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式学习与案例式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在假肢矫形器效果评定教学中的应用

2017-12-01杨平田罡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17年11期
关键词:矫形器矫形假肢

杨平,田罡

·康复教育·

问题式学习与案例式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在假肢矫形器效果评定教学中的应用

杨平1,2,田罡1,3

目的 探讨问题式学习(PBL)与案例式学习(CBL)相结合的模式在假肢矫形器效果评定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首都医科大学假肢矫形工程专业2012级本科生(A组,n=27)采用传统教学法,2014级本科生(B组,n=25)采用PBL与CBL相结合的模式。比较两组即刻测试成绩,向B组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反馈意见。结果 B组即刻测试成绩显著高于A组(t=-4.972,p<0.001)。多数学生认为,PBL与CBL相结合的模式有利于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查阅、分析和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结论 在假肢矫形器效果评定教学中实施PBL与CBL相结合的模式,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假肢矫形工程;效果评定;教学方法;问题式学习;案例式学习

假肢矫形工程是一个临床医学、康复医学、工程学、假肢学和矫形器学等多学科交叉的学科[1-2],带教方法包括传统教学方法、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 learing,PBL)、案例式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读书报告法[3]等。PBL以问题为基础,CBL是PBL的延伸,强调以病例为导向,通过对临床病例的剖析引导学生学习。诸多研究发现[4-8],PBL与CBL相结合的模式对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能力等诸多方面较传统教学模式有更大优势。

1 对象与方法

1.1 教学对象

首都医科大学假肢矫形工程专业2012级本科生27名(A组),其中男性14名,女性13名;平均年龄(20.2±0.5)岁。2014级本科生25名(B组),其中男性12名,女性13名;平均年龄(20.4±0.8)岁。两组学生学习相同的课程内容,具有相同教育背景。

1.2 教学内容

选择《假肢矫形器效果评定》中的重点模块“下肢假肢效果评定”实施教学,由同一教师授课。

1.3 教学方法

A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制作课件。课件内容结构清晰,避免教材内容的堆砌,大量使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明了的信息代替文字。教师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讲授知识,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学习。

B组按给出病例、提出问题、学生查阅资料、小组讨论、课堂讨论、教师总结5个步骤进行。

通过文字、图片、影像等多媒体形式介绍患者基本情况,包括既往病史、截肢手术及术后并发症,残肢肌力、关节活动范围、骨骼影像检查资料,步态特征,疼痛,职业、家庭/工作环境特点,假肢处方,最后给出重点核心问题:如何从舒适度、步行能力、生活能力等方面评估穿戴假肢后的效果。

每4~5名学生分为一组,共6组,由组长带领本组成员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制定学习计划并合理分工。通过查阅教科书及参考书,借助网络平台,利用医学论坛、期刊等途径搜集有价值的信息,结合前期已学的假肢学、康复评定知识,针对本病例的特点进行思考分析。

小组将收集到的资料讨论交流,形成小组意见,制作PPT,推选一名学生汇报。先由各小组事先准备好的学生发言,汇报各组讨论的结果。其他学生可进行补充和纠正,并就不同观点展开讨论。教师在此环节要掌控讨论方向,并给予相应的提示和帮助,引导学生根据已学理论知识去分析病例特点,可以从不同角度对假肢使用效果进行评估。

教师对下肢假肢效果的常用评价方法进行总结,补充介绍关于假肢评估新进展的知识,同时对学生在病例讨论中的错误和提出的问题着重讲解和分析。

1.4 教学效果评估

1.4.1 即刻测试成绩

课堂教学结束后进行测试。内容为下肢假肢评价方法基础知识和案例综合分析。两组学生使用相同的试卷,总分20分。测试时间均为15 min。

1.4.2 学习效果满意度调查

课程结束后向B组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学生对PBL结合CBL模式的反馈意见。问卷内容包括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等。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ˉ±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

2 结果

B组即刻考试成绩(17.82±1.21)分,显著高于A组(15.45±2.13)分(t=-4.972,p<0.001)。

共发放问卷25份,收回有效问卷25份,回收率100%。大部分学生认可此种学习模式,尤其在提高课堂效率、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查阅分析和利用文献资料能力等,认可度均达50%以上。见表1。

表1 学生对新学习模式的认可程度(n)

3 讨论

首都医科大学于2008年开始与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合作开展假肢矫形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隔年招生,每届学生25人左右,2012年通过国际假肢矫形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rosthetics and Orthotics,ISPO)Ⅰ类课程认证[3]。该专业旨在培养能够对患者进行评估并制定假肢/矫形器处方、设计制作假肢/矫形器并评估其使用效果的专业人才,是一个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实践操作为主的专业。

假肢矫形器效果评定课程为该专业的特色课程,在国内假肢专业教学中首次开展。教学内容按照ISPO要求[9-10],涵盖截肢者身体的形态学/功能学评估、步态分析、平衡功能评定、生物力学评定、能量消耗、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参与能力评定、疼痛的评定、手和上肢功能评定、下肢截肢者步行能力预测、假肢问卷调查、矫形器评估等,涉及面广,信息量大,但分配的课时仅18个理论学时。在短时间内让学生系统掌握各种评估方法具有一定的难度。

为提高教学质量,挑选符合以下条件的教师授课:①具有丰富的截肢和骨关节疾病治疗与康复经验;②参与了教材的组织、编写;③担任国内ISPOⅠ类课程认证考试临床评估模块的考官。早期授课采用传统教学模式,2014级开始采用PBL与CBL相结合的模式。

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的学习分为初级知识的学习和高级知识的学习两个水平。传统教学模式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适合初级知识学习,学生通过接受、理解、记忆掌握学科的基础知识,但不能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1]。传统教学是一个知识由教师转移到学生的过程[12]。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讲授的知识点,很少去思考“当假肢/矫形器制作完成后,可以从哪些角度评价其临床效果”“如何选择评价工具”“在对应的领域,如步行能力,有哪些方法可以用来评估”等。在面对具体病例时,不会应用所学知识对患者的假肢和步行能力做出评价。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没有完全融为一体,达不到“理论学习指导实践操作,实践操作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的预期目标。

PBL是由20世纪60年代美国神经病学Barrows教授创立,倡导把学习设置于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学习者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11-13]。CBL中的案例取材于临床,具有真实性、典型性、完整性和启发性[14]。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对其进行分析,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PBL与CBL相结合的模式旨在以临床典型真实病例为引导,通过PBL模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能力[15-18]。

本研究显示,PBL与CBL相结合的模式可以提高近期教学效果。有以下几方面原因。①教学中选择的案例来自临床真实病例,将课程中枯燥、抽象的知识要点隐含在病例中,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19-20]。学生带着兴趣从开放性的问题开始学习,主动探索、分析、思考,以获取解决问题的知识,这个过程需要学生进行自主的发散性思维活动,从而提高高层次思维能力。②建构灵活的知识基础。学生建构知识源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主动检索、分析思考获取的知识会成为自己的知识,而这种知识会灵活迁移[11]。③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责任感增强。临床案例比较复杂,涉及的知识面广,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自觉主动完成个人承担的任务,及时与团队其他成员交流思想,相互鼓励和沟通。问卷调查表明,学生认为在提高课堂效率、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查阅分析和利用文献资料能力等多个方面都有明显提高。

当然,PBL与CBL相结合的模式也有一定不足。①教师备课的广度和深度增加。授课教师由临床一线医生兼职承担,为了准备学生讨论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必须在备课时查阅大量资料丰富自己,并提升应变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备课时间,无形中增加工作压力。②学生课下准备时间长。该课程开设在第三学期,专业课任务重,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负担。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反映课前准备时间长、增加学习负担,也表明了这些不足。

总之,PBL与CBL相结合的模式以学生为核心、注重综合素质的特点,契合ISPO培养重实践、重能力、重综合素质的要求[3],非常适合在假肢矫形工程专业其他课程教学中推广。

[1]李洪霞,张凤仁,刘劲松.假肢矫形工程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6):598-600.

[2]李洪霞,刘劲松,杨平.读书报告会教学法在假肢矫形工程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7(3):107-108.

[3]韩小鹏,张旭,刘志成,等.假肢矫形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11):1361-1364.

[4]孙迎春,陈之罡.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和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在中国传统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2,18(9):891-892.

[5]赵涛,刘家骥,张翾,等.PBL结合CBL模式在泌尿外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1):1742-1744.

[6]丛林,余永强,袁静,等.CBL与PBL结合模式在七年制妇产科临床教学中应用的体会[J].安徽医学,2012,33(9):1238-1240.

[7]周永霞,胡良波,张翱,等.PBL结合CBL在医学影像学示教课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分析[J].重庆医学,2013,42(35):4348-4349.

[8]罗梅,詹华奎.PBL结合CBL模式提高中医本科生内科临床思维能力[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6):544-545.

[9]国际假肢矫形学会,世界卫生组织.发展中国家假肢与矫形器专业人员培训指南[Z].张晓玉,陈武雄,南登崑,译.同济医学院同济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康复培训与研究合作中心,2005.

[10]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Prosthetics and Orthotics.Category Ι Professional-Prosthetist/Orthotist,Orthopaedic Engineer,Orthopaedic Meister[R/OL].[2017-05-15].http://www.ispoint.org/resource/resmgr/3_LEARN/Information_Package_Cat_1_Au.pdf.

[11]刘儒德.基于问题学习对教学改革的启示[J].教育研究,2002(2):73-77.

[12]赵海涛,刘继和.“基于问题的学习”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2007(12):53-57.

[13]许闽广,叶凤,王晗,等.开展PBL教学过程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114-115.

[14]张家军,靳玉乐.论案例教学的本质与特点[J].中国教育学刊,2004(1):51-53,65.

[15]高明奇,刘囡,林庚,等.CBL结合PBL模式在基础医学概论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7(2):120-122.

[16]招少枫,何怀,昝云强,等.康复医学选修课教学中PBL和CBL融合模式的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11):19-21.

[17]王雅琴,陈志恒.PBL联合CBL在康复医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5(23):3663-3665.

[18]尹清.PBL+CBL双轨教学模式在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4(3):577-580.

[19]熊美凤,林新宏,申玉杰.PBL模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及实施策略[J].医学教育探索,2010(3):298-300.

[20]Tayyeb R.Effectiveness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 as an instructional tool for acquisition of content knowledge and promotion of critical thinking among medical students[J].J Coll Physicians Surg Pak,2013,23(1):42-46.

Applic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and Case-based Learning in Course of Outcome Measures in Prosthetics and Orthotics

YANG Ping1,2,TIAN Gang1,3
1.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School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Beijing 100068,China;2.Institute of Rehabilitation Engineering,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er,Beijing 100068,China;3.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and Rehabilitation,Beijing Bo'ai Hospital,China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Center,Beijing 100068,China

TIAN Gang.E-mail:tiangang_001@163.com

Objective To apply problem-based learing(PBL)and case-based learning(CBL)in course of Outcome Measures in Prosthetics and Orthotics.Methods The undergraduate students in Grade 2012 of Prosthetics and Orthotics Engineering in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group A,n=27)were taught in traditional teaching,and those in Grade 2014(group B,n=25)were taunght with PBL and CBL.Both groups

an immediate test after class,and group B also fulfilled an anonymous questionnaire.Results The score of immediate test was better in group B than in group A(t=-4.972,p<0.001).Most students in group B recognised that the new strategy of learning could improve their ability of independent solving clinical problems,literature retrieval,communication and expression.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PBL and CBL in teaching of Outcome Measures in Prosthetics and Orthotics can promote students'activity in learning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prosthetics and orthotics engineering;outcome measures;teaching;problem-based learning;case-based learning

10.3969/j.issn.1006-9771.2017.11.025

R49-4

A

1006-9771(2017)11-1361-04

[本文著录格式] 杨平,田罡.问题式学习与案例式学习相结合的模式在假肢矫形器效果评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7,23(11):1361-1364.

CITED AS:Yang P,Tian G.Applic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ing and case-based learning in course of Outcome Measures in Prosthetics and Orthotics[J].Zhongguo Kangfu Lilun Yu Shijian,2017,23(11):1361-1364.

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基金项目(No.14JYY180)。

1.首都医科大学康复医学院,北京市100068;2.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康复工程研究所,北京市100068;3.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骨科,北京市100068。作者简介:杨平(1983-),女,汉族,山东临沂市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康复工程。通讯作者:田罡。E-mail:tiangang_001@163.com。

2017-06-15

2017-10-10)

猜你喜欢

矫形器矫形假肢
矫形机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昆明医科大学假肢矫形工程专业通过国际教育标准认证
铝合金船体涨拉火焰矫形工艺应力应变分析
唤起人工触觉 实现“意念控制”的假肢
装上假肢的动物们
防崴脚,佩戴踝矫形器管用吗
矫形器技术及发展展望
色努矫形器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应用进展
一个给动物做假肢的专家
矫形工艺对6N01-T5铝合金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