意性对父母和孩子双方都是有益的。但是家庭教育毕竟不是学校教育,没有教师的调整,没有课程的设置,没有固定的作息时间,孩子在学校可能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或者是饮食习惯、文明礼貌,但是回到家庭中,变得蛮横不讲理,对父母没有礼貌,变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小王子,这些都是由于家庭教育的隨意性导致的。endprint

四、 依據特点家园合作,共同呵护孩子成长。

(一) 家庭教育为幼儿园教育做好准备

针对很多孩子初次进入幼儿园有抵触情绪的现象,家长可以在孩子入学前,尽量为孩子的入园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做好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的衔接。这里的准备主要是心理上的准备。如果家庭教育能提前为幼儿入园教育做好心理准备,那么会大大减轻孩子入学的焦虑情绪,缩短孩子入园的适应时间,对在幼儿园所需要学习和习惯能尽快地掌握,能够让孩子在幼儿园中更加快乐地成长,因此前期的准备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家长可以在孩子入学前的一段时间内,对孩子讲解一些关于幼儿园中的故事,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可以让孩子多与已经上了幼儿园的朋友玩耍,让他们给孩子描述一下幼儿园中所学到的技能和本领,让孩子产生羡慕的情绪。若是条件合适,家长可以带孩子提前到幼儿园熟悉一下环境,降低孩子对幼儿园的抵触心理。

(二) 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进行补充和拓展

幼儿园教育虽然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但对孩子崇尚自由的天性而言,还是略显单调和乏味。因此家庭教育可以适当地对幼儿园教育进行一定的补充和拓展,二者相结合,让幼儿的教育具有丰富性和多样性。例如父母在给孩子布置房间的时候其实就是弥补幼儿园课堂的单一性。房间的色彩和图案尽量适应孩子的年龄特征,不可成人化,同时可以常常变化房间的格调,为孩子创设丰富的精神环境。

(三) 幼儿园教育对家庭教育进行合理的补充

针对家庭教育的封闭性和随意性,幼儿园教育可以对家庭教育进行适当的补充。比如幼儿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幼儿园里学习手工制作,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可以鼓励孩子多与其他小朋友交往,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也可以让孩子在全班幼儿面前讲故事,锻炼孩子的语言能力等,教师利用自己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给幼儿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让孩子在一个开放性、集体性的天地中尝试家庭教育所不能拥有的活动。

四、 结束语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素养,那么不管老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地反射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育过程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也都可以追溯到家长。”因此,幼儿的教育仅仅单凭幼儿园单方面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把家庭、幼儿园结合起来,形成互补的关系。一起来共同寻找最好的教育方法,以此来达到教育幼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秀艳.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4.

[2]“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家长教育的研究”课题组.3~6 岁幼儿家庭教育指导专题内容要点.家庭教育(幼儿家长),2008,1.

[3]温婷.浅析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联。2012.9.endprint

猜你喜欢

共赢幼儿园教育合作
余额宝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及共赢发展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与中小微型企业产学研合作模式
浅析“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农业投资的要点及其保障措施
刍议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