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中班陶笛游戏化教学探析

2017-12-09鄢小珊

考试周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陶笛游戏化教学幼儿园

鄢小珊

摘 要:陶笛是随身的音乐精灵,音色优美,造型精巧,表现力丰富,是当前最适合学校音乐教学的新式乐器。以游戏化模式实施陶笛教学活动有助于更好地引导幼儿对陶笛的热爱,激发其对音乐学习的热情。本文对幼儿园中班陶笛游戏化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深入分析,以便于为广大同仁提供部分策略化意见。

关键词:幼儿园;陶笛;游戏化教学

一、 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陶笛

陶笛,英文名ocarina,陶笛源自中国,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通常用陶土烧制的吹管乐器。陶笛是随身的音乐精灵,音色优美,造型精巧,表现力丰富,是当前最适合学校音乐教学的新式乐器。形状上,陶笛多姿多彩,有诙谐可笑的卡通娃娃陶笛,有惟妙惟肖的小动物造型陶笛,有形色逼真的水果蔬菜造型陶笛;音色上,陶笛丰富细腻,不同的陶笛具有不同音色变化,具有宽广的表现力,无论是欢快跳跃的还是风趣幽默的,无论是哀婉忧伤的还是恬静悠扬的乐曲,陶笛都能以动人的乐音表现出来;技巧上,陶笛入门简易,只需一到两节课的时间就掌握陶笛演奏的基本技巧。让人很快地会对音乐产生兴趣,因而十分有成就感。

(二) 游戏化教学

以游戏为教学的组织形式,把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内容贯穿于游戏过程之中的教学方法,笔者以为这便是游戏化教学。游戏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是所有游戏化教学的出发点,游戏化教学旨在于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需要,使其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识。游戏化的本质不是将教育活动异化为一般的“游戏”,其兼具游戏性和教育性,我们要防止游戏化教学成为儿童随心所欲的“游戏教学”,游戏化教学不是一味地追求趣味、娱乐,毕竟教與学才是他应有的内在要求,凡是教学都是有目标的,讲效率的。无数的实践证明,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教学实践模式是可行的,需要不断加以深入研讨。

二、 中班陶笛游戏化教学的意义

(一) 陶笛游戏化教学拓展和延伸了幼儿艺术领域范畴

与小班比,中班幼儿有益于行为进一步发展,动作更完善,活动能力更强,思维逐渐以具体形象为主。他们渐渐能通过语言、动作、表情表现自己、表达思想与发现创造,如喜欢唱歌,会拍打较容易的节奏等等。丰富多样的陶笛游戏化教学利于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掌握音乐知识,发展幼儿的音乐能力,提高音乐素养,无形中拓展和延伸了幼儿园艺术领域教学的范畴。

(二) 陶笛游戏化教学促进了中班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把游戏这种自由、自发的自然活动引入陶笛教学,活动本身立足于儿童主体性,幼儿在自由、自主环境中开展陶笛学习活动,充分展示他们的个性,这是培养和塑造幼儿智商和情商的无价良方,也是促进幼儿人格健全、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此外,演奏陶笛也是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艺术,培养少年儿童民族自豪感,这本身便是一种特殊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 幼儿中班陶笛游戏化教学实施策略探索

(一) 陶笛教学内容设计要趣味化

4~5岁儿童的学习热情往往受学习形式与方法的左右。因此,在陶笛学习课前我们遴选了一系列音乐游戏活动,将音乐知识和陶笛吹奏技巧巧妙地融入游戏,如做做手指操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锻炼手指的独立性,“我的朋友在哪里?帮助音符找家”等游戏活动。如此一来,音乐知识学习不再是教师纯粹的讲解,而是以幼儿体态律动等诸多游戏方式来完成。此外,在幼儿园音乐课程中,许多内容本身的游戏特征也十分明显。如:《龟兔赛跑》《手指游戏歌》《我的好妈妈》《猜谜歌》《跳皮筋歌》等等,这些都是陶笛游戏化教学的最佳教材。以《龟兔赛跑》音乐欣赏课为例,教师可以组织幼儿欣赏陶笛乐曲的同时让他们自发地投入到角色游戏中,有的扮演小兔、有的扮演乌龟,在自由愉快的游戏中展现自己,在自由愉快的游戏中提高音乐的感受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在自由愉快的游戏中获得参与游戏的兴趣与乐趣,在游戏活动中感受陶笛无限的魅力。

综上所述,在中班幼儿陶笛游戏化教学中应重视内容设计的趣味性、情节化,以达到音乐课程内容的游戏性。

(二) 陶笛教学形式设计要多样化

在关注课程内容设计游戏性的同时,也应注重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寻找契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方式、方法,让幼儿在形式多样的游戏化活动中感知陶笛的魅力,体验成功的愉悦,让孩子愿意更加自觉地参与陶笛学习活动。例如,可以借助故事配乐、角色表演、舞蹈表演等多方面艺术手段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游戏化的陶笛教学应包括充满诗情画意的语言,故事配乐,声情并茂的乐曲欣赏,形体优美的韵律活动,有趣多变的造型活动以及在音乐伴奏下各种创造活动,使幼儿在游戏化的活动中真正享受魅力陶笛带来的欢乐,从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发展其审美能力。

幼儿园中班陶笛游戏化教学的形式不胜枚举,下面罗列几种常用方式供参考。笔者以为,无论采用何种类型的游戏化教学形式,既然是游戏化学习,最后都得落到身体动作来实现,即幼儿身体动作和陶笛吹奏的一体化。

1. 角色扮演实现陶笛游戏化教学

图谱是音乐教学活动中经常运用的辅助教学工具,它可以把音乐材料简单化、形象化、直观化。在中班陶笛课里,教师应充分运用图谱特性,善于发现课程内在的游戏性,活用各类教学形式。例如《我爱我的小动物》中每段之间都有小动物的名称和叫声,此时教学活动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来实现教学任务。

在乐曲的伴奏下,教师逐一出示4种动物图片。(每一乐句的第一拍时出示,顺序依次为:小羊、小猫、小鸡、小鸭。第5乐句带领幼儿拍手,同时出示手的图片)。教师出示“×—︱×—︱××︱×—‖”节奏卡,让5位小朋友分别扮演不同小动物,按出场的顺序创编相应的叫声。小羊“咩—︱咩—︱咩咩︱咩—‖”;小猫“喵—︱喵—︱喵喵︱喵—‖”小鸡“唧—︱唧—︱唧唧︱唧—‖”;小鸭“呷—︱呷—︱呷呷︱呷—‖”。教师挑选4名幼儿与小动物扮演者一一对应,负责陶笛演奏。小结:第一句:小羊,第二句:小猫,第三句:小鸡,第四句:小鸭,第五句:4人合奏。最后全班再进行演奏2~3遍。endprint

2. 民间游戏来加强陶笛教学游戏性

捉迷藏是一种喜闻乐见的民间传统游戏,亦称摸瞎子。《小胖鸭子捉迷藏》乐曲包含许多丰富游戏故事情节,以民间游戏的形式加以呈现更加彰显其游戏性。

教学建议:陶笛乐曲一:第一段,全体小鸭子边弹奏边按歌词内容做动作。陶笛乐曲二:小鸭子游水,鸭妈妈边游边捉小鸭子。当小鸭子快被妈妈捉住时,就蹲下或头低下屁股翘起,鸭妈妈就捉不到了,另捉别的小鸭子。陶笛乐曲一:第二段,鸭妈妈提着小篮子,边唱边表演。唱完后,鸭妈妈说:“小胖鸭子快来呀!”小鸭子们一边“呷呷呷呷”地叫,一边游向鸭妈妈,吃鸭妈妈从篮子里叼出的小鱼、小虾。等唱到最后一句“我可爱的宝宝,跟我回家吧”时,小胖鸭子才能走回家。

3. 在“日常生活游戏”中开展陶笛教学

“日常生活游戏”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玩的活动,由幼儿自己独立能玩的。通过教师适宜的、有针对性地指导,将陶笛学习任务贯穿于“日常生活游戏”过程中,往往能收获许多惊奇的教学效果。以《化蝶》为例,让幼儿呈散点式站立,在每一个乐句的第一拍开始扮演蝴蝶走小碎步去找其他的蝴蝶朋友,到这一乐句的最后一拍时必须找到朋友,并且和朋友做一个交流的身体动作。到下一句开始,重复以上过程,可变换交流的身体动作。幼儿游戏3次。提醒幼儿注意倾听陶笛,走小碎步去找朋友,在找朋友的过程中不与同伴互相碰撞;鼓励幼儿创编不同的交流动作,相互学习。要求游戏时,能较准确地分辨乐句,并能在乐句末找到朋友。游戏时,不与别人发生碰撞。教师要鼓励幼儿创想,鼓励幼儿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乐曲。

4. 舞蹈配陶笛演奏游戏化教学

例:歌曲《大中国》A段

舞蹈设计:

準备:每位幼儿两条彩带。第1小节二拍挥一次,左右手各挥一次彩带,从右手开始。第2小节在身体右侧,按右左右的顺序抖动彩带三次。第3、4小节同第1、2小节。第5、6小节同第1、2小节。第7、8小节同第1、2小节。教学建议:采用陶笛吹奏配彩带挥动的节奏型。各小节与第1、2小节基本相同,可以另行创新。

陶笛游戏化教学活动具有音乐性和游戏性两个特点,游戏化的音乐教学更有助于全面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促进幼儿和谐发展。运用游戏化的策略进行幼儿园陶笛教学,将丰富的教育要求以有趣的形式表现,一抷平凡的黄土,亦能够演绎出精彩的乐章。

参考文献:

[1]宋丹.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游戏化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姚琛.幼儿园音乐游戏化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孟建军,王玮.发声的泥土 醉人的陶笛[J].乐器,2014,(09):6-9.endprint

猜你喜欢

陶笛游戏化教学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欢乐的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我的陶笛梦
Música china en clave de Ecuador
玩转音乐 “乐”享精彩
对小学语文游戏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相约中国长城 放飞陶笛梦想——“第三届亚洲陶笛艺术交流大会”即将在京召开
人民音乐出版社推出国内首套《陶笛考级曲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