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作用分析

2017-12-09黄雪影

考试周刊 2017年14期
关键词:强化要求合作探究

黄雪影

摘 要:改变传统教学的方式,大胆创新,不断地强化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探究式学习的实质。数学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动力三方面阐述强化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的必要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探究;课堂;强化;要求;途径;动力

现如今,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已引起小学数学教师们的高度重视。许多教师们深知,枯燥呆板的课堂教学氛围是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的,也使得小学生们在数学课堂上缺乏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是极其不好的。因此,如果小学数学教师只是一味地在课堂上讲解、分析、演示知识点,而学生们的课堂参与度不够高的话,教师们是很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

在小学阶段,由于小学生的知识面都还不够广,教师一直都被小学生们认为是绝对的权威,很少会向教师提出一些学习上的疑问甚至是质疑教师的行为。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有的教师会逐渐产生这样的一种错误认识,认为教师就是要将教科书上现成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向学生不停地讲、不停地灌,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从新课程的理念看来,持有这样的观点是非常不利于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与探究的,也是很难产生较好的学习效果的。所以说,如果不彻底地改变这种接受式学习的传统教学思想是不行的。基于此,教师们就应该尽可能地改变传统教学的方式,大胆创新,不断地强化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因此,下面就是关于强化探究式学習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的一些简要研究,希望以下几点能够对小学数学教师们的课堂教学研究提供参考,并对其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起到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希望能够对小学数学教学事业有所帮助。

一、 探究式学习的实质

探究式学习,顾名思义,就是要求学生们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学习中遇到的疑难进行相应的探究,以求得一定程度上的突破。探究式学习是学生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并通过亲自动手实践与不断探索研究,最终得以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新课程理念来说,这种学习方式是充分体现学生“主体”的,是有利于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激发的。所以说,此种学习方式已经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主要课堂教学模式。不过要注意的一点是,探究式学习本身所倡导的便是学生们的积极主动参与,就好比是学生在进行学术研究,其中的综合性与开放性都具有一定的强度,因此我们主张探究式学习要在小学数学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证小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的深度和广度。

二、 强化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的必要性

随着小学数学教学的不断发展与改革,探究式学习应运而生,并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功效。相比起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有着其特别的优势作用。因此,强化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非常有必要。

1. 数学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

《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部分对学生的探究活动做出明确指示:“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我们更是要大力地倡导小学生们采取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想方设法地激发小学生的主动意识与强烈的求知欲。新的课程标准是对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的摒弃,因为数学学习的规律告诉我们: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如果只是受限于接受、记忆、模仿与练习,那么这样的学习效果是有限的,也是容易遗忘的。而如果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学习的数学知识将会是在他们充分理解基础上的,也是第一手的,是会成为学生自己的东西的。再有的就是,从一个人一生长远的发展来看,他们还是要养成与他人进行合作与交流的良好习惯。

2. 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大途径

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不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的参与度太低。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上,小学数学教师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充分信任,不敢放手让学生去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这样长久的发展下来,久而久之,小学生就会养成被动接受的不良学习习惯。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们习惯于在问题的提出与解决上都依赖于教师。这样的话,小学生们就缺乏应有的探索与思考,再加上课堂学习的一切由教师包办,课堂氛围就难免沉闷,学生的学习热情就不可能高,学习效果自然也就好不到哪里去。而新课程改革所极力倡导的探究式学习则是要将主动权交付于学生自己手中,把课堂学习的绝大部分时间“交”还给学生,组织引导小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数学课堂学习中来,从而达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3. 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主要动力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小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还是要从细微入手,从平时抓起,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对于小学生数学课堂学习中合作探究习惯的养成来说,道理也是如此。在学生合作探究习惯养成的初始阶段,小学数学教师还是要有更多的耐心,通过精心地组织教学,逐步地把小学生组织引导到合作探究中来。只要方法得当,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训练之后,小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自然会有所提高。当小学生们适应了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之后,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养成了主动探究的好习惯,探究精神也由此而生。所以,强化探究式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主要动力,理应得到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李玲敏.小学数学分组合作学习探究.学周刊,2011.

[2]吴美婷.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实效方法探究.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

[3]汪勤.生本理念下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模式探究.亚太教育,2016.

猜你喜欢

强化要求合作探究
强化公立医院绩效管理的思考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强化纪检监察工作分析
简议小区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使用的要求及其措施
试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微课程的应用
强化电力安全管理执行力的探讨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黔东南日报》:地方报纸重大主题报道的选题与采写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