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2017-12-09柳凤霞

考试周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对话式对策研究

柳凤霞

摘 要:小学是数学学习的起步阶段,小学是学生大脑思想最为活泼的一个重要时期,所以学习数学这门具有笼统性、逻辑性的学科,教员的引导就显得很重要。教员要充分利用这一特性,有时候合理恰当地采用对话式教学方式,树立对等的师生关系。经过“对话”的方式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激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及时地发现问题并处理问题,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对话式;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对策研究

一、 引言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剖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才能的培育是课程规范中明确要求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生活的便利,教育也逐步随着这种变化而变化,教学的目的从单纯的学习学问到培育才能,这种变化使得小学数学教学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动。数学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的学科,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運用数学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对话式教学是一种开放式教学,教员与学生之间自身就是以问题作为纽带衔接的,因而对话式教学本质上是在问题导学的根底上有效建立起来的。

二、 对话式教学的含义

作为一种新型的对话式教学方式,对话式教学,是一种新颖的教学思想理念。倡导对师生之间互相信任民主的关系进行构建,教员通过对教学内容相关的话题的精心设计,促进教材、教员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三者的对话中,使教学活动自主开展。教员在对话式教学中,对于学生与教材的对话交流要高度重视,引导学生应用已有的经历发现并提出问题。经过小组的对话和协作产生思想的碰撞,通过对问题发现,培养探究新知识的能力。小学教育的数学课程,其根本是促进学生和谐、全面、持续地开展教学活动。它不只要思索数学本身的特点,还要遵照学生学习数学的心思的特点,特别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开始,让学生亲身阅历并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解释与使用新知识的进程,在思想才能、情感态度与学习观念等多方面取得进步和发展。

三、 对话式教学的方式

(一) 自主性

在生态课堂中,教育教学中非常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在实践教学中,教员应该依照教学纲要,设置相应的教学对话,并提前营造自主学习的气氛,鼓舞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中提高学习成绩,锻炼学生发现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思维。

(二) 协作式

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使用,事实上是学生通过在最自然的形态中,提升学习才能。“对话式教学”形式中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协作式。小学生在学习协作环节中,可以经过师生之间对话、学生之间的对话,培育起团结协作的精神,并可以在多维对话交流中互相分享数学学习心得。

四、 对话式教学的方式

(一) 学生与教员之间的对话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的前提。在课堂上,教员和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在人格上,是彼此尊重的关系。因为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具有各不相同的情感表达方式。作为教员,应充分尊重和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意见认真倾听,对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营造,对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进行培养。在师生对话中,教员应努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对话氛围,架起一个师生沟通的桥梁,拉近和学生间的距离。通过和谐氛围的营造,而使学生和教员间的对话的兴趣提升。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员不仅要传授学问,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效充分了解。清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例如,打个比方,讲完一章节之后,教员可提出问题,“这节课有哪些较大的收获?”通过问卷调查或者交流等方式,去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从而深入掌握,知晓哪些内容学生难学,哪些学生最感兴趣。从而让教员通过自我深思,对今后的教学方式不断改良。经过这样的互动,既对教学中的严肃氛围进行了缓解,同时还使师生间隔得到了融合,对良好的师生相处的气氛进行了营造。

(二) 学生、教材与教员之间的对话

在数学学习中,因为问题的存在,更加丰富多彩,具有勃勃生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今教育的宗旨。在对话式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要比直接传授知识,会取得更加有效的效果,而且有利于学生自我知识储备的拓展。引导学生对知识客观理解,是教员的教学目标,通过和教材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对问题情境进行创设,对知识点和问题更好的理解。问题情境要来源于实际生活,不能脱离实际,否则可能会削弱学生对现实生活探究的渴望。

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为了帮助学生对八百米的长度更深入的理解,可让学生想象本人体育课上跑2圈的情形,由此,学生更加清晰的理解长度概念。教员将一个知识点教完时,可通过一些课后思考题的设置,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再通过组织课堂上讨论,通过对话交流,对知识的答案进行获取。教员在讨论过程中,给予学生意见和建议,和学生进行对话。对话式教学其实就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经过互动,可以使学生与教员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构成思想的碰撞,促进情感的交流。在互动对话中,教员要给学生足够的发言机会和发言时间,为学生建立一个多元化、开放的对话平台。这个平台一定是包括学生和教员之间对话,还包括学生与教材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让每个角色在教学中都能进行分配,达到团队解决问题的目的。

总之,多样性和共生性,是对话式教学的特点,每位学生因为个体差异,对不同数学知识点,也具有不同的掌握情况。教员立足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开展针对性的引导。对话式教学的开放性,就是展开多方面的对话交流。培养学生 “对话”的好习惯,是其目的所在,在使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增强的同时,还能促进新学问的学习。这一点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学习,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对教材内容进行直接的传授,而忽略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师生关系长此以往出现很大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的引入,将改善教员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并能极大带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对教学的开展,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应用对话式教学,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促进了学生和教员之间的交流,并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使课堂教学不再单调板滞,使教员对学生理解增强。通过彼此尊重,将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出来,使教学目的得到更好的完成。同时还可引导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更好地掌握,通过亲身体验,思考表达的方式。在学习规律知识时,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

五、 课后调研,设计考虑

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使用,是教育变革中的新方向,该种方式摆脱了传统教学模式的约束,在交流对话中,显著提升了学生学习才能,并丰富了课堂内容,课堂教学效果甚佳。小学数学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吸收知识,让学生学习拥有更多的热情,同时也能为老师开展教学活动积攒优秀的教学经验。因而,在本文进行的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的特点剖析,并提出了促进 生态课堂“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中使用的战略,并以实践的教学实例进行研讨,促进小学教学的变革。

作为一个丰富的生态场所,小学数学新课堂对教员和学生角色的定位非常注重。所以,为了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员在新课完毕之后还应通过课后问卷调查的方式,为下一步课堂设计提供数据。教员在这个环节中,应多进行自我反思,并经过课堂问答高效、及时地使课堂内容更好地完成,唯有如此才能对课堂教学流程大众化、传统化进行规避,从而更好的表现为学而教,在促进学生知识进步的同时,对高效效率进行优化,并对课堂内容进行优化。课堂是一门以生态学为视角的课堂教学方法,小学数学“对话式”,对于学生的实践以及应用能力更加注重。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点,不是片面推动学生对书本问题无效的解决,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员不管是培养学生数学才能,还是吸纳数学知识,内化数学情感,都会对师生双向、多元化的开展发挥更好的协助作用,为小学数学的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惠芳.追寻“对话式教学”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的价值[J].江苏教育研究,2013.

[2]盖维秀.基于分组学习的思维对话式小学数学教学[J].当代教 育科学,2013.

[3]孙灿霞“对话式教学 ”在小学数学生态课堂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2):23.

[4]唐冰.对话式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实践[J].黑龙江教育(小学).2013(Z1).

[5]邹珍珠.小学数学“对话式”教学模式的研究[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03).

[6]刘新亚.对话式教学:问题与对策[J].河北教育(教学版).2013(06).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话式对策研究
对话式中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