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冀蔬菜流通模式研究

2017-12-01杨冬海张永乐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21期
关键词:批发商流通蔬菜

杨冬海 张永乐

(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 101149)

京冀蔬菜流通模式研究

杨冬海 张永乐

(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 101149)

京冀蔬菜流通的稳定性、高效性是保障北京蔬菜价格和供应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在现在京冀蔬菜流通模式中,存在着流通环节多,运输成本高,造成北京蔬菜价格偏高,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本文着重分析京冀蔬菜流通模式,说明各个流通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措施和解决方案。

蔬菜价格;流通模式;解决方案

一、引言

蔬菜是人们生活中最重要的食物之一,对人们的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蔬菜产业的稳定发展对于保障人民的生活至关紧要。河北作为一个生产蔬菜的大省,北京蔬菜自给率低,是一个主要的消费区,两个地区毗邻,河北是北京蔬菜的主要供应区域。因此,研究京冀蔬菜流通模式对于解决河北农民“卖菜难”北京居民“买菜贵”的现象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其他区域蔬菜的流通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二、文献综述

许皓月(2015)在对河北省蔬菜流通的问题研究中,认为河北省可以发展蔬菜电子商务,通过电子商务对本地的蔬菜进行营销,获得更多的销售途径,批发商作为流通中的中间环节,应与蔬菜生产者和零售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降低蔬菜的流通成本。张有望(2015)在对北京、山东蔬菜的流通模式研究中,认为在现在的蔬菜种植业中,蔬菜的生产成本存在着大于流通成本的现象,而蔬菜的流通环节多,造成蔬菜流通成本的上涨,为了缓解北京蔬菜的区域供给能力,建议郊区种植蔬菜。陈志明(2014)通过对扬州蔬菜流通现状的分析,认为零售环节的经营成本投入高,难以获得进一步的成本投入,是制约零售规模的重要因素。陈慧娟(2012)用SWOT分析法研究江苏蔬菜的流通现状,认为江苏省的现在蔬菜流通模式仍然是以批发商为主的,并提出建立一个以物流中心为核心的蔬菜流通模式可以解决蔬菜物流资源,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整体的利润。`龙文军(2014)通过对山东、北京、海南的地区蔬菜的调研,从交易成本、安全性与物流时长三个方面去研究蔬菜的流通模式,认为在将来蔬菜的流通模式仍是以批发商为核心的,并随着人们对生活个性化的追求,新的流通模式也将不断会得到发展。

综上所述,在对蔬菜流通模式研究中,只是从客观上的提出降低成本、减少流通环节等行为,本文通过对京冀蔬菜流通模式的分析,认为农民应该主动地去开拓市场、寻找下游的合作伙伴,建立新型的流通模式才是提高自己受益的根本保障。

三、京冀蔬菜流通模式分析

(1) 传统的流通模式。传统的流通模式在京冀的蔬菜流通过程中仍然占着最大的比重,在河北的蔬菜种植中,主要群体是以家庭为主的小农经营模式,他们的蔬菜种植规模小,经营成本低,处于蔬菜流通过程中的最低端,只能被迫接受本地批发商给予的价格,从而使农民觉得“卖菜难”,同时,流向的每一个环节的主体都要在自己的经营成本上加上自己的利润,导致了蔬菜零售价格的提升,但是由于蔬菜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只能被迫接受零售价格,这是城市居民“买菜贵”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统的蔬菜流通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京冀蔬菜传统的流通模式

(2) 蔬菜流通的产销对接模式。蔬菜流通的产销对接模式主要是指河北地区的具有一定蔬菜种植规模的蔬菜生产合作社等组织或龙头企业,他们与北京蔬菜的批发市场进行直接的交易,避开本地批发商的交易环节,这个模式减少了蔬菜的在本地批发市场的集聚的交易,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蔬菜流通过程中的成本费用,自身的利润也得到了提升,但是由于蔬菜生产合作社等组织面对生产成本的提升以及市场的风险较大仍有着巨大的经营压力,产销对接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京冀蔬菜产销对接模式

(3) 蔬菜的农超对接模式。农超对接模式是指北京地区的生鲜蔬菜超市直接与河北的蔬菜生产合作社或龙头企业进行合作。减少了批发市场的环节,直接通过超市流向消费者,进一步压缩了蔬菜的流通环节,共同承担了市场价格的变化带来的风险,促进了蔬菜种植者的收益。在这个模式中需要农民具有较强的法律意识,保护自己的利益,超市和合作社对订单契约的签订也应该明确蔬菜的质量等级,避免以质低而进行压价,损害合作社的利益,完善契约机制,最终达到双方共同履行契约。

农超对接模式虽然优于前两个模式,但是他们的流通量是有限的,由农业部了解到在2016年河北蔬菜进入北京的市场当中,超过80%的蔬菜是通过批发市场进入的,我国的农产品种植仍然是分散性的小农经营,具有规模性的蔬菜种植者较少,产销对接模式并没有完全发展起来,第一个模式仍然占有主流的地位。

四、对京冀蔬菜流通模式的建议

(1)建立公共信息平台。在京冀蔬菜流通过程红,蔬菜流通环节中的各个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等,农民缺少对蔬菜北京地区市场价格的了解,只能获取本地批发商给予的价格,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可以让农民具有选择性的销售,京冀地区蔬菜价格差别大,农民可以根据自己的运输成本选择性地运到北京进行销售,使本地批发商处于完全的市场竞争中,被迫提高一定的收购价格。同时公布各类蔬菜的日、月、年的交易量,让农民可以及时了解市场的需求,选择性的种植,降低蔬菜的供需的不平衡性,保障蔬菜价格的稳定。

(2)蔬菜规模化生产,建立品牌效应。小规模生产经营在现在的完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的地位,经营规模小,讨价还价能力弱是农民面对的主要问题。国家应该鼓励和支持农民合作社的规模化生产,对土地现代技术设施进行补贴,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并给予蔬菜种植技术指导,提高蔬菜的产量,生产优质量大的蔬菜,建立起自己的品牌效应,提高自己讨价还价的能力,保障自己的受益。

(3)合作社主动开拓市场、寻找新的市场环境。在现在的农民思想中,缺少一定的开拓市场的意识,只是本能的接受市场,这在蔬菜经营过程中只能处于被动的地位,建立起的农民生产合作社需要拥有自己的经营战略,一定要积极主动的寻找下游的合作伙伴,开拓属于自己的市场,寻找新型的市场环境,开辟新的流通模式,建立长久的合作关系才能拥有自己稳定的市场,获得稳定的收益。

[1]许皓月. 河北省蔬菜流通模式分析及优化对策[J]. 安徽农业科学,2015,43(34):261-263.

杨冬海(1991-),男,硕士,北京物资学院,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张永乐(1990-),男,硕士,北京物资学院,基于库存管理优化。

猜你喜欢

批发商流通蔬菜
奇怪的蔬菜
蔬菜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批发市场进货:砍价的三个秘诀
批发市场你不知道的那些事
豆芽花
蔬菜也“疯狂”
商贸流通
The Japanese keiretsu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