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专业成长需葆有“空杯心态”

2017-12-05张家海

师道 2017年11期
关键词:老禅师教学资源心态

张家海

关于教师培训,近年来,不少业内人士发表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希望开出一个适合每位教师胃口的培训“菜单”来。深受启发的同时,笔者认为,要提升教师培训的质量和效果,除了“供给侧”改革外,“需求侧”也应引起足够的关注。培训固然很重要,但影响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和效果,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即教师“自培”的心态,用一个心理学术语来说,也就是“空杯心态”。

何谓“空杯心态”?先听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佛学造诣很深的人,听说某个寺庙里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禅师,便去拜访。老禅师的徒弟接待他时,他态度却很傲慢,心想:我是佛学造诣很深的人,你算老几?后来老禅师十分恭敬地接待了他,并为他沏茶。可在倒水时,明明杯子已经满了,老禅师还不停地倒。一旁的拜访者不解地问:“大师,为什么杯子已经满了,还要往里倒呢?”大师说:“是啊,既然杯子是满的,水怎么还能倒得进去呢?”言下之意,正因拜访者缺少“空杯心态”,也就装不下任何新的知识了。这个故事流传甚广,现在读来已经没有多少新意,其中的寓意,简单平实却不容易做到,而且时常为人所忽略。

承认自己无知,是求知的第一步。任何人,要想成长进步,都必须具有“空杯心态”。一个简单的道理是,时代在变,事物都在变,今天的成就不能代表明天的能力,明天的成就也不能代表后天的素养。只有葆有“空杯心态”,“活到老,学到老”才可能真正发生,我们的生活才可能常过常新,多姿多彩,我们每天的学习和工作才能停留在一个新起点上。也正因为有了新起点,才能促使我们更渴望到达下一个终点,才能让我们把一切成绩都抛到脑后,从零开始,致力于取得更多的成就和发展。

一位称职的教师,只有葆有“空杯心态”,才能避免自以为是,消除狂妄自大,才能虚怀若谷,听得进建议,做得进学问。一年,两年,十年……由合格走向优秀,由优秀迈向卓越。有人说:“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教好。”笔者也认可这个观点,可是简单的“把学生教好”几个字,做起来却不是简单的事儿,尤其是在教育形势不断发展的今天,它更隐含着对教师职业更高、更深层次的要求。二十年来,基础教育无不在进行着变革,从“大纲”到“课标”,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素质教育”到“核心素养”,从“一支粉笔一堂课”到“电子白板”“慕课”“翻转课堂”等等,这一切变革不仅仅是词汇、称谓和教育技术上的革新,更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突破。面对这一系列改变,我们当年那“一桶水”已经没有营养价值了,甚至可以说已经“变馊”了。所以,面对新的教育形势,葆有“空杯心态”,时刻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之处,并不断地自我完善,对一个合格的教师来说就显得非常重要了。笔者认为,葆有“空杯心态”,或可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次次重新出发。

1. 集一套完备的教学资源。一名步入讲台多年的一线教师,如果任教的学科相对稳定的话,应该经过了几轮循环的教学,按照教学的备课、说课、上课、考试、教研、反思等环节的基本要求,应该掌握了一套包含每一个章节的完整的学科教学资源。这套教学资源可以是自己原创的,可以是同伴共享的,还可以是网络收集的,只要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教学资源,都是有价值的资源。教学资源的收集,彰显一个教师的“有心”。当然,光“有心”还不够,还要有意识根据现实的教学需要不断更新教学资源。

2. 上一堂开心的常规好课。让一名一线教师上一堂课自然是不会成为问题的。但要上一堂让自己和学生都满意、开心的好课,尤其是长期坚持朝着这个方向做,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可是这恰恰是一名合格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上一堂开心的课”呢?唯有时刻葆有一种“空杯心态”。

葆有“空杯心态”,就会让我们养成反思的习惯。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多问几个是什么,多想几个为什么,多思考几个怎么办,积极地反思,就会让我们面前的教材变得灵动起来,我们眼里的学生就会变成可爱的课堂主人。有了“空杯心态”,我们就能学会改变,不再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架子放不下;不再是老想着那个该死的考试和分数;在分数镣铐下我们不会忘记“一厘米主权”;不再埋怨“学生不听话”……总之,我们的课堂就不愁没有“开心”的气氛。

3. 读一本心仪的教育专著。当今这个浮躁的时代,读书似乎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儿,但于一位具有“空杯心态”的教师而言,恰恰是成长道路上顺理成章、必不可少的事儿。因为有了“空杯心态”,他们求知若渴,嗜读如命,读书自然成为他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书读多了,又不断刺激他们拓展自己的知识边界,时刻保持着“空杯心态”。正是由于这样的与众不同,他们获得百里挑一的专业发展机会。

4. 写一篇优质的专业文章。有人认为:“教师写文章是不务正业”,但我却想说:“写作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道”“优秀教师是写出来的”。无论是谁,要想走向优秀,成为名师,迈向卓越,走上持续发展道路,都离不开“写”的功夫。

一个具有“空杯心态”的教师,尤其热爱学习——向身边的榜样学习,走出去向专家名师学习,向报刊杂志优秀作者们学习。一个具有“空杯心态”的教师,总是有“别人能写,我也能写”的豪情壮志。他们在学习之余,把自己课堂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所困所惑都写了下来,就变成了思考的文字。持之以恒,某一天,他们投稿的文章就变成了杂志上的文字,于是,兴趣逐渐浓厚,一发不可收拾,最终走上了“教—研—读—写—行”的专业成长之路。

一個有“空杯心态”的教师,自然具有强大的成长内驱力,必定能与时偕行,教学、反思、阅读、写作、实践一样不落。渐渐地,他们脱颖而出,成为学科领域的行家里手,一步步走向优秀和卓越。这样葆有“空杯心态”的教师,富有理性思考,做事有规划,发展有蓝图,成长有路径。

(作者单位:湖北枝江市安福寺中学)

责任编辑 黄佳锐endprint

猜你喜欢

老禅师教学资源心态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保持心态,踏实学习,轻松迈入清华园
空碗故事
有轻松的心态 才能克服困难
只要心态好,我就是班里最靓的仔
做谦逊的人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转机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